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1(2 / 2)

陆政东听得一愣,不过他心里也清楚小舅话里的意思,事实上有人早就想在这方面做文章,不过是在寻找一个契机而已。

“林武高速出了些问题啊。”

云江明和陆政东使用的是保密电话,所以并没有说得太隐晦。

林武高速陆政东自然知道,这是在酝酿西部大开发的时候就提前修建的一条贯穿西部两省一市通向出海口的大动脉中重要的一段,这条公路的修通,对于没有出海口的西部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样一条带有标志性意义的工程出现问题,那就不仅仅是工程质量问题了,而是要上升到政治的高度。

“很严重”

“恩,通车仅半年就发生路面开裂,需要进行大修,对外的说法是由于西部地区地质结构复杂造成的,实际上是什么原因恐怕,而这事恐怕是曾家把消息传出来的。”

云江明说得虽然不确定,但是这样的事情在电话里和他如此讲,说明消息来源是相当可靠的。

陆政东一下就明白了,负责林武高速的是东河省的副省长杨子林,期身后人和云家有些矛盾,原来还有这么一层原因在里面,难怪这项政策出台如此之快,原来是有曾家人在后面帮忙

真是很阴的一招,应该是曾怀德的手笔吧,陆政东清楚曾怀德现在想的是什么,他对曾怀德的了解甚至远远的超过曾怀德自己,去安新已经是抢先了一步,来西部办要是几项举措能够出彩就会进一步拉开两人的距离,这是曾怀德绝不愿意看到的,而这样做本来他完全没有任何私心的提议在高层看来就是大有意味,落在高层的眼里就是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等负面印象,多少会让他在高层的心目中打折扣。

只是曾怀德还是没有长进啊,都到这个层次了,阳谋才是王道,阴谋总是拿不上台面的。

对于曾怀德只要有机会,陆政东绝对会给他重重一击,但陆政东并没有被仇恨蒙蔽眼睛,在没有绝对实力之前,削弱是最好的选择,就像曾怀德处心积虑对付他一样。

陆政东想了一下道:

“适逢其会,既然赶上了就赶上了。”

云江明沉吟了一下道:

“嗯,也好。得罪一点人,这样也有机会让河东上来的人走得更近一些也不算太坏。不过你还是要小心行事,打击面不要太宽。”

说完,云江明也不禁一叹,陆政东现在的位置已经比他高,对这些事情的处理也远比他老辣,不然也不会在安新有那样的成就,可是作为长辈,他最后还是忍不住多唠叨了几句。

陆政东倒不会在意这个,他在想着河东系的事情,河东在京城有不少领导,几乎自成一系,之前和云家没什么交集,云江明的意思是借这个机会和河东的人建立起一种关系。

想想京城错综复杂的关系,唐逸就叹口气,各种关系纠葛,远不是“朋友,敌人”那么简单,政见、私人关系、政治派系、利益圈子等等等等。

任何一次改革或者重大政策的决策,都会触动一些利益群体,特别是全国性的,就会碰触到更加强大的利益群体。

政治和经济从来都是一对如影随形的连体婴儿,政治和利益圈子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或许,一些政治派系和人物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圈子,或者一些大的利益圈子会攀附在某个强大的政治派系或者人物之中,也可能有很多不同政治派别的重要干部支持,这可能是经济纠葛也可能是政见问题,局面错综复杂,一些利益圈子看起来可能在上层力量很是弱但牵一动全身,甚至民间学的声音同样是一种力量,涉及国计民生,任何时候都要谨慎,而最高层的政治,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因素,和地方上博弈截然不同不是简简单单厮杀。很多时候高层做出决策的时候同样要和一些利益圈子相互妥协,这样的事情高层喜欢循序渐进,或者各个击破,当然有人愿意冲锋陷阵,自然也乐意顺水推舟

事情来了就躲避不是陆政东的风格,也许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危机危机,危险局面同样孕育着机会,就看自己如何应对,在京城很多人都只知道他会搞经济,其他的没啥,到了京城低调是主旋律,但偶尔露一下峥嵘,亮一亮剑,并不是什么坏事。最起码可以为自己今后的某些改革措施减少一些阻力,也可以进一步增强在云家内部的影响力。

陆政东静静的思考着,心里渐渐有了一些应对的办法,秘书年新民轻轻敲门进来,告知他杨主任请他去杨主任办公室一趟

敞亮的办公室里,杨主任看他进来只是抬头对他示意了一下然后继续审阅着手里的材料,陆政东看到杨立忠如此,倒是心里一松,对于这个层级的领导,太过客气的笑容可掬才是问题,杨立忠这样子说明并没有对他有说明看法。

陆政东坐在一边的沙发上,没等一会,杨主任就放下文件,抬起头道:“你应该知道找你什么事情了吧”

陆政东点点头,坦坦荡荡的说道:

“应该是林武高速公路的事情吧。”

杨立忠是清楚陆政东提出巡视制度的初衷的,不过稍微操之过急了一点,这样的事情先造造舆论,借助舆论的力量,别人也就难以抓到空子。

不过每一个领导干部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做到面面俱到,一个领导干部的成长都需要时间和经历,经历得越多,成长成熟得越快,于是点点头:“看来你是有思想准备了,林武高速出现了一些问题,中央很重视,发展办巡视组还没成立,就由计委抽调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