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39(2 / 2)

杨贺凯道:“书记又多心了,这张卡跟我一样,不会乱讲话的。拿出来的东西,再让贺凯收回去,贺凯以后就别想再做事了。”

见詹继东迟疑,又沉下声音道,“没别的意思,林芝的事我很难过,真的很难过,我不能向她表示什么,这点心意,怎么说她也是为了我”

杨贺凯哽着嗓子,说不下去了

再推,詹继东就有些于心不忍。很多时候礼就是这么收的,其实收礼有时候也是加深感情的一种方式,比如现在,这张意外中的卡,就一下拉近了他跟杨贺凯的感情。

回到省里,詹继东心里有了一个清楚的答案,有人找何明佳,目的并不只是对付他,更关键的,是在调查杨贺凯的威锋集团。而调查威锋集团的目的,就是想为兜住那家招来的艾琳贝湖保驾护航,就是想利用威锋集团封住他的嘴

对方怕了,怕他拿那家其偶也做文章,更怕他借此翻出别的事。

詹继东脸上露出笑。既然对方如此害怕,那就证明,那家艾琳贝湖隐瞒掉的事实,也绝不仅仅是他掌握的那些

这一趟真是不虚此行,不但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杨贺凯算是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这让詹继东的心终于安稳了一些,詹继东现在怀疑,对方突然采取措施,可能跟周书明即将调走有关,而艾琳贝湖一直有人揪住不放,既然对方想摊牌,詹继东也不想再玩迷藏,索性大家都挑明了。

但是詹继东万万没想到,就在他运筹帷幄试图遏制对方时,又是一个炸雷在他头上响起

姜敏赫要出事

詹继东回到省城没多久,纪检委一位副书记给他汇报工作,这位副书记大约也是觉得气味有点不太正常,借故到婉转地说了。詹继东一开始不相信,认为没这么邪乎。对姜敏赫虽然吃得不是太透,但拿姜敏赫做靶子,他还是认为夸张了点。于是笑着跟副书记说:“没这么严重吧,敏赫这同志,一向口碑不错啊。”

副书记略显吃力地道:“我对姜赫同志不太了解,但据五室的同志在会上讲,敏赫同志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

“会上”詹继东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了,正起脸色问,“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

副书记不敢再打马虎眼,如实道:“马上要采取措施,已经跟省委周书记汇报过了,周书记点了头。”

“这么快”詹继东的声音弱下去,脸色也一下灰暗,好一阵才木然的问道:“没有补救措施了”

副书记慢慢摇了摇头。

副书记离开之后詹继东整个人如同下水的面条完全的软了

一面是对着央林芝,一边是对着姜敏赫,这完全是一副山雨欲来的架势

詹继东非常清楚,罗志林在贝湖搞的那些东西都是姜敏赫给善后或者揩的屁股,姜敏赫自然知道很多内勤,要是

詹继东不敢想象,詹继东有种捶胸顿足的感觉,人家是完全的有备而来,早就冲姜敏赫采取动作了,他居然还被封锁在消息之外。

贝湖高层间,很多关系都是极其微妙的,纪委书记洪志路看似很不好说话,实际也还是很注意的,别人都不怎么把他这个靠边站的副书记放在眼里,倒是洪志路依然如以前一般,两人平时也有走动,牵扯到一些干部的违规违纪,洪志路也能主动过来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他也会如实谈出自己看法。但这种关系毕竟比不得兰超华和周书明,也比不得陆政东和唐中凯以及杨启成,他和周书明之间渐行渐远就没有了根,这点詹继东心里很清楚,高层之间说穿了是面子上的尊重,温文尔雅的一种斗争。如果缺少某个纽带把双方紧密联系起来,这种关系就称不上牢靠,更不会结成同盟。因此,洪志路彻底封锁消息,秘密对姜敏赫展开调查,詹继东并不觉得奇怪。从工作角度讲,洪志路这个人就是那样的一个人,从个人的角度讲洪志路正在努力想往上走,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原因,这些原因就促成了洪志路会出手,当然这一次洪志路或许是被人当刀使了。

当然,这些都不是关键,问题还是出在姜敏赫身上,他是那么苦口婆心的交代,但姜敏赫根本就没听进去不说,从目前爆出来的材料看反而是太不检点,胆子大到了极致,一个小小的副市长,利用手中权力巧取豪夺,短短时间就能贪到七位数,想想姜敏赫下去才多长时间

詹继东一向觉得自己看人还是颇准的,这也是他颇为自得的地方,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在最要命的事情上看错了人

副书记走后,詹继东叫来了李再林,劈头就问:“工作怎么做的,出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向我汇报”李再林惊出一身汗,脸色瞬间惨白,愣半天,嗫嚅着,詹继东是怒急攻心,转而叹息道,“好吧,你们都有能耐,都敢背着我詹继东,好,我看这场戏你们咋收场。”

“要不,书记您直接跟洪书记谈谈,或许还能补救。”

李再林可怜巴巴地说。其实他比詹继东更急,他曾经几次想跟詹继东汇报,尤其詹继东再三叮嘱过,让他时刻留意纪委这边动静,一旦有风吹草动,第一时间给他消息。但这次对姜敏赫采取行动保密性很强,在知道消息的时候,根本就脱不了身,而这个时候能脱身,想来姜敏赫也已经被控制了。

詹继东很清楚,这一次完全是判断错了形势,看来这次是有人发了狠,而且发狠的远不止一个人,这是有人借这一次调整的机会要借他来做文章。

洪志路算一个,祁玉民应该也算一个,陆政东周书明也算一个吧,祁玉民在贝湖表现欠佳,或者也是他这次没机会竞争上省长的最主要的原因,恐怕祁玉民无不悲哀地想,贝湖是一辆他拉不动的马车,这辆车上每一个零件,都带着周书明和陆政东的气息。等来了余江游,祁玉民就感受到更大压力。

更可怕的是,是周书明心里总是疑神疑鬼,总怕艾琳贝湖的事情在他离开后背人翻出来。

至于陆政东,肯定也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

墙倒众人推,这一次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这一次詹继东确实是猜得很准,但最准的一点却是没猜着。

周书明确实是有这样的担心,自从很明确的得知他将要离开贝湖之后,无论他做什么,总有眼睛在盯着。有些在明处,有些在暗处,周书明感觉这样下去很危险,弄不好会被自己的优柔寡断绊翻,甚至栽出大跟头。必须要在走之前采取措施了,再不采取措施,一旦离开,他根本就难以掌控,局面就更不好控制。这是周书明的一块心病,特别是他得到消息,艾琳国际背后的人和罗志林关系密切,而罗志林又和詹继东过从甚密,那詹继东应该清楚里面一些隐秘的东西,这让他脊背后面凉嗖嗖的在冒冷气。也就是那天,周书明终于作出决定,必须给詹继东示以颜色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