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充满各种变数的。
周书明强压住这些的心思,缓声说道:
“你们组织部里边要综合研究省委、政法委和西原市委的意见,他们的意见可以作为重要参考,但是参考就是参考,关键还是要你们组织部自己拿出意见来”
周书明语气变得有些重了:
“公安队伍是稳定的定海神针,西原现在也是憋足一口气想要打翻身仗,公安系统的保驾护航至关重要,选出一个好的领头者这就显得尤为重要。”
金道申听出周书明话语里的一些不满意,而姚志铭心里则是一黯,从周书记这话语的意思,他能够体会出,这个人选既要能为他所接受,能要能为西原市委接受周书记这是打算妥协了
周书明确实也是为这事有点烦,从内心来讲,他很不喜欢这样的妥协,可是他也能够感受到陆政东正在一点一点的开始发力。
陆政东现在对政法系统的影响力有限,也就开得很开,所以也就乐得便宜罗善政,巴不得罗善政和姚志铭掐起来,一步一步把罗善政从中立拖向其阵营。
虽然罗善政也不会因为一个公安局长和他怎么样,可问题是这样下去,罗善政必然会有想法。
周书明到现在看清了陆政东一些比较隐秘的套路了,陆政东看似偶尔会在重大事情上表达一下不同意见,表示他的存在,这不过是障眼法,最后还是会回归到他的大思路上来。
比如省城的新城区规划,陆政东最后还是做出了一些妥协,把原来前期预算较低的资金进行了调整,实际上也就是回到他短时间要增速,要总量上来,安新的上港交所创业板块也是如此,对明年全省基础建设进度也进行了一定的修正,总之,这些措施还是按照他的大思路再走。
不过周书明真正所采取的策略是一步步的蚕食,小步快跑,积小胜为大胜,这一时之间是看不出什么的,难怪詹继东在安新会吃那么大的亏,一旦有时间也许就会量变到质量,到时候等到醒悟过来的时候,陆政东已经是拥有强大的力量了。
这引起了他的重视,所以在策略上也必须要进行一些调整,像马新忠、罗善政这样的副书记和常委该团结还是要团结,别给陆政东太多的可乘之机。
而且陆政东既然在经济发展上面归于了他的主要思路,它也不能不有所表示,陆政东才上任不久,不着急出成绩,要是他没所表示,陆政东即便是已经修正了那些东西,一样可以有办法让其按照原来的节奏走。
在这一点上,周书明通过对陆政东的观察,他也不得不承认,陆政东在经济方面完全就是成精了,不说陆政东所做的这些就一定会让经济高速发展,因为这现在还不能完全看得出来,至少陆政东对经济十分熟悉,完全有能力做到把他修正过来的东西又修正回去,还能让外界根本就看不出来,所以为了能够在明年经济总量一定超越前面的山秦省,他也有必要做出一些策略上的调整
第69章 深思
陆政东放下了电话,电话是马新忠打来的,马新忠在电话里透露了一些情况,常委会上可能要讨论一些人事问题,省委组织部正在进行积极的研究,包括西原市局局长、东河市、天化市都会有一些厅级干部的调整,调整范围不算大。
组织部列出的西原市局局长首选人选是辛安市的政法委书记兼任市局局长杜海涛,这个人陆政东是有所了解的。
这个人是从农村村支书起步,历任乡镇级书记、县长、县委书记,以身作则,坚守清正廉洁,更重要的是还非常有能力,在各个位置上都干得很是不错。
至于转行进入公安系统也很偶然,当年辛安治安形势恶化,而辛安公安队伍和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千丝万缕,急需一个有原则、能力强的外来者来领导,杜海涛在县委书记任上不但其他工作做得好,全县治安工作也是全市做得最好的,由此进入市委的视野,杜海涛也不负众望,上任一年大力整肃公安队伍,采取了一系列打击违法犯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辛安成为贝湖治安情况最好的城市之一。
这样一个人选,姚志铭和罗善政都可以接受,陆政东也觉得比较合适。
不过对此,陆政东并没有对此有想象中的高兴,一来,这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对于周书明把控的人事权他需要一步步的挤牙膏一般慢慢争取,二来搬开石中军只是一个开始,有利于对石中军进行调查,但这也仅仅是一个开始,后续该如何进行,还是破费思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