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并没有将自己在平郡王府所受的羞辱一事告知爹娘,只是简单的说了说,平郡王爷不在家中,是郡主殿下召见了她,告知她王府暂时是帮不上什么忙的,仅此而已。
如此风雨飘摇之际,自己的那些不堪之事还是不要说出来了,免得自家爹娘再次为自己忧心,自自己来到这里已经给他们添了不少的麻烦了,这一次就不要再雪上加霜了。
。。。。。。
自此又过了三日。
这日,一大早赵家的大门就被隔壁的谭家人给拍的震天响,赵夫子带着有些余睡未醒的模样慢慢的打开了门。
“赵先生,不好了,刚刚收到急报,我家老爷和夫人乘坐的船遇上了风暴,暂时不能离港,老爷夫人恐怕是还得等些时日才能到达京城。”
这可真不是个好消息啊,瞬间就把赵夫子的瞌睡虫赶得差不多了,将面带焦急的谭管家让进屋中,赵夫子拧着眉头想着接下来应该如何行事,这主事的人迟迟的到不了,想来还得自己这个外人想辙了。
就在赵谭两家一筹莫展之际,屋漏偏逢连夜雨。京城府尹衙门的衙役过来传话了。
“三日后衙门将审理鑫雅阁一案,谭家人做好准备吧。”
衙役将话撂下之后转身就走人了,剩下谭家一众仆从们苦着脸面面相觑,一个个的蔫头八脑的全都没了主意。
。。。。。。
看着谭管家老泪纵横的对着自家爹爹告知他从府尹大人的五姨娘那里得来的消息,他家少爷这次怕是凶多吉少了,被怀疑的有另外的凶手一直就没找到,最后所有怀疑的成分和证据全部都指向了他家少爷一人,若是如此以往下去,三日后的开衙审理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他家少爷现在保不齐已经被府尹大人定了罪了。
瞧着眼前的谭管家这样的伤心绝望,赵家一家人这时也是颇为的揪心难受,好好的一个少年郎,正是风光大好之时,这眼瞅着就要学业有成受官之时,却出了这么一档子糟心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丢官也就罢了,不做就是,反正市井三百六十行,做哪行维持生计都不成问题的,可是现在已经连这个都变得有些奢侈了,如今不是当不当官的问题,而是谭俊熙的这条小命还能不能保得住。
受不住厅中实在沉重压抑的过分的氛围,吉祥在众人不注意的情况下,缓步的走出了厅堂。。。。。。
不知道怎么的就走到了自家墙边靠着隔壁谭家的那棵梨树下,因着节气已经过了四月了,梨树这时已经绿叶盈盈,再不见一处花朵,人间四月芳菲尽。还记得前不久的时候,自己和谭俊熙还有如意再一次闲来无事的时候,搬了桌子跑到这里下棋的情形,吉祥依旧是输的一塌糊涂,而谭俊熙依旧是退让到不能再退让。最后,因着输的实在是颜面皆无了,吉祥不得不停止这项活动,而转首和谭俊熙论起了诗文书画,那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就是那时吉祥用来和谭俊熙斗诗之时说出口的。。。。。。
之前的种种犹在眼前浮现着,可是已经物是人非,那个陪着她下棋讨她欢心的俊朗少年此刻却已经不在眼前了。
难道真的是,缘也,命也
。。。。。。
作者有话要说:晋江怎么抽起来没完了,天天传半天文才传得上去。。。
、第六十八章探监
果真不出赵谭两家所料,三日后的开衙审理,确实是一场走秀。京城新任府尹严开里手中的惊堂木一木定音的时候,站在堂外的赵家和谭家两家人心中均是一阵透心凉,瞬间冷到了骨子里。。。。。。
又是三日。。。。。。
“嫌犯新科进士谭俊熙,因数日前于鑫雅阁中饮酒寻欢之时,不幸失手杀死了清倌人玉玉,经本官再三查证之下,此案确系谭俊熙一人所为,为替死者讨回公道,为正我。。。。。。嫌犯谭俊熙自今日起褫夺进士头衔。。。。。。押入大牢。。。。。。三日后问斩。。。。。。”
吉祥已经记不起自己在衙门外面,最后到底都听见了什么,那时她只看得到堂上的那位府尹大人的嘴一张一合的在说着什么,堂下两旁站着一众威武的衙役们似在奋力的吆喝着什么,还有那个孤零零的跪在地上,寂寥的毫无生气的披头散发的少年。。。。。。
吉祥是被赵夫子背回家的。。。。。。
直到次日天光大亮,吉祥才从幽幽黑暗之中转醒过来,睁开眼看着阳光自窗缝之间透进卧室之内,吉祥突然就清醒了过来,她到底还是没有因为伤心难忍而再次穿回到现代,她仍旧在这里,仍旧在赵家,仍旧在一个被命名为大商的古代封建社会。。。。。。
用早膳的时候,赵家的的饭堂之中安静异常,许久,已经用过一碗粥,准备放下碗筷的吉祥幽幽的开口对着赵家夫妇说道:
“爹,娘,我想去牢中见见俊熙哥哥。”
赵家夫妇两人自昨天女儿晕倒在大堂之外,就一直在心里揪心着女儿,早起之时见自家闺女的精神虽说仍旧是有些差,但至少还能坐在饭堂之中用膳,这让他们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可以稍稍的放下了一些,不曾想这心还没放稳妥呢,就又听见女儿幽幽的传来这么一声请求。
按理女儿的这一要求并不过分,俊熙三日后就要问斩,他们家无论如何也要去牢中见上他一面的,就算是送他最后的行程,原本赵夫子想着明日他自己再和谭家众人一起过去,毕竟大牢那种地方,女儿家去了反倒是不好,可是没想到女儿今儿就要求去,而且还坚持要自己过去,赵家夫妇俩眼中的担忧易盛,明显是不放心闺女一人去那种乱七八糟的地方。
最后还是赵娘子坚持,死活让赵夫子陪着女儿一起去,吉祥舀不过母亲,只得妥协答应。
带了些赵娘子刻意为谭俊熙准备的他平时爱吃的吃食和谭管家匆忙之间送来的两件干净的换洗衣裳,父女两人沉重的上了路。
这次却是不同以往,自谭俊熙出事以来,谭赵两家想尽办法到底也没能进到大牢看一眼牢中的谭俊熙,如今案子已然了结,判也判完了,想是府尹大人也明白到这个时候了,确实是不能再拘着人家家人不让其探监了,毕竟将死之人怎么也得有个为他送行的人吧。于是,父女俩这次没费吹灰之力,一路畅通无阻的进了大牢。。。。。。
既是牢房,不论是偏远县城的还是京都锦华城的,都不会给你布置的舒舒服服的。阴冷潮湿的空气,古怪的味道,还有阴森的氛围,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能听见的老鼠叫声,以及墙角地面上隐约可见的血迹。这是大多数古代牢房的真实写照,也许有的牢房会好一点,但那绝对是关押着重要的,有身份的罪犯,除此之外的大多数牢房绝不会比上面描述的好到哪去,而是只能比之更糟。
既然是牢房,便不会少了刑具,牢里的狱卒,都是些整日同死人和凶徒打交道的人,见惯了鲜血和白骨,自有狠劲儿在身,多是不怕死的,连死都不怕,更不会怕人出去报复。但凡是进来这里头,又没得过特殊关照的犯人,少有逃过他们私刑的,看得出来伤口的,看不出来伤口的,他们有的是办法欺上瞒下折磨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