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那这个事情我们就不说了。我说说第二个问题,第二个时间就是我想在咱们大浦镇成立一个农业合作社,不知道两位的意见是”王文超直接问道。
“农业合作社”李凡英惊讶地问着。
“对,农业合作社,这个事情我与向镇长说过了,也直接下乡去考察过。可能李镇长还不是很明白,我这么跟你说吧,大浦镇的发展现在有点不健康,有点不对称发展。一边是工业大兴,而另外一边,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并没有提高多少。如果长此下去,很容易引发社会矛盾。我在想,在高速公路没有修通之前,大浦镇一直都是一个农业大镇,这说明大浦镇的农业是有着一定基础的,所以我想在把大浦镇进一步发展成工业强镇的同时,看看能不能也把大浦镇的农业发展起来,让大浦镇成为一个农业大镇,切实提高当地农村老百姓的收入,所以,我就开始调查,也去问过一些专业的人员,他们告诉我,要是发展传统农业,那成效不大,因为市场已经饱和,收益不会太高。所以,我的想法还是发展经济型农业,我去做过调研,我们大浦镇是有这种资源的。像我们大浦镇的张家村和回垅村等几个村的西瓜种植是出了名的,老屋村等等附近几个村的橘子产量高而且种植面积也很广泛,另外,还有麦坪村附近几个村的地很适合葡萄的种植。我的想法就是,既然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的资源咱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利用,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把这些都发展起来呢当然,我知道让政府投资去形成成规模的种植这不现实,因为这笔费用不低。我的想法是成立一个农业合作社,通过市场来带动老百姓自发的形成大规模的种植。我把这个想法已经向县委领导汇报过了,县委领导很支持我的这个想法,不过他给出的意见是我的这个想法没有形成规划,只是一个想法这是不行的。于是,我最近这几个月一直在找着相关的资料,也咨询一些专家,弄出这么一份计划,你们看一看,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意见最好可以提出来,我想想听听你们两位的意见”王文超向李凡英详细地介绍了一番,然后从桌子上拿出两份计划书,每人面前放了一本。
第四百二十五章:修路六
第四百二十五章:修路六
对于这个农业合作社的计划王文超虽然一直没提过,但是他却从来没放弃,而且是一直很上心。这份计划书是他的心血所在,是他仔细研究了几个月之后的结果。他之所以一直没拿出来那是因为他觉得时机不成熟,而现在,他觉得时机成熟了。
向海军与李凡英两人看得很认真,王文超就这么抽着烟等着,他希望两人能够支持这个计划并且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等了很久,向海军首先看完。
“老镇长,你觉得有可行性吗”王文超立即问道。
“说句实在话,王镇这个计划里的这些字我都认识,内容我也能看得懂,就是全部看下来我倒是看得云里雾里了,我文化水平不高,没办法。不过对于这个农业合作社我一直都支持,对于经济那些我不懂,更别说这里面这些专业术语了,我只懂得一个关键的道理,那就是要让老百姓赚钱。农民赚钱靠什么当然得靠地啊,只要这地里种出的东西能够卖出去而且能够卖出高价钱,这就是造福农民的大事。实行量产、统一收购统一卖我觉得很好,老百姓省了麻烦了”向海军爽朗地说道。
“老镇长说的话才是真理啊,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不过这个计划我可不能这么写,这东西我可是准备过几天拿给县里面给县领导看的”王文超也笑着说道。
这时李凡英也看完了,然后抬起头来说道:“我觉得有几个观点很好,第一个就是公司化经营,这个很重要,通过市场化运作,这样才能更加的适应市场,只有市场化运作才能更好的提高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让这个公司能够长久的经营下去,而且谋求进一步发展。如果是行政方式经营的话,我想这个公司经营不了几年,别说这么个小公司了,那么多的大国企都倒闭了,这个道理已经很显然了。第二点,技术,技术很重要,我管过农业,我还是从农技员干起的,我可是科班出身。对于农业来说,特别是经济作物,要想提高产量,有两个最重要的东西。第一个是品种,品种很重要,现在每个品种基本上都有改良后的了,改良的品种与没改良的品种差距非常大,直接就决定了品质和产量也就决定了收益。另外一个,就是科技,也就是科学化种植,这个我就不多说了。王镇把这个都考虑的很详细,看样子王镇是真的经过深思熟虑了。我赞同王镇的这个计划,不过,这个计划要想通过可能不是那么简单,另外,注册资金也要想办法”。
“李镇长说的很对,首先就是要通过这个计划。我过两天会拿着这个计划去县里,找县里相关领导汇报,寻求他们的支持。只要他们表态支持,那么回来我们就在班子会议上提出来,我知道某些同志肯定会反对,但是他反对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反对啊,对不对我到时候会把派出所的许所长也一起叫过来开会,争取一次性通过,不给他耍心机的机会。至于注册资金,我这里另外还有个计划,两个计划是放在一起的,这个是筹建的计划,那个是发展计划。注册启动资金暂定为二十万吧,没办法,只能挤出这么多的钱,我知道,这些钱肯定不够,我到时候去找银行想办法,最好由县领导出面,让银行给挤点钱出来。我们这个公司虽然最终目的不是赚钱,但是,我们也不能亏本,起码除了启动资金,我们政府不会再往里面贴钱了,要让他完全市场化运营,这样就不会给我们政府财政带来多余的负担。至于其它的一些事情,我们再商量。两位都同意这个计划吧”王文超笑着问道。
“我支持”向海军很爽快地点头。
“我也支持”李凡英接着说着。
“那这件事情就先这样吧,另外还有个事情我想找两位商量一下,也算是请两位给我一些意见,这件事情是政府这边的事情,老镇长虽然现在是副书记,但是却是刚刚卸任的副镇长,你应该给我一些建议。现在我们政府这边总共四个人,我,李镇长,另外就是曾云安与聂倩。关于分工这一块本身没什么好变的,李镇长和曾云安都没动,也一直都干的挺好的,直接让聂倩接任老镇长的工作就算了。但是,我却想让聂倩换点工作,想把分工给稍微调整一下,毕竟聂倩是女同志,也年轻,有些工作她不一定能够胜任。两位的意见呢”王文超问着。
“这个还是听听李镇长的意见,我已经不在这边了,就不多做评价了”向海军很明智地把自己给摘出去。
“稍微调整当然可以,不过如果全部调换的话我觉得还是不合适,毕竟这个分工已经持续了这么几年了,大家都对自己手底下的工作很熟悉,如果突然之间给发生变动,我觉得会影响工作。当然,王镇,我只是就事论事,并没有说我自己,如果王镇觉得有必要调整一下我手头分管的工作的话,那么我绝无二话。”李凡英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李镇长多想了,我今天既然问你的意见那当然就是就事论事。老镇长以前是分管的农业、民政、电信水利这一块,老镇长也一直都干的很好,可是,你们觉得让聂倩这么一个小姑娘来干这事合适吗我觉得他不一定能够胜任,我倒是想让他与曾云安换一下,让她去分管科教文卫,顺便负责几个居委会的工作,让曾云安来接替老镇长留下来的工作。不过刚刚李镇长的话倒是也有道理,所以现在这是个难解的题啊。主要还是聂倩,她没有过相关的经验,我确实不敢冒险把这些工作都丢给她”王文超叹了口气说着。
第四百二十六章:修路七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