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局面,如果再不善于处理关系,工作是很难开展的,工作很难展开也就很难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就算在京城钻营,那也难于登天要知道提名正部级是要经过政治局全体委员表决的,难道这些人会睁着眼睛去跳崖的
詹继东完全就是疾病乱投医,所以其结果在他心乱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了。
当然陆政东这也算是提点杨启成,秘书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高级幕僚,讲究的就是个谋,而要能够有更大的上升空间,有些事情就要多思考,要独当一面,不过从政说到底是一个个人修炼的过程,最终是否成仙,既在于各人的悟性,也在于自身所找到的方法。悟性不到,就算老师再高明也无能为力
姜敏赫丝毫没察觉到他已经进入了别人的视野,从省委外放他感觉是春风得意马蹄急。
从正处到副厅看似也就半级,可是在体制内才清楚,这半级有多难,按照现行的干部体制,存在两个梯次,一个是级别的梯级,一个是职务的梯级。处长和副市长,就是职务的梯级。
国外也存在级别的梯级和职务的梯级不同,职务的梯级层次少而级别的梯级层次多,往往某一级的公务员,就有十几个等级,这种等级,往往体现在工资收入方面。中国恰恰相反,表面上看,级别梯级和职务梯级是一致的,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和科级,总共是五大级,再在每一次分出正处,即十级。可实际上,每半级之间,又有很多梯次。这种梯次,不是身在其中,永远都无法搞清楚,甚至无法言说。许多人爬了一辈子,别说爬完一半,就连一级,也未必能爬上。
职务的区分,应该是很容易的。然而,从处级到厅级之间,有多少个梯次根本就没有人算得清楚,或者更进一步说,从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所有梯次,都是因人而设,因位而设。某些官员,看起来站在处级的位置上,希望向上跨一级,进入厅局级,结果却像进入了梯级的森林,永远都在那里上楼梯,而楼梯永远也爬不完。
要将中国官场的级差弄清楚,实在是太难了。仅仅就是省委办公厅局外人都很难弄清楚。
表面上看,主任和副主任之间,仅仅只是相差半级。可实际上,这个半级,在整个中国官场体系中,却是级差最大的半级。
办公厅是理论上的厅级单位,所以,办公厅副主任,也就是副厅级干部。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办公厅和其他政府组成厅不同,其他厅的主官是厅长,副主官当然就是副厅长。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不设厅长副厅长,只设主任副主任。但是,除了较为特殊的情况,省委办公厅主任和省委秘书长由两个人担任之外,大多数是由同一个人兼任。省委秘书长是副部级,办公厅实际属于高配。
而在这之下的副厅级再加上副巡视员,起码也是几十人,而下面的正处级干部就更多了,这里面同样包括处级调研员,数字恐怕上百。
理论上,这上百人,都是升任办公厅副主任的后备军。可是,从一个调研员升上调研员这里有多少楼梯要爬,简直无法想象。首先,巡视员调研员只是一个安慰性职级。
属于非领导职务,这是指不具有领导职责的职务。设置非领导职务的初衷,主要是基于两个考虑:一是司、处、科级领导职数较多,为了减少领导职数,因此设置一定限额的非领导职务。二是为了解决“独木桥”的难题。因领导职数有限,可以解决部分没有承担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的待遇;特别是因取消公务员评职称后,设置非领导职务可以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问题。
所以最初出现时,原本是一种安慰药,而现在渐渐演变,也成了一种权力过渡了。
巡视员、调研员这种职务,逐渐演变成类似于清朝的候补官员。候补知县候补知府什么的,不是真的知县真的知府,得排队等着。运气好,遇到前面出现了空位,你可以补上去。运气不好,空位没有出现,你就永远候着。如今的巡视员调研员一类职务,和古代的候补还有些不同。古代还有个游戏规则,一旦有空缺,你就可以补上。而现在的巡视员调研员,只能说有了候补资格,能不能补得上,不由游戏规则说了算,而是由老大说了算。
所以,由调研员变成处级实职,没有天大的机遇或者遇到天大的贵人,这一级楼梯,基本就没有爬上去的可能,更不要说步入厅级的行列了。
就算成了处级实职,实际也不一定有什么权力,省委办公厅和其他厅局一样,机构设置的时间长了,原来的二级机构不适合了,便通过各种办法,将二级机构提了半级,又在二级机构之下,设置了一些三级机构。比如说他姜敏赫原来所在的机要处。机要处,自然就是处级单位,在厅级单位下,理论上应该属于二级机构。但实际上,机要处,却是三级机构,上面的二级机构,叫机要局,是一个副厅级单位。管着机要室的,还有一个副厅级单位,叫常委办。
所以就算是实职正处,这种情况真正意义上也就是担任副职,大事小事还是二级机构的领导说了算。
而要到副厅实职,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偶尔空出一个职位,上百号人去争。即使如此,也不定争得上,比如突然从内部冒出一个人,或者是从外面调来一个人,盼了多年的空位,又没了,得再等。
就算等到了副厅又如何副厅和副副厅也是完全不同的。厅里还有一个党组,党组成员,又比普通的副厅高,这才算是有些权力的副厅,在排名上,有着天上地下的距离。而想要从正处到进入班子的副厅,这又是一道难关。
要想迈过这一级,通常的做法是绕过去,绕一绕,路就通了,当然下到地市最好,升任副市长,搞个几年,也可能成为常委,然后副书记,这就有竞争市长或者省里厅局部委一把手的机会,等于是龙归大海。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事实上这其间依然漫长,这就是官场的攀登珠峰,歇在半路上的永远比胜利到达高峰的多。
当然这其中的关键还是要朝中有人,就比如他,没有詹继东估计现在都还在副处上苦苦挣扎,而遇到詹继东,不但正处解决了,现在也成为了堂堂的副市长。
而且他现在算是詹书记的绝对心腹,甚至比詹书记的秘书司机还要心腹,因为詹继东最大的秘密掌握在他手里。
有人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