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2 / 2)

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或者说最近谭家小公子的运道着实是有些不错,一路的过关斩将来到了殿试门口,紧接着老天爷附带着又赠送了他一张巨大的馅饼,当这张巨大的馅饼从天而降的那天,不仅是谭俊熙,就是赵家人也瞬间被这个天上掉的馅饼给砸晕了过去。

“谭俊熙一甲进士第十九名。”

当报喜的人高声叫出这个结果的时候,赵夫子瞬间惊的合不上了嘴,而赵娘子则直接乐的晕了过去。这下可把赵家姐妹并谭俊熙给吓了一大跳,好在赵娘子被抱进屋中很快就缓了过来,等他一缓过来,伸手一把就拉住了眼前的准女婿,这次赵娘子是死活也不放手了。。。。。。

。。。。。。

贡士们考中进士之后,接下来便是等待分配的时间,要是按现在的情况,那就是等同于大学毕业直接分配工作了,这个时刻可以算是既艰难又兴奋的时刻,因为这时候已经不单单的是开始拼运气了,甚至已经开始拼爹拼家世了,有权有势的人家的子弟中了进士之后,那基本上就什么都不用愁了,有自家老子在朝为官还怕自己会被分到犄角旮旯不靠谱的地方吗,答案当然是不会的,通常能被分到那种地方的人基本上都是些寒门子弟,无依无靠的学子。而谭俊熙虽说算不上什么寒门,可是却也是没什么大树能让他现在依靠乘凉的就是。

相较于之前的兴奋与激动,这会儿冷静下来的赵家人已然开始琢磨着自家的进士女婿会被分配到什么地方了,毕竟这不仅关乎到谭俊熙的前途命运,更关系到自家闺女将来是否会留在京城还是远嫁。若是能留在京城那自然是最好,可是这种几率几乎等同于零。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至少分配的时候能够分到个像样点的地方去,那样等吉祥和自家准女婿成了亲之后,日子的起步也不至于太艰难。可是,这又是完全说不准的事情。。。。。。

“哎,真是甜蜜又忧伤的事情啊。。。。。。”

赵家夫妇俩无奈的感叹道。

考也考完了,剩下的大体也没谭俊熙什么事了,完全是等着听天由命。于是,这个时候榜上有名的学子们就像是现在高考完之后的高中生,把书本往空中一扔高喊:

“老子他妈不学了,现在要开始享乐了。”

于是相较于之前的自在,等待分配工作的谭俊熙这些日子以来是颇为的忙碌,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来家里邀请他出去赴宴或是赴约,谭俊熙虽说对此甚为的苦恼,可是想着毕竟这些应酬说来对于他也算是个提前的了解和感受,想来此后自己也要身临其中的,这就算是提前的体验体验吧。。。。。。

这日,就在赵家四口刚刚吃过午饭,坐在厅堂闲聊之时,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屋中温馨美好的气氛瞬间给打破了。。。。。。

赵夫子眉头情不自禁的就皱了起来,好事的小丫头如意已经先一步起身,几步就冲出了厅堂的门口奔着大门口跑了过去。

“谁啊,这么用力敲门,小心把我家的门敲坏了,可是要你赔的。”

小丫头一边走一边对着外面的人抱怨着。

外面的人一听里面有了动静,立刻高声的喊叫道:

“姑娘,姑娘,快,快点开门,小的是谭墨。。。。。。”

一听是隔壁俊熙哥哥的书童谭墨,如意赶紧急走几步过去,一把将门从里面打了开来。

“怎么了。。。。。。哎,出什么事了,你这般的慌慌张张。。。。。。”

还没等如意的话说完呢,谭墨已经一把推开大门,紧接着就奔着厅堂的方向跑了过去,等他气喘吁吁的到了厅堂门口的时候,刚好瞧见里面的赵夫子,赵娘子和吉祥三人迈步出来。

这下算是见到亲人了,小书童谭墨在见到赵夫子的一刹那,二话不说直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赵先生,您,您快想想法子救救我家公子吧,公子他,出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六十三章鑫雅阁中的命案

这日一大早,谭俊熙就受友人之邀出了门。

说来这样的情形,在这些时日也不算什么稀罕事了,自从谭俊熙中了贡士之后,这样的受邀几乎就是三天两头的就有一次,尤其自他参加了殿试又中了进士之后,这些日子以来谭俊熙几乎天天都不闲着,不是这个同窗相邀,就是那位老爷相邀,总之谭进士最近业务很忙就是了。

赵家人也知道这样的情形,赵夫子虽说对此有些皱眉,可也知道这是初入官场必经的过程,况且自家的准女婿如今正当年少,爱玩爱闹也是人之常情,且谭俊熙无论应邀去了哪里基本上都是早去早回的,即便不能回来,也会派人及时的赶回赵家说一声,俨然是已经将赵家当成了自己家一般。

于是,基于这些,赵夫子即便觉得这样不太妥当,也当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就那么过去了。

。。。。。。

“哎。。。。。。”

赵夫子长叹一声,若是早知会有今日之事,当初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之任之,如今倒好,出了这样的大事,棘手不说,最重要的竟然是在这样的一个节骨眼上,这眼瞅着就是分派官位的时候,这时候出事,真是。。。哎。。。这可如何是好啊。。。。。。

话说把赵家和谭家两家人急成这副模样,到底这谭俊熙是出了什么事了这还得从之前开始说起。

彼时,时隔三年再度返京的谭俊熙,初到京城之时,几乎已经对这里有些陌生了。除了赵家还有几家相熟的人家之外,其他的人家几乎就已经很少有联系了。有一句话叫人走茶凉。这话一点不假,之前谭家在京城之时,因为是做药铺生意的,往来的顾客友客不能算是特别多,但也绝对不少,就这么一来二去的和谭家交好的人也不止凡几。

话说有这么一家苏姓的员外家,因着当初家中的老夫人得了急症,急需一味罕见的药草,家中主仆跑断了腿,将整个京城的药铺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