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08(2 / 2)

如果某地歌舞升平,清廉无比,我觉得反倒是说明这个地方问题很大,任何事情都不能脱离大背景单独去看,在目前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那个地方能够独善其身,那个地方是世外桃源

要么是反腐力度不够,要么是贪腐分子手法翻新,一时之间没发现,要么就是刻意的营造出一种清廉的虚假气氛,特别是第三种,这看似为了稳定为了发展,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问题越来越大,实际上是遗祸无穷,对一地发展不利,实际上也是让有的干部越走越远,害了有些干部”

洪志路点点头,很有些感慨的说道:

“呵呵,搞经济工作的,总觉得纪委惩办贪腐干部会影响发展,真是难得有如此理解纪委工作的人,看得出来,政东省长是真理解而不是和我客套,不像有些同志当面大话说得震天响,背过身就觉得纪委就是添乱的添堵的,难怪这次山岳书记在听取案情汇报的时候特别提到政东省长在这方面是非常有原则,也非常有能力和水平的,看看安新,不管是在反腐倡廉的预防机制还是严格执行方面都很到位,这也是安新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陆政东听洪志路坦然提到唐山岳心里也是微微一动。

这一次省里不少人对洪志路是颇有微词,有人觉得这一次中纪委对贝湖采取狂风暴雨的方式也和洪志路有关,洪志路应该在里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觉得洪志路是为了踏进中纪委而对贝湖不管不顾,至于周书明,虽然表面上最近是力挺,但是深知中间有些东西的陆政东却是知道,只怕这一次周书明对洪志路的意见更大,洪志路恐怕也是觉得他真是被孤立了,毕竟保持距离和被孤立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这也让洪志路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洪志路这是试探,或者理解成求援也不错,这也是一个契机,当然陆政东也很清楚,作为洪志路这样的人来讲,彻底的倒向他不可能,表示一下亲近不过是为了度过眼下的难关。虽然如此,但能够赢得洪志路的好感,在工作上互相支持,作一对松散的盟友这无益也是对他大有益处的。

不管怎么讲,这一次徐良等人出事虽然对于省里最高层的政治格局不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但是肯定还是会促使贝湖省里的最高层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陆政东笑着摆摆手:

“反腐,不能指望这一次犁庭扫穴就万事大吉,一次犁庭扫穴能震慑的时间也有限,也不能指望一项制度的实施就一劳永逸,一个好的制度也只能保证大多数人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像现在正在宣传的号称百廉市,他们在这方面确实是做了不少工作,书记、常委检查责任制落实情况,时间少则一周,多则半个月,纪委更是像猎狗一般虎视眈眈的紧盯着,市长凡是布置大工程,都把监察局长带上。就是这样敢于抓班子,管严领导成员;敢于抓下级,一级抓一级地抓下去;敢于抓自己,以身作则。

这样从上至下,从下至上的一整套监督体系,人有心的人无胆,有胆的人缺少机会,确实是起到了不错的作用。

可即便是如此,世界上没有百腐不生的真空,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腐败,许多是我们从未遇到过的,特别是腐败现在显然是出于高发期和上升期,就算是百廉市,他们也出了问题,他们的一个副市长也出了问题,而且看情况估计问题巨大。”

陆政东是清楚的知道那位副市长即将创下共和国之最,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我这么讲不是否定该市,也不是否定制度建设,相反,我是非常认可他们再这方面的努力的,卧这么讲的意思是稍有松懈,贪腐肯定重新抬头,反腐在现阶段依然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反腐倡廉还是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保持高压势态。”

洪志路要的就是陆政东这样交底的话,陆政东这番话让他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第76章 意外之喜

徐良、兰伟龙、石中军等人的事情告一段落,则是意味着另一件事的开始对于这些空出来的位置进行调整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每一轮人事调整之前都会引各种无数的内幕加最新的消息,而且这样的路边社和底下组织部的消息流传和变化也永远抢在正规渠道发布之前。

事实上从得到那些人落马之后,这样的讨论依然开始,可是更多的时候则是谁谁谁会上,可好一阵却是没有下文。

而那些“业余组织部长”们却是不慌不忙的分析起缘由,什么案情还没结束暂时不敢提拔之类的,然后又进行下一轮“人事竞猜”,某某局长原来对老百姓态度不大好,现在又是如何如何,某某政委最近频频在电视上露面,而某某常委的精神显得更加焕了,总而言之,他们都是在不断变幻着形象,在人们的猜测和幻想不断的“成长变化”着,外人也总能寻找到相对应的细微之处。

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他们就会以预言者的形象很笃定的告诉周围的朋友,早就知道某某要升了,你看看他怎么怎么就知道了。

而事实上,真正的局内人才知道人事上的变幻莫测,那一张两指宽的调令没有发出之前,一切都存在变数

“道申,这边人事考察研究恐怕要抓紧了,先拿出一个大名单来,征求一下新中书记的意见,然后充分征求各方意见,最后再来碰头。”

周书明说道。

“周书记,政法系统这一轮人事调整比较大,杨树安毕竟才来,很多情况这么短时间内他只能通过一些比较狭窄的渠道来掌握了解,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要注意的。”

姚志铭离开省厅厅长的位置这几乎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而继任者杨树安从外省调来也没任何疑问。

金道申和邱忠浩接触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邱忠浩一直被压着,这种难得的重见天日,哪能那么容易就罢手

主动找自己了解全省政法系统的干部使用情况,这些动作无一不在证明邱忠浩邱忠浩是想要借此机会树立他在政法系统的地位。

周书明沉吟了一下道:

“忠浩我看他这段时间也跑得挺勤,省政法系统基本都跑了个遍,那也听听他的意见吧。”

周书明的意思是邱忠浩的意见可以听一听,但最后的人选还是由组织部来定,这一次他没有犯上一次的错误,完全揣摩清楚了周书明的意思,可周书明这个隐晦的态度让金道申有些苦恼。

这实际上是太难操作了,看来周书明是不想在这一次人事调整上受人掣肘,特别是邱忠浩,邱忠浩的一些动作是在为之前政法系统出现问题进行灭火,可恐怕在周书记看来,邱忠浩是有种火中取栗的感觉,而周书明是最在乎这一点的,邱忠浩完全在不知不觉中犯了周书记的忌讳,这也让他先前在周书记这边做的一些正面工作被抵消了。

如果是这样,这就意味着陆政东可能会在其坐收渔利了,但这种事情金道申也无法言明,他只能说做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敢再多事,不然到时候吃排头的还是他。

何况实事求是的说,在他征询陆政东对干部人选的时候陆政东提出的设想和意见也的确相当肯,人都是有私心的,可是陆政东并没有提及他的铁杆支持者,还是能够做到公私兼顾,在这一点上陆政东的确有其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