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始至终,女孩子恐怕都不知道,有个叫徐浩的家伙,曾经喜欢过他。
总而言之,贯穿徐浩的人生路程中,周程程是他最初性冲动的好奇对象,而那女孩就是他最初感情冲动的爱慕对象,这两个女生,在他的心中,都占有一份不算大,也不算小的份量。其她人,如刘萌萌,徐浩都是把她当朋友。
“浩,生日快乐,程程。”
这就是周程程发来的短信,十分简短。
但是在徐浩读起来,字里行间却包含着无数的话要说。称呼还是用的“浩”而不是“徐浩”,自称也是“程程”而不是“周程程”。
徐浩不奇怪,周程程知道自己的新号码,就像他买了新手机后,就第一时间把周程程的手机号码存上了一样。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矛盾而导致分开,分开的原因只是因为彼此毕业后,没机会再见面了。
徐浩选择了复读一年,周程程南下深圳去找她姑姑了,她姑姑在深圳经营一个服装店。
偶尔从周程程的qq空间里,徐浩了解到,周程程现在每天就忙着卖衣服,生活单调而又平庸,甚至已经学会了市井之间的讨价还价,能为一块两块钱的差价,吵个半天。
闭上眼睛。
徐浩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傻傻的,外表看上去有点冷淡的周程程。
其实在私底下,她是一个热情如火的女生,对性的好奇比徐浩还要旺盛,也天真的可爱。
有时候徐浩会遗憾,自己没能再主动一点,否则早就甩掉处男这个丢人的头衔了。
“也不知道周程程现在怎么样了,交男朋友了没有。”
一年多没见,徐浩甚少联系周程程,都是去她的qq空间,或者微博,看一看她有没有发表什么新的消息。周程程发表的大多数消息,都是一些无聊的转发内容,什么女生美容、情感分析、星座哲学之类。
点开回信息,手指放在屏幕上,徐浩突然又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了。
最后也简单的发了条:“谢谢,一切安好”
周程程回信息很快:“白落梅、林徽因。”
白落梅林徽因
啥玩意
徐浩莫名其妙,随手度娘了一下,才发现,里面藏着一句话。白落梅是个女作家、散文家,她为梁启超的儿媳妇,另一位女作家、诗人、建筑家林徽因编著过一部传,这部传记就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徐浩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想了想,给她发过去:“什么时候变成文艺女青年了”
“最近在读这本书,有看到你在横店的照片,突然很怀念你们这些朋友,我来深圳一年多,还是没学会继续交朋友。你在横店一定认识不少朋友了吧”
“多出去走走,不要窝在店里了,如果想念,可以来找我们这些老朋友。”
“我想去横店玩的话,你会接待吗”
“横店我主场,来了好酒好肉都给你准备着。”
“我不知道会不会去,店里很忙,一直都走不开,能给我说说你在横店每天都做些什么吗”
“好,不过,我们晚上qq聊吧,我现在正在剧组拍戏,今天演一个强奸犯,我得仔细揣摩一下。”
“强奸犯呀厉害”
短信交流到此结束,徐浩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觉得有些刺眼。他们之间或许还残留一些情愫,但更多的是陌生了。徐浩不知道周程程发一句藏起来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什么意思,也不想知道。
往事都是过去式,现在一切朝前看。
第091章喜欢就去做
希望使命是一部抗战剧,这几年横店开机的一半剧组都是抗战剧。
故事说的是,国明党武冈军校几个优秀学员在前线屡次完成对日作战,受到嘉奖,但因为国明党,小队几次遭到陷害,对他们有恩的王副校长也遭到陷害致死,临终托孤,交代众人带着东北矿产分布图去延安投奔共产党。
于是几位主人公,即刻动身,一路躲避日本人的追杀,并遭到土匪、黑帮、国明党军等多方势力的阻扰,从湖南武冈到延安,一路向北。克服动摇,坚定意志,心向光明,最终历经千难万险到达延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完成了这次充满希望的艰巨使命。
身为群特,徐浩今天饰演的是一个国明党士兵,没什么太突出的表现,僵硬的完成了被当作背景板的任务。现在的徐浩,对群众演员的戏份,已经越来越麻木了,越来越体会到,什么叫做活道具。
活道具就是,除了自己,没人关注。
有的群特会偷懒,让他表演逛街,他背过身就玩手机,有的群特干脆就坐在那里发呆,导演根本就不会把过多的注意力,分散到群众演员身上。
当然,作为群演的管理者,小领队必须督促起来,严禁群特在表演的时候偷懒。
一旦发现,徐浩就会趁着拍戏间隙,毫不客气的批评几句,如果对方还不悔改,继续偷懒,那就只有拉入黑名单了。
譬如现在,就有两个群特,在拍戏的时候,偷偷玩手机,被徐浩给发现了。
休息的时候,徐浩就找到这两个群特:“谁让你们拍戏的时候玩手机的”
两个群特不说话,不过表情挺不服气的。
徐浩就说:“不是不给你们玩手机,但是拍戏的时候不要拿出来,我现在发现了第一次,我不说什么了,当没发生过。再发现第二次,那我就不好说话了,你们要记住。”
说完,徐浩就打算去找李玉凯他们聊天。
就在他转身的时候,听到其中一个群特不屑的抱怨说:“凶什么,都是混饭吃的。”
徐浩顿住脚步,转过来,说了一句:“我带队,管理是个圈,自由在里面,守好规矩,我什么时候管过你们”
两个群特又不说话了。
徐浩也懒得多说,小领队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身份,对方不听他的,那就只有一拍两散,对下次说拜拜了。
不过,对方的话,还是小小的刺激了一下徐浩。
“混饭吃的。”
这话说的一点志气都没有,但却是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写照。
来到横店快一个月了,徐浩真正的体会到了,横漂的艰难,不仅仅是物质上,更是精神上。每一次怀揣着被发掘的期待,用心的演戏,可每一次都会被无情的漠视,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每一天都在发生。
演多了群演,就会发现,自己好像越来越边缘化,越来越偏离了自己的目标。
换句话说,每一场没有姓名的龙套,都是对意志力的一种消磨。
徐浩也会害怕,有一天自己的意志,就在日复一日充当背景板中,被消磨殆尽,沦为横漂最普通的一群人。
这是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