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9(2 / 2)

周毓宁说道:

“就算是这样,西部受限开发,那就意味着很多百姓为此要蒙受损失,比如西部为保护水源、大气,可能牺牲了不少发展机会,如何来补偿”

陆政东点点头:

“生态补偿的问题,恐怕在国际上都是个难题,总体上说都要有个大局观念,否则对整个国家会造成损失。现在上面的领导和刘主任的意思是主要还是靠中央的转移支付,东部发展好了,交纳的税收更多,国家就能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继续扩大是客观事实,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地区生产总值看,这种状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一直存在。这种现象目前在发达国家中的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也存在。

所以我的想法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重点将放在缩小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西部地区社会建设,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让西部地区各族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共享发展成果。不过这个任务很艰巨,任重道远。”

周毓宁沉思了一下才说道:

“也只有这个办法是最有效的,不过我对西部地方上对资金政策的使用不敢抱乐观的态度,有不少地方上的领导为了出政绩,往往是急功近利,有些项目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就匆忙上马,更有甚者,把这样的资金挪用,不少地方上的领导为了政绩,大搞政绩工程,修广场建高楼,搞园林绿化,越穷的地方越是愿意干这些,砸锅卖铁就想干这事,一方面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所谓政绩,另一方面难免有些人就可以借着这些工程谋取私利,这种事儿我在西部调研的时候见得多了,有贫困县竟然用扶贫款修豪华的办公楼,真要让他们在实实在在的在发展上做点事情,有没有眼光,那是能力问题,可是不愿意往那方面努力,就是态度问题了。如果不在制度设计上把好关,很容易就会出问题,搞不好就会弄得沸沸扬扬,陷入被动”

周毓宁一针见血,并且极有预见性,陆政东是从基层上来的,太清楚这个了,这种现象的确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大槁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看似公共基础设施大建设,但是不是用在了刀刃上,不少人是不管的。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三五年一届下来,有聊成绩才有希望再进一步,至于后面摆下的烂摊子谁按着谁继续糊弄着走,真要糊弄不动了,在谁手上爆发算谁倒霉

陆政东点点头,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如果出台的文件政策措施出现了偏差,虽然责任追不到制定者头上,但是在体制内部,在高层和理论界,那肯定是要受到诟病的,说明主持制定政策的人理论修养不够,宏观把握不强

第176章 柔情

陆政东沉思了一会说道:

“你说的这个问题的确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事实上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和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对下级的考核方式,只要以gd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方式没变,这样的政绩工程就不会消失。

西部大开发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民生,只唯上不唯实,只盯着经济指标,忽略了民生需求,作风虚浮,沉不下去,这与制定这项政策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这是各级政府中存在的老问题,中央也是三令五申,但是实事求是的说,现在这种风气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还有愈演愈烈之势,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转变考核方式,不过这一点在制度设计上一定要多考虑考虑”

周毓宁微微一笑:

“坐在你这个位置上,既要务虚,也要务实,在政府管理方面,那是你所长,我的意见只是作为参考,从经济发展角度讲西部大开发是在全面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加速与全球经济对接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而,其起点与当年的东部开发不可同日而语。

目前,西部开发正面临着世界和国家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加入世贸组织为国家和西部地区带来的重要机遇是:在世界范围内参与产业调整。东部地区的工资成本和土地成本高,而西部则相对较低。西部要承接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准备”

陆政东点点头:

“西部的发展,会进一步巩固国家世界制造工厂的更有利条件,但在西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整个国家在制造成本上将会提高不少,产业升级必须要考虑的,要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在全球继续保持竞争力,在西部发展的起始阶段,也要在这方面下些功夫,对有潜力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在政策上要有所倾斜”

周毓宁赞同的点点头:

“嗯,西部开发是在我们已经积累了将近二十年的东部及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减少盲目性,增加主动性。东部开发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西部在进行开发时,已经有比当时更丰富的经验,可以避免东部开发中曾经有过的一些失误”

陆政东也点点头:

“我同意你说讲的西部大开发的成败观点,西部大中城市的发展是支点,而关键的成败在于西部农村有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西部农民能不能真正富裕起来。加入世贸之后,西部农业和农民受到的冲击会更大,如何提高竞争力进行应对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要和减少农村人口相结合。在西部地区大力发展中小城镇,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部分农民成为城里人,是有效和可行的。城镇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双管齐下,西部农村发展就大有希望。”

西部的城市化进程肯定是西部发展的重要助推剂,而资金和技术对于西部来讲也是极度稀缺的资源,如何巧借外力促进发展,这无疑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周毓宁曾经系统的对西部全域的社会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着研究,无疑对丰富陆政东的一些思想提供了帮助,而且些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不合适,年轻,既是优点,同样在一些人眼里就会觉得你锋芒太露,做事缺乏周全考虑,甚至会有点有悖无恐的感觉,所以需要有人能帮着摇旗呐喊和支招说话,而关注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学家和学者不少,周毓宁能够在其中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把他的想法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