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是后来从西庄归家的时候,才在父母口中得知了,原来谭俊熙一家已经离开了京城。
除了心中有些惋惜谭俊熙那样一个大好年华的少年,就这般不幸的被淹没在了残酷的现实之中之外,吉祥倒也没有过多的感情赋予了。只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那个真挚的少年能够再次的振作起来,然后娶一个合心意的如花美眷伴在身边,如此也不枉她的一翻成全。
。。。。。。
秦二爷从军走后,相较于吉祥这边忙碌又安然的生活,平郡王府的郡主齐馨可就没这么好的心气了,在得知了秦二爷宁肯终身不娶也不会娶她的时候,这位小郡主除了愤怒生气,便就是痛哭埋怨了。
文太妃虽然能够理解自己这个甥女的情绪,可是她也是无奈啊,能够做的她都已经为她做了,甚至为了她不惜脸面的跑到皇宫里去和秦老夫人对峙,打架,可是最后的结果还不是一样,人家秦家就是不娶,她也是没辙啊。
本想着把道理讲清楚明白了,自己这个甥女总归是能明白她这份良苦用心的,不想这丫头怕是被理智冲昏了头脑,除了无尽的恼怒之外,便是毫不客气的指责她这个当姨母的没有真的为她尽心,还指责她当年坏心眼的将她的母亲嫁去了边境,最后死无全尸不说,还要连累她的女儿半生孤苦。。。。。。
总之,她这一身的遭遇和姻缘最后不得圆满基本上全都归功于文太妃,而她这个当姨母的造成了今天这幅局面非但不知悔醒,努力求赎不说,还要继续让她这个外甥女再接再厉的深陷苦海不能自拔。。。。。。总之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本姑娘能变成今天这样,全都是因为你,结果你还不知道尽力补偿给我。。。。。。
文太妃自听了齐馨这些话之后,自此变真的一病不起了,她是的真没想到,自己视为眼中宝的甥女最终竟会给她这般的致命一击。
此后,对于齐馨的婚事,甚至是自生自灭,文太妃都已经看淡了,想来不是自己亲生的,即便对她再好也是养不熟的吧。
再后来皇上得了豫亲王的嘱托,在大军得胜还朝之日,望着堂下一众年轻将领,终于左挑右选的选出了一位小将军,然后给齐馨赐婚了。
文太妃尽管已经被甥女伤透了心,可是备嫁送嫁之时还是做到了身为姨母该做的一切,也算是尽了她最后的一份心。
不过没两年之后,吉祥便在秦二爷的口中无意中得知,那个曾经骄横恣意的郡主殿下竟然在生产之日被他相公的妾侍买通了产婆下了过量的催产药,结果最后一尸两命,那个小郡主和她没出世的孩子一并离开了人世。
平郡王商九是在吉祥与秦二爷分别的第二个年头的时候成的亲,娶的是户部尚书家的嫡长女,十里红妆轰动一时,不过,这些都已经和吉祥没什么关系了,除了记得平郡王大婚的前一夜他来找过自己,说她仍旧愿意纳她进府,甚至是娶她为侧妃之外,对于他们的过往吉祥便什么都不记得了,再到后来秦二爷回来了,她就更是自动的将商九这个名字在脑海中除名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百一十五章一家团聚,有情人终成眷属终章一
秦二爷是在离家的两年半的时候,随着豫亲王爷的凯旋大军归家的,算起来这也刚好是吉祥和秦老夫人定的那个三年契约结束的时候,就像是冥冥之中似有天定一般,两人之间到底是蹉蹉跎跎了整三年,最后总归还是要走到一起,是说姻缘天定呢,还是说是前世的债今世到死都扯不开。。。。。。
相较于之前大军离开之时,吉祥没有瞧见秦二爷最后一眼的遗憾,这一次在得知了大军凯旋之日,吉祥天没亮的时候就已经起了身,这个时候的她在早几日的时候就已经跑到秦府来住了。
秦家和赵家这么长时间的来来往往,不仅秦老夫人已经认定了吉祥,就连家中的仆从们也已经相继的认定了这位赵姑娘将是他们未来的当家主母的事实。
而对于这些,吉祥在一笑了之的同时,就是欣然的满盘接受了。反正都已经到了这般地步了,她是不嫁秦二爷也得嫁了,早早晚晚的事情,她还有什么必要去在乎那些眼前的芝麻绿豆的小事情呢。
其实,有的时候,距离产生美这句话还真不是白说的,就在两年多以前,秦二爷死缠活缠的黏在她的身边,以期望她能将喜欢的眼神放在他的身上,那个时候的吉祥起初是嗤之以鼻的,再后来多少动了些心的时候,也不过是偶尔欢快之时附赠个眼神给秦二爷,可那时候的她虽然分明的瞧见了秦二爷因此眼中的狂喜之情,可是到底还是没有全部将他放在心上的。
此后秦二爷从军离开,吉祥在感伤之余也终于发现了一个事实,曾经的那个真挚的大胡子男人在不经意间的一点一滴之中,已经开始深深的侵入在了她的骨髓之中,使得她惯常之日不甚明了,离开之时才发现,原来这份情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刻骨铭心了。
一日日的回忆着两人之前的过往,那份深藏的感情便日渐的明了,到后来,吉祥只觉得若是这辈子她要是嫁不成那个对她甚好的大胡子男人,那她这辈子还真的有可能终身单身,一辈子不嫁了。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非卿不娶,非君不嫁吗
惊悚自己这般想法的同时,吉祥忽地就觉得其实这样也不是不可能的。
本想着不过是过去平乱,以豫亲王的通天本事,那样一个蛮夷小国根本就是不在话下的,不想,这次还真是大商这边低估了西蛮夷。
不知在什么时候,那个曾经俯首称臣的民族,在不经意间已经开始兵强马壮了起来,强壮到竟然已经能够和豫亲王爷这样的铁血煞神带领的十五万的大商军队抗衡一段时日了。
而这样的一段日子一去就是两年多。
这两年中,秦二爷偶尔抽空也会寄回来两三封家书,不过到底是路途遥远,前方战事又吃紧,能够寄回家书的机会并不多,倒是真的应了那句话: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抵万金的家书一寄回来,通常都是两封的,一份是给秦老夫人无疑,另一份吗,自然是给吉祥的。起初的时候,两封家书的分量还是一样重的,对此秦老夫人是颇为满意的,想着这儿子心里到底还是有些谱的,没将老娘和媳妇儿差别待遇。可是后来,渐渐的被下人放在案头的两份家书就开始偏重了起来,偶尔自己这边就是薄薄的一小叠,而儿媳妇儿那边却是厚厚的一打,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