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8(2 / 2)

进屋后,他把水壶里灌了一点点水,就赶紧的架在火盆上加热,因为壶里水少,也就三两分钟吧,水就开了,他赶紧的把壶里的水往碗里到,也不管开水热不热的,吹了吹就吱溜吱溜沿着碗边喝了起来。

等终于是把嘴里的干燥去掉后,他这才有功夫在火盆上架锅,给自己做点饭吃。

他这几天可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就这样的,估计自己养回来的那点肉又得掉没了。

他存的挂面早上已经都吃了,家里就剩下一些苞米面、高粱米和大米,他想了想,直接拿了个碗舀了整整一碗大米,淘了淘,放到瓦罐上,加了水就煮上了。

然后一边看火一边想今天上午的事情。

从头把事情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确定自己没有做错什么,落到又挨一针的下场,只能说李媛思那丫头太不是人了,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心硬的跟一块石头一样。

不过这到也勾起了他骨子里的倔劲儿,想当初他从农村一步步走到城里,难不难难,比这都难。那些瞧不起农村人的小领导小干部啥的,处处给他使绊子,到最后还不是被他给拿下了。

想想当初,肖富文又恢复了活力,当初都三十多岁了,他还能在外面闯出一片天地,何况现在他还正值壮年呢。他有信念,只要自己坚持住,铁杵也能磨成针。

他给自己打完鸡血后,锅里的米饭也熟了,他怕味道太大,在飘到对面大嫂鼻子里,估计大半夜的还得吵闹一番,他赶紧的起来把窗户给关了起来。

原本就是夏末,屋子里在不通风还点了个火盆,都可以想想屋里是什么温度了。

肖富文饿的管不了那些了,拿出一瓶子酱油,往大米饭里到了点,拌一拌就开始大口吃了起来。

他觉得上辈子他是十项全能,不管是盖房修路还是砍价算账的,他都是一把好手,就是这厨艺,是十年如一日的差劲啊。现在身边没人伺候了,也就只能天天倒点酱油对付对付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李暮宝回家

因为半夜没有人来给他扎针了,所以第二天早早的,他就吃完早饭空着手上学去了。

昨天他还是空着手回来的,书包还在教室里放着呢,他可不是就得空着手上学去吗。

上课啥的就不用说了,他虽然上辈子早期是文盲,但是通过后来进修,已经成功摆脱文盲的标签了,要不是岁数大了,当时去考个本科啥的,应该都不是难事。

所以小学教的这些东西,对他来说都不是事。

到了中午,他又发挥没脸没皮神功,主动凑到李媛思、李芳萍和李兆河这个小团体来,而且为了讨好某人,还主动把自己早上做的酱油饭团拿了出来和大家分享。

在这一片大米是很难吃到的,这边都是以种植小麦为主,所以即使他的大米饭里面只加了酱油,也把李芳萍和李兆河两兄妹馋的哈喇子都流出来了。

肖富文也大方,直接把自己的四个饭团,分出去两个,剩下两个当然是给小丫头的,不过看小丫头那样,好像不太感兴趣啊。

他涎着脸主动拿了一个酱油饭团换了李媛思饭盒里的一个馅饼,不等有人反对,就一口塞到了嘴里。

一脸享受的吃完,这才朝着对他瞪眼睛的小姑娘咧嘴乐。

这也是他舍下脸皮缠着小姑娘的原因,小丫头家的饭菜是真好吃啊,比国营饭店里的都好吃。肖富文这个吃货还没吃到,光闻闻那两盆子肉就已经沦陷了。

李媛思忍了肖富文一中午,看自己出来他又跟了出来,这下是一点没客气,又给了他一针,让他彻底消停下来,不在烦人了。

就这么的,从九月份小学开学,肖富文本着一天被扎晕一次的频率坚持着,不可谓是不拼命啊。

原以为这样昏昏沉沉的日子还得坚持不少时间,结果李暮宝的归家让他暂时解脱了被扎的命运。

这天老太太照例拎着小板凳和小篮子,在村口大榕树下和一帮上了岁数的老姐妹唠嗑八卦,就看到远远有个人影从村口走了进来。

“这是谁啊,咋这个点来咱们队里,也不知道是找谁的”因为离的稍微有点远,大家只看到人影一时也认不出是谁来。

等人影走近了之后,左大丫突地站了起来,腿上放着的小篮子骨碌碌掉到了地上。

“小宝,小宝,那是我家的小宝。”老太太眼神直愣,嘴里喃喃着。

“哎,这不是你家大宝吗。”一个老太太眼尖的也认出来人是谁了,惊讶的对着老太太喊了一句。

“哎呀,还真是,这是你家大宝,这一身军装穿的,都要认不出来了。”旁边的老太太们听人这么一说,仔细看了看,都认出来人是谁了。确实是左大丫家的宝贝儿子,一个个的都跟自己儿子回来了一样,满眼的热切。

“你还站着干啥,赶紧的去迎一迎啊,你家大宝可是好几年都没回来了吧。”一个老姐妹在旁边推了一把。

老太太这才好像是反应过来,迈开小脚就朝着村口跑去。

母子俩相遇,都是泪眼连连的,左大丫是真的想儿子了,这一去就是四年,除了几个月写一封信之外,就啥音信都没有,她一个当娘的,能不想儿子吗。

平时嘴硬,现在看到儿子就在眼前,老太太也是止不住的哽咽。

“娘,儿子不孝,儿子回来了。”李暮宝见到老娘也是激动的不行,膝盖一软就想给老娘跪下。

左大丫哪能让儿子在外面就跪下,都说男人膝下有黄金,没事跪啥跪。老太太眼疾手快的一把把儿子拉住。

“你这是干啥,回来好,回来就行,你给我站直溜的。”

李暮宝看后面跟上来的一群老太太,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就没在坚持下跪,对着老太太呲着牙,“嗯,娘,听你的。”

老太太听儿子这话,心里就舒坦了。

多么熟悉的言语啊,她四年没听到了,当初她儿子在家的时候就是个听话的孩子,她说啥是啥,从来都不会反驳她,没想到当兵回来,儿子是一点没变。

到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