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不是在做报告,更不是汇报工作。好比同事之间讨论问题一样,没有什么顾忌。
陆政东发现领导们看着稿子听,非常认真,不时地在讲稿上勾勾画画。
按照之前的程序,整个学习时间一般在两小时左右。两位开讲者按照既定计划各讲四十分钟,之后半小时用于讨论和提问。
陆政东发现领导们和他想象的差距很大,在讨论时提出问题的角度非常实在,而且问题也并没有什么忌讳,在他们眼中没有什么敏感话题,也没什么禁区,谈的多是热点问题,讨论非常热烈。
领导人们都很亲切,这让陆政东心里有些放松,但讨论或者提问的问题很有深度,这也让陆政东还是有些压力。
以至于他上场的时间都延后了,陆政东讲完之后,讨论和提问同样也很热烈,不过好在陆政东肚子里确实有货,而且准备充分,也还是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而在南方温暖如春的某处院落中,云老爷子也是定定的望着北方,他是特意从京城离开的,此时他也在等着陆政东的结果,事实上他是在陆政东那里打了埋伏的陆政东询问的时候,他并没有告诉他实情。
陆政东想要再往上走一步,在短时间内绝非易事,对于陆政东这样的人,很多人潜意识里第一印象就是这样年轻的人还是需要多锻炼才能再往上走。出于种种原因,有一些同志长期以来早已不习惯、不愿意使用有能力的年轻人,还有就是怕担风险,把陆政东这样年轻的干部放到更高的位置,万一出了问题,这最后就不仅仅要伤及支持提拔陆政东的人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声誉和信誉,更严重的是,一地的发展和时间因此被耽误了,总是要担负责任的,所以那怕是干部年轻化就是讲得再多也是如此。
这一点云老爷子同样担心,但通过他的了解,在安新对陆政东总体的评价都不错,都认为马扬这个人比较正,是个实干的人。但是,仅仅比较正派实干仍然不能促使云老爷子最后下决心。因为正派实干是一回事,能够掌控大局又是另外一回事,毕竟市委书记可是一把手,要对一地负权责。
直到他从自己的渠道对陆政东又进行了一番考察之后,发现陆政东在安新确实是能够掌握大局的,这才促使他最后下定了决心。
但要想让陆政东在短时间坐上市委书记的位置这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假如,不做好充份的铺垫和引导,这些同志他们可不在少数就会有看法,甚至反而对陆政东造成负面的影响。
所以要想让陆政东坐上市委书记的位置,就要让问题的焦点从“用,还是不用”上,渐渐转移到了陆政东到底值得不值得重用上,要光明正大的把他推上去
陆政东完成任务之后,临回安新之前,还是去和来京城开会的小舅云江民见了一面。
“政东,恭喜恭喜”
“有什么好恭喜的,说实话,那真是一个苦差事,这大冷的天,讲完之后,我背心都全湿透了。”
陆政东笑着说道。尽管如此,陆政东清楚,这次进大内的经历应该对他今后的发展有莫大的好处。
云江民笑了笑:
“一身冷汗换一个市委书记,你觉得值得不”
“嗯小舅你这是什么意思”
云江民笑了笑:
“这不是我的意思是老爷子的意思”
陆政东有些不敢置信:
“不能吧我看老爷子的意思是还要让我再锻炼锻炼吧,他怕拔苗助长。”
陆政东在小舅面前说话并没有什么顾忌。
“老爷子原本也是没有这样的打算的,觉得你不妨在市长的位置上再锻炼锻炼,但是就在前不久,他那硕果仅存的老战友又去了一个,老爷子去了一趟,回来之后是沉默了数天,老爷子看来是感悟良多,觉得时不我待,所以下了决心的。”
陆政东一听云江民如此说看来这件事是真的了,沉吟了一下问道:“那大舅那里”
陆政东其实是想问外公对云维熙是怎么一个态度。
“你也知道你外公一向还是比较偏心的,但有些人没有这样的机会啊,老爷子固然是为了说了话,但是这样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说老实话,你能上,关键还是在你自己。”
第94章 责任重于泰山
云江民看了陆政东一眼继续说道:
“一是你的香港之行,当时刚刚回归的香港,如果出现大的动荡,其国际影响和政治上的影响,你在阻击国际炒家对香港的进攻中作出了贡献,表现可圈可点,政治局所有的委员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二,安新是个老大难,你到安新市临危受命,从经济层面上讲,安新前面几届党委政府都没有办到的事情,你在不长的时间内办到了。从政治层面上讲,安新原来是窝里斗作为严重的地方,虽然你和詹继东之间也斗得挺厉害,但没有影响到大局,这说明了你在政治上的成熟。而这一次你的讲解,从大的方面讲是讲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从小的方面讲,就是安新的方略,上面让你到安新,救火是一个目的,而达到这个目的之后,自然是要让安新更上一层楼,这才是最主要的目的,为了延续安新这样良好的势头,只要市委书记出现空缺,你肯定是第一人选。”
“而且这一次你又有机会在众多的最高层的干部面前展现自己,你想想,就是上会讨论,会有不通过的理由吗这些大多数是你自己争取来的,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可以说是创造了绝佳的机会,让老爷子想不动都不行,而他,这段时间做了什么,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老爷子能怎么办时不我待,所以也就只有让你占先了,他自己不能有所作为,也不能再感叹什么既生瑜何生亮了。”
陆政东沉吟着,确实这样的机会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这次讲解的事情应该是总理在其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总理之所以在对安新的考察中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应该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还派出调研组,就是为了慎重起见,到安新核实情况的。
在陆政东的印象中,集体学习了那么多次,而官员参与的次数极少,其中还有两次是属于特例,一次是关于信息技术,一次是奥运会。对于官员来讲,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这是一种莫大的殊荣,肯定也会为仕途加分的。
机会,这确实是一个极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