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7(2 / 2)

当下管家顾不得多说话,立刻从地上爬起来用尽全身力气往满城内跑去。一刻钟后正当红花会准备开炮的时候,满城的大门吱呀一声开了,新柱带着城内的八旗居民将武器举过头顶排成长队走了出来。

在进入满城消灭了一小波负隅顽抗的鞑子后。整个福州全部落入红花会手中。城内数千名八旗老少则被关到了俘虏营之中。至于他们接下来的命运就要看清廷是否舍得花钱了。

福州已经落入红花会手中,泉州也在一天后光复,黄仕简死于乱军之中,红花会马不停蹄的开始攻占福建的其他几个府,与此同时浙江、广东、江西等周围几个省份接到朝廷的严令开始集结军队准备攻入福建。

对此,红花会早就做好了预案,海军在收复泉州后立刻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杭州,一路南下广州;至于陆路红花会的六万陆军可以分分钟教江西来的鞑子军队做人。

苏昌全率领船队进入珠江,轻松击败出阵阻拦的清廷水师之后对着广州城一阵炮轰,两广总督还以为红花会要大举进攻广东,连忙将北上的军队调回来拱卫广州。浙江的反应比广东更快,浙江水陆提督李可秀本来就不愿意和红花会作战,一收到浙江海面上出现大队红花会战船的消息后就立刻收拢兵力。自此,浙江和广东两路援军还没出发就被红花会拉了回去。

战舰炮轰广州城,这次比历史上早了八十年啊还好这次是我的船队,希望有一天中国的战舰能去泰晤士河上走一遭,这才不枉我穿越一回啊陈家洛在收到消息后心中yy道。

一个月后,整个福建的清军被红花会清扫一空,江西来的援军也被红花会杀得大败,福建全省都成了红花会的地盘,之前各个地方的官员跑的跑,死的死,做俘虏的做俘虏。陈家洛在查阅俘虏名单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嗯他怎么也会做俘虏这人倒是一个不错的行政人才,若能收服对我红花会大有益处。”未完待续。。

s:旧书已经被屏蔽,求安慰

第三百一十章 劝降

陈家洛在俘虏名单上看到的不是别人,正是之前的福宁知府李拔,叫过相关人员问了才知道,这李拔如今正在兴化担任知府,在红花会进攻兴化之时亲自提剑在城墙上指挥防守,被一发炮弹炸飞的砖块砸中脑袋晕了过去才做了俘虏。

“如今他人在那里”,陈家洛一边询问一边思索着该如何该如何劝说他投降。

“这李拔现在已经被运到福州城的俘虏营中等候甄别筛选”,来人答道,“刚开始几日他执意寻死被人拦了下来,这几日算是安稳了下,但我们问话他要么破口大骂要么闭口不答,和那些哀求投降的官员大不相同。”

“把那些官员分作两批,满人、蒙古人和福州满城的人关到一起,剩下的留在原地”,陈家洛说完起身,“带我去见见那个李拔”

到了俘虏营中,跟着工作人员来到关押李拔的牢房,但见牢房之中还算整齐,一桌一椅一个单人床,李拔正坐在桌边捧着一本书时不时翻上一页。陈家洛轻声吩咐,“把门打开,我进去和他聊一聊”

“总舵主,这人”,工作人员刚打算劝两句,转念一想自家的总舵主可是一流高手,李拔这个书生完全没可能给他造成伤害,于是取下钥匙打开了门,派人送来椅子、点心、茶水等物,直到陈家洛在他对面坐下,李拔依然不为所动,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般。

“李知府,许久不见”,陈家洛瞟了一眼书皮,却是朱熹的文章,“还记得上次和李知府见面是在桐山溪的堤坝上。没想到这次见面却到了此处”

“哦”,李拔这才抬起头来,看到陈家洛摇头笑笑,“我当是谁呢,原来是罗师爷,不过现在看来这恐怕不是你的真名吧”

“在下陈家洛乃是红花会的总舵主。”。陈家洛抱拳拱手,“之前更换姓名是为了掩人耳目,还请李知府勿怪”

“当初传来福鼎造反的消息我还不信,想着以严知县和罗师爷这般爱惜百姓的人物,断断做不出这等陷百姓与险地的事情来,如今看来倒是老夫走眼了”,李拔叹道。

“正是陈某和会中的兄弟不忍见百姓受苦,这才挺身而出”,陈家洛顺着他的话反驳道。“若非朝廷盘剥过甚,陈某就算是揭竿而起想必也没多少人响应吧”

“哼”,李拔想要反驳,张张嘴又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前些年还能好些,可是自从议罪银一出之后,这官场上就越发的肆无忌惮了,最后只能强自争辩。“当今圣上圣明,只是和珅这些贪官坏事莫看红花会如今势大。可朝廷终究握有大义,只需罢免和珅,任用贤能,派遣一名良将率领大军征伐,红花会的下场可想而知。”

“李知府也是做久了官的人,如今的朝廷只是和珅一人坏事么”。陈家洛冷笑道,这种皇帝都是好的,怪就怪奸臣的事欺骗下无知百姓还行,在明眼人面前说出来只能徒惹人笑。

李拔想想乾隆登基以来的种种好大喜功之举,不由得摇摇头。“子不言父过,咱们做臣子的唯有尽忠办事而已、不知总舵主此次前来是为何事若是要劝降就不必说了”

“哦为何”,陈家洛问道,“莫非李知府打算为鞑子尽忠不成”

“一臣不事二主李某虽然不才,但也不想在史书上留下二臣的名号”,李拔缓缓答道。

“看来李知府是打算舍了自己的性命在史书上留下美名了在下读书虽然不多,但也知道大宋文丞相,大明史阁部的美名”,陈家洛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只是还请李知府教我,这蒙元灭亡之时,可有哪位汉人因为以身殉蒙元而为后人所敬仰”

大宋灭亡之时有文天祥、陆秀夫等人为国捐躯,在后世受万人敬仰,大明江山摇摇欲坠之时也出了史可法、阎应元等坚贞不屈的英雄,但陈家洛还真没在史书上见过谁会赞颂为元朝捐躯的汉人官员。

“蒙元暴虐又岂能和我大清相比”,李拔犹自硬挺着坚持,“自打顺治爷入关以来,我大清革除前朝弊政,又立下永不加赋的规矩,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比前明不知好了多少”

“哦莫非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剃发令、圈地令、禁海令这些都是假的么”,陈家洛厉声驳斥,“永不加赋前几个月收的协饷又是什么至于百姓的日子好了些一方面是无数百姓死于明末战乱空出了大量土地,一方面是番薯等高产物种的引入”,陈家洛列举事实一条一条的驳斥我大清的光辉政绩,李拔的目光越来越黯淡。

在李拔的牢房里坐了一个下午,虽然陈家洛已经将满清对汉人的提防和盘剥清清楚楚的说给李拔听,他身为官员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