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0(2 / 2)

陆政东第一次主持政府办公会议,有杨立峰的处境在那里,陆政东其实是做好了迎接困难的准备的。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看来情况应该比他想象的要好上许多。

陆政东也很清楚,一次例行的办公会议也不能说明什么,陆政东是做过市委书记的人,深知真正能够主导一地事务的,还是常委会和书记碰头会,在这上面没有发言权,那这样的办公会议再怎么样也是白搭,不过办公会议能有这样的效果至少也说明很多干部对于贝湖的现状是不满意的,说明人心可用,人心可用,这做起事情来那就要顺风顺水得多。

这总归是一件好事,也算是贝湖省中初相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省政府办公会议这边发生的事情,周书明很快就知道了,得知这样的情况,周书明也不禁摇摇头,张新文在这方面确实是太过于表现自己了,想表达他紧紧跟随他的意思。

这本来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过犹不及啊

陆政东在安新的成功无疑对于其他地市都是由一个极强的示范效应的,这使得陆政东获得比较高的得分,特别是地市的领导谁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城市能够像安新一样突飞猛进,而且陆政东在部委关系深厚,在项目方面的资源就要丰富一些,在这位未来的省长那里留下一个好印象,以赢得更多的项目也是情理之中。

同样,陆政东的弱势也很明显,虽然他曾经担任过省委常委,但一直都是在安新一隅,在省直机关的影响力有限得很,并且省直机关的这些人一个个都是见多识广的,轻易不会信服人。

可出乎他的意料,看来省政府这帮人也是憋着一口气,希望能够打个翻身仗,省政府一帮人似乎把陆政东看着贝湖经济腾飞的希望,给予了陆政东一定的支持。

他也看得出来,陆政东在这一点上是雄心勃勃,只是一省之地的发展可不比一市之地,一个省的情况远比一个市复杂得多,想要有大发展,就算陆政东再能耐,也绝非易事。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于高层调陆政东到贝湖来,是很有些顾虑的,陆政东缺乏经验、资历不足、威信不够,而更让他不喜的是陆政东年轻,而且有很深厚的背景,这就决定了陆政东喜欢自己拿主意和有自己的观点主张,这就导致分歧很容易出现,和这样一个有来头而又不甘居人下的人搭班子,想想都让他有点心烦。

可是高层有高层的考虑,也专门找他谈了话,他也谈了他的一些顾虑,这也是对组织负责的态度,介绍了陆政东的情况,并没有一味的强调陆政东的优势,而是相对客观的把陆政东的优势和不足都做了介绍,虽然他心里还是有点想不通,可他也只能服从。

真正等陆政东到了安新之后,这件事已经没有更改的余地,他的心境才渐渐走了出来,作为一个重要岗位的高级领导干部,必须要学会克制自己的个人偏好,个人情感必须要服从有自己的主张,组织原则。

若是换了一位投缘的角色来和自己搭档,他还乐意帮扶一把,但是对于陆政东,他实在是不愿意这么做,当然没有好感并不代表自己就可以无视原则和纪律去干些什么,坐在这个位置的他还不至于那样干,但下面的人给陆政东制造点难度,他也不会反对,到了这样的位置,讲究的就是一个势,他当然不希望陆政东的势起得太快,势这个东西,最是容易此消彼长,陆政东要是涨得太快,那势必他就会被削弱,这肯定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可他也不能把对方压得太死,压得太过厉害,就像弹簧一般会反弹得越厉害,闹得太过厉害,那于人于己都是不利的。

这也要有个度,就像和杨凌峰的关系一般,经过他一系列的筹划,杨凌峰只能规规矩矩,这叫斗而不破。

斗而不破,这是底线,破了那就不好收拾,对于贝湖省内情况他自己心中也有谱,现在他在书记碰头会和常委会上都能控制局面,有了这个,这就把握住了大局,陆政东就是想闹腾也翻不起来大浪。

年轻人终究要多跌倒再爬起来几回才会成熟起来,以为自己把一个地方搞起来了,就找不到北,那陆政东很快会发现自己错得很离谱。

但这样的事情也得讲究策略和政治技巧,作为班长,对新来的省长候选人、未来的搭档就算不是很感冒,但在公开的表态上,他都必须表示出适度的支持态度,这才是一个省委书记应该有的风范和格局,可张新文闹这一出显得太拙劣了。

有心的人自然不会去看张新文如何如何,而是把这样的帐记在他这个书记头上。

反观陆政东在这方面也是表现得很是得体,在开完会之后专程到他办公室汇报此事,这态度也算端正,并且紧紧把握住救活贝化这个大原则,对于bo也只是作为特例而来处理。

当然这个特例也许是陆政东在贝湖国企改制中推行bo的一个试探,一个投石问路,或者说是对他抛出贝化这个问题对他的一个反试探,看看他是一个说明反应。

总之,陆政东这样的表现不算循规蹈矩,也不算出格,陆政东在贝化的事情上如此,其中的心思周书明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陆政东不外乎就是尽快树立他的省长候选人形象,尽快打响第一炮,以便最短时间如进入角色,着手操盘省政府那边的工作,为在人大会上的选举中打下一定的基础,这是他陆政东的本分,何况陆政东一再强调这是特例,陆政东显得有条有度,这样一比较,张新文落在别人眼里就更显得下乘了,更让陆政东赢得了一些分数。

周书明微微摇摇头,张新文确实是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他还是很看重张新文的执行力,对他交代的事情总是能不折不扣的完成,平常也不至于这么糊涂,看来也是为入常闹的。

周书明也不禁摇摇头,想进步这本身没错,要是没有上进心,那也不用干这一行了,可要是吧这个上进看得太过重,反而成为一种负担,那肯定也不好。

张新文就是这样的情况,一心想着进常,于是就患得患失,失去了平常心,进退失据,在这方面,张新文比起詹继东的老辣来实在是相差得太远

第10章 财政厅长

贝湖的四月暖风和煦,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办公桌对面的墙上,陆政东整个人都显得暖洋洋的。

贝化的事情按照他的设想已经动了起来,他关注着,但工作的重心已经移到现在他分管的最主要的工作财政这一块。

周立伟走上两步,和陆政东握握手之后才慢慢回到了米色的沙发旁坐了下来。

虽然刚刚的举动无有那么点迎合的意思,周立伟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这几年他在这方面吃亏太多,过钢易折,在安新当常务副市长的时候是如此,结果被弄得灰头土脸的,调离安新,也吃了这样的亏,连唐中凯都已经是副部级了,尤金忠、安俊义也都极有希望再进一步,而他这个当年的常务副市长从安新调到安吴,又从从安吴市市长调任财政厅长,虽然一步步也算是在前进,可是依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