夏华鼓着腮帮子,活脱脱一只池塘里的青蛙似的,瞧阴暗的大堂里边看了看,愤愤的说:“飞红,你不用骗秋华妹妹了,谁不知道祖母就偏心着淑华,那个狐狸精养的”她将狐狸精三个字咬得极重,唬得跟在身后的丫鬟赶紧伸手捂住了她的嘴巴:“姑娘,小声些,贾姨娘可是夫人的侄女”
此时春华已经走了出来,见夏华和秋华两人站在大堂门口说话,也赶了过来,拉着秋华的手道:“秋华妹妹,你别难过了,我母亲可送了好东西给你,淑华那边是万万及不上你的。”
秋华此时已经止住了泪,抬起眼望了望两位姐姐,微微一笑:“春华姐姐,我不难过,以后我也不会再指望祖母会送生辰礼给我了。”
一边跟着丫鬟往随云苑走,秋华的心里仍然在不住的翻腾,她没想到祖母偏心得这般厉害,往年虽然说礼不及淑华那边,可究竟还有的,今年却影子都没见着。她也不是因为没有礼物难受,只是春华在旁边忿忿不平,定要拉着她去问个清楚,这才让她心里有所期盼,可见了祖母那样儿,让她彻底死了心。
不知道为什么,祖母和父亲都不待见自己和母亲,祖母倒也罢了,好歹和她隔了一辈,可父亲却实在算是她至亲的人了。父亲来随云苑的日子屈指可数,基本上呆在碧芳院,偶尔来次随云苑,也是气冲冲的跑过来和母亲吵架。
每次父亲走后,母亲都会抱着她默默流泪,秋华心中一阵酸楚,究竟父亲和母亲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变成这样的形状她的小拳头捏紧了些,心中暗暗下了决心,自己要帮助母亲,将父亲拉回随云苑来才行。
回到随云苑,容大奶奶和容二奶奶正在陪着季书娘聊天,见着秋华她们几个回来,容大奶奶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来:“春华,你帮秋华讨到生辰礼没有”
“母亲,祖母真是不蛮不讲理,几句话便将我们打发了,根本就不提给秋华礼物的事情。”春华撅嘴道:“她为何就这么偏心,还对我生气了呢。”
容大奶奶意味深长的看了几个小女孩一眼,伸手将春华拉了过来:“春华,母亲早知道你们是讨不到的,之所以让你们去讨要,便是看看你们是否聪明,能想出什么法子来。”
秋华站在一旁看着大伯娘的笑脸,心中若有所悟,依在季书娘的身旁,低声说道:“大伯娘,那我是不是可以去和祖父说祖父在我们家里可是说一不二的。只是”她伸手拉住了季书娘,又摇了摇头:“秋华觉得还是算了,祖母不心甘情愿,何必勉强她,没由得让她记恨于母亲和我。”
容二奶奶在一旁抚掌大笑,指着秋华对季书娘道:“弟妹,秋华可真聪慧,一点就通。”
季书娘低头擦了擦眼睛,将秋华搂紧了几分:“秋华说的有几分道理,不必计较这些了。”
容大奶奶此时却竖起了两道眉毛道:“秋华,你可不能不要,若是你这般忍气吞声,以后还有得受欺负,没事儿,明日伯娘带你去见祖父,给你在旁边提个头儿,你尽可以接下来好好说说。”她得意的瞄了容二奶奶和季书娘一眼道:“婆婆在公公面前可不敢神气”
随云苑门口挂着的灯笼还没有熄,秋华站在门边,出神的望着两盏远去的气死风灯,那灯光不是很亮,如两点流萤,在容家的院子里时隐时现,将那黑暗的夜色照出了点暖色来。
“秋华,还不快些回屋子来,你在这里看什么呢”季书娘来到她的身边,伸出手来摸了摸她的头发。
“母亲,我在等父亲过随云苑来。虽然今日也是淑华生日,可我想父亲总该也来这边看看我的。”秋华贪馋的看着门口,心里想着,若是父亲真来了,自己一定要好好奉承着他,让他留在随云苑,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过了自己这个生辰夜。
“母亲”秋华见到母亲脸上有些发白,怯生生的伸出手拉着那只冰凉的手,母亲是生气了父亲很少来随云苑,自己这么说大概让她伤心了。秋华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了一句话,她期盼的摇了摇母亲的手,仰头望着季书娘道:“前几日淑华姐姐说叫我把自己名字让给她,父亲便会高兴,便会经常来随云苑了,秋华可不可以去和祖父说下,和淑华姐姐把名字换了过来”
季书娘蹲子来,将秋华环到自己的臂弯,一双眼睛里隐隐约约有着泪光:“秋华,即算是你父亲不再来随云苑,你也不能将这名字和淑华换了,知道吗永远也不要再提起这件事情知道吗永远也不要再提起这件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今日是除夕,某烟提前向大家拜年啦祝各位看文的菇凉新春快乐,万事顺意,新的一年里有新的收获
昨天才知道有个送红包的活动,是作者在已收到的评论里边点进去,然后才能赠送红包。昨天送了一些,但肯定有些菇凉没有送到,请在这一章里留言,也好让我能送上新年的红包
春节更文预告:除夕和初二为一更,其余都是双更,如果时间足够,二月开始有可能大面积爆发三更,希望菇凉们继续支持某烟
笑眯眯看着各位菇凉,今日能不能留言按爪,给个作者收藏呢
专栏直达处:西厢月
、第100章 尴尬人行尴尬事
重阳节过了不久,容家园子里的各色桂花开得正盛,到处都能见着金桂和银桂的影子,青石小径上落得满满的都是米粒大的桂子,踏在小径上边在园子里走一圈回来,鞋面子上都是馥郁生香。
容家又大开宴席,这次是为了两位孙女满月的事情,园子里人来人往,宾客如云,大家都在恭贺容老爷和容夫人,直夸容家人丁兴旺。
“谁人不知江陵容家”酒宴上,容老爷的二叔父大人喝得醉醺醺的,脸皮涨得通红,指着身边江陵通判直嚷嚷:“我们容家,男子四十无子方能纳妾,可依旧子孙众多,倒是你们这些家里有不知多少房姨娘的,反而子嗣艰难,这究竟是为什么”
大家听了这话,眼睛瞄了下那位江陵通判,心中只是暗笑,那位通判家里有六房妾室,通房丫鬟不知道有多少,可通共都只得了一个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