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十九猛然一指公路上的难民,声音陡然变得高亢起来:“为了支持我们抗战,他们把家里仅有口粮都捐了出来,他们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我们吃饱;为了多买几盒药品,为了多救几个伤员,他们把家里的存款全都捐了出来,他们自己有病却只能硬撑着。
还有,为了给部队补充兵员,多少年迈的母亲把自己的孩子送上了战场
为了抗战,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们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现在上海要轮陷了,你们却想一走了之,然后把他们留给日寇,让日寇肆意屠杀他们、欺辱他们,你们难道就不觉得脸红,难道就不觉得羞愧吗”
无论浙江藉老兵、广东藉老兵还是湖北藉新兵,全都羞愧地低下了脑袋,徐十九的话就像一把利剑戳进了他们的心脏,又像一面雪亮的镜子照出了他们心中的自私,刚才叫得最凶的十几个广东藉老兵更是感到脸上火辣辣地烧。
“今天我把话摞在这里。”徐十九双手死死扣着腰间武装带,厉声大吼道,“只要上海的百姓还没有撤完,我就绝不离开沪西,就是死,也绝不后退半步”
八百多官兵的神情逐渐变得肃穆,片刻后,老十九路军出身的广东藉老兵纷纷放下了手中的背包,原警卫营的浙江藉老兵纷纷返回战壕,湖北藉的补充兵也纷纷抄起工兵镐,开始加固工事,一切又回到了撤退命令下达前的时候。
跑来看热闹的友邻部队的老兵们也都回去了,他们来的时候心里充满迷惘、愤怒,不过走的时候却已经变得无比平静,徐十九不仅给十九大队的骄兵悍将们上了一课,也给这些友邻部队的老兵上了一课:军人,就应该有军人的担当
然而,徐十九终归只是个上校大队长,他再会带兵也只能影响自己麾下的八百多人,在徐十九的影响下,十九大队的八百多官兵是想通了,可淞沪战场上有八十五个师,整整五十多万人呢,这么多官兵却不是徐十九所能够影响的。
蒋委员长的朝令夕虽然没有酿成大规模的哗变,可小规模的斗殴滋事却不少,这个恶劣的影响是留下了,整个士气也是一落千丈。
而小日本可不会因为的士气低落而手下留情,因为蒋委员长的战略失误,一场空前浩劫正向淞沪战场上的五十几万将士悄然逼近。
民国26年1937年11月5日凌晨,日本海军航空兵出动数百架次轰炸机,携带五百公斤级重磅航弹对金山卫展开了地毯式轰炸,与此同时,新编成的海军第4舰队的几十艘军舰百炮齐射,将的滩头阵地炸成了一片火海。
炮击两小时后,日军第6、第18师团分别从金山卫东西两侧强行登陆,登陆前,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召集各师团主官开会,这个凶残成性的老鬼子在会议上说了一句话,一旦登陆,山川草木,皆是敌人。
言下之意就是,无论军人还是百姓,沿途所见统统杀光
因为柳川平助的这一句话,第十军自金山卫登陆之后,一路西进一路烧杀劫掠,打进南京之后更是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十万战俘和二十多万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惨遭杀害,小日本犯下的罪行皆直謦竹难书。
此时,负责杭州湾防务的右翼军群已经将辖下仅有的四个主力师投入沪西战场,而且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认为日军既便不在狮子林登陆,也会在浏河以北的长江沿岸登陆,对于日军会在金山卫登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所以,当时的金山卫只有62师的两个连和地方上的保安队驻守。
日军第6、第18师团很轻松就上了岸,用参与登陆作战的日本兵的话讲,这简直比演习还要轻松。
消息传到南京,蒋委员长是大吃一惊
南京统帅部的高参们摊开地图一看,坏了,日军自金山卫登陆后,就可以往西北直插松江,松江一旦失守,上海跟杭州之间的公路、铁路交通就被全部切断,那么此刻还在沪西死守的几十个师就只能往昆山这一条退路挤了
这还不算,还有更坏的,根据蓝衣社提供的情报,日军同样在策划长江沿岸登陆,一旦另一支日军从浏河以北的长江沿岸登陆,然后往南直插太仓、昆山,那么整个淞沪战场的八十五个精锐师就要被日军一网打尽了
这样的严重后果是国民政府断然承受不了的
蒋委员长急眼了,一边跟陈诚通着电话一边在地图上寻找部队,最后发现刚从华北调过来的吴克仁第六十七军就在松江附近,吴克仁第六十七军是东北军,因为看不惯华北战场上各派系间的互相倾辄,主动要求南调。
第六十七军装备精良、人员整齐,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于是蒋委员长给吴克仁下了一道命令,命令第六十七军至少要在松江坚守三天,为什么是三天而不是五天、七天甚至更久这是因为两天之后也就是11月7日,九国公约就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会讨论中国事务了。
最后第六十七军真的在松江守了三天,代价是全军覆灭,军长吴克仁也壮烈殉国,他也是淞沪会战期间阵亡的军阶最高的将领。
按说有了这三天时间,足够南京统帅部做出统筹安排,也足够沪西的绝大部份主力师撤出战场了,然而让人遗憾的是蒋委员长却再次出幺蛾子了,这三天时间他愣是没有下令让沪西的几十个主力师撤出战场,而是白白错失了最后的机会
为什么因为蒋委员长始终对九国公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残酷的现实最终给了蒋委员长沉重一击,九国公约最后只是口头谴责了日本几句,这样的结果甚至比不开会还要糟糕,不开会日本政府多少还有些顾忌,可这个会开过之后,日本政府就摸到了九国公约的底线,行事就再没什么顾忌了。
此后淞沪前线的师团长们一再突破日军大本营设定的终止线,一步步地将战火烧向中国的首都南京,跟日本政府摸清了九国公约的底线是有直接关系的,否则,借小日本俩胆也未必敢放任前线的师团长们胡来。
11月8日,松江失守,守在沪西的八十几个师已经失去了撤退的最佳时机,正面临着空前严峻的危机。
第96章就是安亭
11月8日,松江失守,布鲁塞尔传来的消息更让蒋委员长大失所望,蒋委员长终于下令,淞沪前线的八十五个师除留下少数部队断后,其余各师紧急撤往吴福、锡澄、嘉乍、海嘉这四条永固国防线上构筑第二、第三防御链。
然而,这个时候才想起来撤退已经有些迟了。
八十五个筋疲力竭的残兵师,整整五十多万大军,又岂是说撤就能撤得下来的各个师的撤退秩序怎么定具体撤退线路怎么划沿途兵站怎么设置、军需物资怎么供应更关键的是每个师具体撤退到什么位置
还有,沿途各县、镇、乡怎么跟军队衔接
等等等等,平时一两个师的转进都能让参谋们忙脱一层皮,现在八十几个师一起往后撤退,就凭三战区长官部的十几个参谋又哪里忙得过来事实上,几乎是撤退的命令一下,除了留下断后的几个师,其余的部队一下就乱了套。
八十几个师五十多万人争相后撤,仅有的几条铁路、公路全都挤得水泄不通,再加上天上日军飞机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