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龙套传奇 > 分节阅读 119

分节阅读 119(2 / 2)

记者点点头,对摄影师打了个手势,摄影师便把摄像机给关掉,然后放进了车里。

徐浩还以为采访结束了,感觉这采访也太快了点吧。

还好,记者转而又说:“你现在住在哪,我们去你家里看看”

随后徐浩给摄影师指路。开车开到了出租屋楼下,然后在摄像机的拍摄下,爬上二楼。

“你就住在这里”

“对,这里叫雅堂村,离老工会还有万豪大酒店很近,群众演员一般都是在这两个地方等车去剧组。所以都沿着老工会附近找房子。雅堂村号称是横漂第一村,住了非常多的横漂。”到了自己的地盘,徐浩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开锁,进屋。

刘记者示意摄影师四处拍拍,然后自己继续采访徐浩:“这屋子看上去很简陋。”

徐浩笑笑:“老式的小楼房隔开的,面积比较小,没有什么家具。不过我要求也不高,能住就行了。”

屋子里的温度比较高,徐浩赶紧把自己前几天新买的摇头电风扇给打开。顿时一股热乎乎的暖风,开始在屋子里翻滚。不下雨的横店,就是火炉一个,温度能直接飙升到三十几度。加上今天外面又没风,更热了。

就这么去接一下记者,回来时就一头汗了。

开了风扇,徐浩又把自己库存的农夫山泉拿出来两瓶,递给刘记者和摄影师。

刘记者打量了一下小屋子。有些嫌弃的问:“这房子一个月多少钱”

“四百一个月。”

“我昨天采访别的横漂,发现很多都是两个人合伙租一间屋子。”

“对。”

“你怎么一个人租房子。能负担得起”

徐浩感觉刘记者有些瞧不起自己的样子,不过转念又觉得是自己多心了:“一个月四百还好,能负担的起,跑一次特约,基本上一个月的房租就出来了。”

此时摄像师也拍好了徐浩屋子的基本情况,把摄像师放在桌子上。正好对住徐浩跟刘记者,然后他就坐在徐浩的小板凳上,拧开矿泉水盖子,默默喝水。房间里徐浩坐在床边,刘记者坐在靠背椅子上。一问一答。

“你来横店多久了”

“我是今年4月10号来的横店,两个半月了。”

“你今年多大了”

“十九周岁。”

“十九周岁就出来了,没有继续念书吗”

徐浩尴尬的笑笑:“我是美术生,艺考没通过,所以我就出来了,准备一边尝试着演戏,一边继续学习,争取考上艺校。”

“你这样小,在横店能自己照顾自己吗”

“当然可以,我觉得我在横店很适应,这两个多月过得很充实。”

刘记者若有若无的点点头,抬头看了看墙壁,墙壁上的素描有好几副,有人像素描,有静物素描,还有速写的横店风景:“这是你画的”

“嗯,空闲的时候就会画一画素描,这是基本功。”

刘记者忽然又跳到另外一个问题上:“会自己做饭吗”

“不会哎,一般都是吃剧组的盒饭,或者在外面买一点。”

“这样不会很浪费吗,你们横漂我看都很穷困,有些人整天吃面条,清汤挂面。”

徐浩龇牙说:“别人我不太清楚,我自己我感觉还好,吃的住的啊都是可以负担的起的,只要你勤快一点,多跑跑戏,养活自己肯定没问题。而且横店这边也不是只有演戏一条赚钱的路子,很多横漂晚上还会抽空去练摊。但是你要是懒惰的话,肯定就不行了。”

“你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有两千吗”刘记者似乎对徐浩的说辞,不太相信,直断的问。

他这个问题一出口,徐浩就瞬间明白自己之前的感觉没错,刘记者似乎看不起他们横漂,语气里透露着高位者对下位者的高高在上和鄙夷。

徐浩很不爽,不过摄像机就在旁边,他不好表现出来,只能稍微严肃一点说:“我来的时间还短”

刘记者粗暴的打断:“你就直说吧,你一个月能挣多少”

徐浩心底来气,想也不想的回说:“八、九千一个月。”

“多少”刘记者睁大眼睛,想笑,“你说多少”

“八、九千一个月啊。”

“八、九千冒昧的问一下,你这八、九千都是怎么赚来的”刘记者虽然话说的很冠冕堂皇,但里面的意思就是“不信”,想具体到每一笔是怎么来的,以此来找出破绽,揭破徐浩的吹牛比。

徐浩对着这个凤凰卫视的记者,一点好感也没了,接受采访的受宠若惊更没有了,见刘记者要算账,他就好整以暇的伸出一只手,扳着手指一一说来:“我第一个月,刚来,主要是跑群特,白天一场,晚上一场,大约有一百五一天吧。跑了有十多天,这就是一千多了。”

“然后我在最后的战士给男主角当武替,第一次接触这个,钱不多,一天三百,我当了四天武替,这就是一千二。然后我又在狙击剧组演了一个大特,一天一千,三天,这就是三千了。”

伴随着徐浩一根一根手指的计算,刘记者原本还挂着嘲笑的脸,顿时有些挂不住笑了,变得拉长起来。

徐浩视而不见,继续扳手指:“然后我还是领队,我一个月的工资前后加起来,拿了有三千多。这几笔算起来,超过八千了吧。”

“然后第二个月,因为我已经辞掉小领队,开始跑特约了,演戏的次数不多了。不过我接了一支v的男主角,拍了十三天,片酬是八千块,加上零碎几个特约,超过九千块了吧。”

“然后近半个月,最后的战士杨导又打电话给我,请我去给男主角当了七天替身,这一次是一天七百,这我就拿了快五千块了。然后今天我才刚跑了一场大特的戏,片酬是八百五十块钱。所以,这个月加起来肯定也能过八千块了。”

徐浩说完了自己的收入,刘记者一张脸已经彻底黑下来。

不过他也是有城府的人,很快就调整好情绪,笑了出来:“看来你很不一般吗,我之前采访好几个横漂,都过得十分凄惨,都说过不下去了,要回去。”

“可能人跟人的境遇不一样吧,现在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是竞争激烈,有人坚持下去了,有人坚持不下去了,很正常。”

“你是怎么接到这些通告的听说横店这边接戏,有很多潜规则你有没有去迎合这些潜规则”

徐浩当然不会傻到说自己给副导回扣的事,他笑了笑,有些意味深长:“你要说跟导演们吃饭喝酒,交际应酬,这肯定少不了的。其它的潜规则,基本上没有,更高的层面我不知道,在特约这个层面,演技还是占很重要部分。”

“你有学过表演”

“没有。”

“那你是怎么提高自己的演技”

“看书,看别人演戏,自己再揣摩。”

刘记者看到了徐浩床头摆放的一叠影视类书籍,不过没再问下去:“好吧,非常感谢你接受我们采访。”

“不客气。”

徐浩将两人送到楼下,就折回了自己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