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1(2 / 2)

孙至阳看着很多和陆政东熟识的干部很激动的样子,让他也有些羡慕,他也是从地市起来的人,但是要说能够和以前的同僚,现在已经完全拉开了关系,估计那些人见到他也就只有敬畏,像这么透着亲切,他自认做不到。当然各人工作风格不一样,不能说你和班子里干部一团和气就说明你能力强,你与同僚有矛盾就是性格有缺陷,膏药各家会炼,只要能医病就行。

长滩这边安排的考察调研点也很细致,上午考察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重点调研长滩污水处理三期工程和新建垃圾焚烧厂以及长滩去年新引进的一家外资企业,一上午时间安排得很紧凑。

下午时间也安排得很满,中牛在长滩略事休息之后,下午考察长滩经济开发区和集装箱码头。

长滩经济开发区现在重点引进了国内最大的多晶硅企业林泉集团,明天专门考察退耕还林并听取专题汇报。

陆政东兴致相当高,从循环利用到垃圾分类,再到开发区的发展,新投入的集装箱码头的运营系统使用情况,他都相当认真的倾听着介绍。

这些年长滩由于起步比较早在招商引资上依然有相当不错的进账。

像林泉入主长滩就是一个相当令人艳羡的项目,作为国内最大、亚洲第二大的多晶硅企业能够在此投入国内最大的生产企业进行布局,这进一步稳固了长滩在新能源行业上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

而且由于他的关系,在他引进的第一批和第二批港台的企业呼朋引伴之下,这几年里来自港台的外资进入长滩势头迅猛,这是陆政东颇感欣慰的,长滩并没有把他打下的良好基础给废掉,这一点陆政东也是赞不绝口。

再加之长滩已经隐隐有国内环保设备和清洁能源生产的龙头气象,相对完备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日益健全的信用体系也使得这里的融资渠道比内陆任何一座城市都更为方便,也使得众多国外企业愿意在这里来落户

虽然陆政东是兴致很高,但长滩市委的两位主要领导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的,陆政东在来的车上的一番话,常务副市长早已经给两人做了汇报,两人也赶紧找孙至阳问了问,可是却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所以趁着陆政东和孙至阳休息的时候,两人就找上了随同陆政东来考察的西部办经济组的组长蒋永航。

这一次跟着陆政东出来的有经济组的蒋永航、农林组的季文昌,还有研究室的张发为。一个副主任本来是没这么大阵仗的,三个司长级别的人物也是参加西博会,自然也就陪同考察。

陆政东对蒋永航印象不太好,主要还是蒋永航有点恃才傲物,所以利用在特色产业项目的报批上敲打了一下蒋永航,现在这个家伙要老实了许多。

长滩的市委书记周继勇和司长温勤山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过节,在这三人中也就蒋永航打过交道,算是熟人,自然就找上他了。

第205章 振聋发聩三

蒋永航自然也清楚两人找他是何事,可是既然对方兜圈子,他也就故作不知,直到对方终于忍不住首先提问,他才悠悠的说道:“我相信陆主任说这话肯定是经过了充分的思考的,继勇,青山市长不是外人,我给你们透点内幕消息吧。你们恐怕不知道政东主任在七月初的时候参加了上层的一个经济对策研讨会,会上人家都觉得非典对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可能出现经济衰退,要加大经济刺激的强度,你们猜政东主任怎么讲”

蒋永航说道这里卖了一个关子,周、温二人自然是不知道陆政东是怎么讲的,微笑着摇着头,等着蒋永航的下文。

“别人都担心因为非典的影响,经济增速会放缓,而政东主任却是担心经济过热。”

周和温青山一听不由都大吃一惊,非典对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陆政东居然担心经济过热,实在是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蒋永航看到两人惊诧的表情,悠然的说道:

“而他的这个观点还是得到了中央的重视,所以七月初出台的经济刺激力度和外界预期的相差很大。而事实也证明政东主任的看法是对的,他就预测七月份全国的gd增速高于百分之八,结果你们都清楚。”

蒋永航说着看了两人一眼道:“在一片唱衰中能看到有经济过热的可能,这说明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蒋永航也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其他几个组的组长副组长,都在积极的朝陆政东靠拢,也琢磨着要是有朝一日能够外放省市,这个人去分管农林业肯定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而陆政东前期对他是有些不满意的,自己似乎有些看不清形势,踩不准步点所以才会被陆政东敲打敲打。

蒋永航也清楚,要说这些项目里没有一点猫腻当然不可能,在部委这么多年,谁没有个三朋四友谁没有个关系密切来往频繁的

私人感情转化到工作中自然也就会在一些项目审批和资金扶持上体现出来,在蒋永航看来这都很正常,但是感觉正常归正常,实际却是不符合规定,真要查那肯定是一查一个准,分管领导和组长不合拍,这些气味几乎不用人说就有人能嗅出机会来,立马就能查出一些问题来,虽然不能说经济组就有多大责任,但是挨顿臭骂,问一下你的监督责任,甚至让纪检部门给个通报,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你还无话可说。

好在陆政东也不是不通时务的老古板老学究,敲打了他又留下了足够的余地,并没有在一些枝枝节节的问题上深挖细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