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23(2 / 2)

“当然,我从来没有这样认真过,我知道你们的心思,就想让我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我现在发现,那样我的人生也太平淡了,就我们这样的家庭不需要我嫁得好,与其这样我还不如干得好”

听得蒋思青如此说,曾耀红不得不认真了,他自己的女儿什么脾气他自然是最清楚,一旦决定了要做什么事情,那倔劲就会上来,想了一下说道:“青青,这条路不好走啊,风光的外表之下个中的艰难辛酸只有自己最清楚,不说别的,就是你大伯和怀德,你看看成天也是也是操劳不已,还有你老爸我算是半官半企,同样都要面对很多事情,只是有些烦心的事情不会让你们知道罢了,爸是开明的,只是不愿意太过辛苦,知道不”

曾耀红说得有些委婉,有些话他还是在女儿面前说不出口。

有人讲有一种妓女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巨大的魅力风靡了古今中外,倾倒了大多数男人。

她让手段高强者名动天下权倾一时享尽世间荣华富贵,她让本事平庸或时运不佳者或名污誉毁、家破人亡,或相思成疾、苦痛终生,她让由于种种原因无缘亲近的优秀者变成酒鬼、诗痴、狂人、名士、江湖大侠、草莽豪客。

这个妓女就是政治,政治就像是妓女,谁都知道他脏,但谁都想搞一下,把政治和妓女相提并论,这其实已经说明很多东西了。

而且政治毕竟是男人的领地,即便是社会进步到了如今,这个基本格局依然难以改变,想要在男人的领地里打出一片天地来,其难度可想而知,曾耀红不希望女儿走这条路,可是越是强调难度,女儿肯定越是会坚定决心,所以也只有从关心的角度出发再劝一劝。

“爸,你们怎么老是这样,就好像我就不能吃苦似的,我一定要让你刮目相看”

曾耀红见女儿这样子,知道越是阻挠越会适得其反,这事还是让她自己去碰了碰南墙自己回头,或者她自己感到枯燥乏味自打消了这样的念头才行,这也不算是什么坏事,就当增长见识吧,想了一下问道:“你想去什么部门”

蒋思青一听不由高兴的道:

“老爸你这是同意了我想去贝湖省政府,最好是能够和省里主要领导接触比较多的部门,这样也有利于学习和提高。当然,我的身份必须得保密,不然就失去了锻炼的价值了。”

蒋思青学乖了,知道直接讲什么无间道,她老爸就算好说话估计也是免谈,从这个角度出发讲,说动老爸更容易一些。

曾耀红沉吟了一下问道:

“怎么想到去贝湖”

蒋思青对此早有准备,说道:

“非常人就得走非常路,贝湖那什么姓陆的不是我们家最强大的对手吗有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激励着才会让我快速的成长起来。”

曾耀红一听也不由苦笑了一下,自己这个女儿总是每每有奇思妙想,但细细一想还是很有些道理的,只有强大的对手才会真正促使自己变得更为强大。

曾耀红想了想,去外地也好,估计女儿更不适应,没准会放弃得更快

第90章 京城事三

曾耀红想了一下,自己的女儿年纪不大,要安排的位置自然也不会太高,当然女儿有海外留学背景,也不能太低,怎么也得安排个副科科长之类的,这样级别的干部要不声不响的安排到贝湖省政府去不用动用家里的关系,就是他也能办到。

曾耀红估计女儿是坚持不了多久的,但就这样放女儿一个人过去他当然也是不放心的,要么在贝湖找人照顾,要么还得跟一个人过去

只是曾耀红这一次真的是低估了女儿的决心了

陆政东肯定不知道曾家最为受宠的娇娇孙女居然不惜金贵之身要到他的省政府演一出无间道,他和雪玉依然还是在吴教授家里避风头。

对于他俩的到来,吴教授和柳烟滢竹儿是非常欢迎,特别是竹儿拉着雪玉的手不停的问着她肚子里宝宝的问题,小孩子的问题那是千奇百怪,有些问题连雪玉也难以作答,竹儿还小心的凑到雪玉的小腹上去听宝宝的心跳,一直问还要多久小宝宝就能和她玩,那期待的神情不禁让大家都莞尔。

三个女性聊成一团,陆政东也就跟着吴教授去了他书房。

吴教授招呼陆政东坐下之后微微有些喟然的说道:“政东啊,我这年纪也大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去见马克思了。”

“教授,您这是什么话,你精神这么好,怎么说这样的话。”

陆政东也有些诧异,吴教授怎么和他说起这个问题。

吴教授摆摆手:

“生老病死,我是早看开了,顺其自然只是烟滢母女可是我心头的一块心病,烟滢和东源感情很好,烟滢一直走不出来,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你接触的人层次都比较高,要有合适的就帮着留意一下。”

陆政东点点头:

“时间是医治心痛的最好良药,给她点时间,她会走出来的。倒是教授您别为了那些闲人闲事生那些闲气,不值得。现在的学术界,真是有些乌烟瘴气,特别是经济学界,不是沉下来做学问,而是整天与媒体打交道,成为了标准的经济学新闻工作者,逐名乃至利。

去年我在省里准备请一些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给贝湖经济把把脉,提些建议,结果您猜怎么着”

陆政东也知道吴教授爱放炮,爱给一些人较真,听得柳烟滢提醒也上了心,也想劝劝吴教授不要肝火太旺,可是如果只是普通的劝劝很难奏效。

“怎么着”

吴教授也不禁问道。

“居然要出场费,结果我让省政府的秘书长去一打听,呵呵,现在的大大小小的官方或非民间论坛很多,或衣冠楚楚、或不修边幅的经济学家频繁出现,纵论经济走向、把脉市场动态,成为诸多参会者和媒体追逐的主角,和演艺界的明星一样,而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家热衷于此,可不光是为了名,更是有利可图,现在的很多所谓的经济学家简直就和走穴的明星一样要出场费,除此之外头等舱、五星级酒店,还有一些其他要求也是必须的。

这些人当中的许多人已经变成了全能型经济学家,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教育等等,什么都讲,却什么都没讲好。可是,由于商业的运作,他们的身价水涨船高。频繁走穴、赶场已成为部分经济学家的主业。听说一位靠大嘴出名的经济学家去年一个月内就出席了七场论坛,全年就是靠走穴收入就几百万。”

吴教授一听也不禁讶然:

“原来如此啊”

陆政东点点头: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