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启高一 > 分节阅读 35

分节阅读 35(2 / 2)

和内地潜在读者数量不明相比,繁体出版辐射的港台以及华人地区,经过很多武侠名家的开垦,有很大数量的读者。先出版繁体,既能有一个保底的销售保障,也能进一步依据繁体销售成绩,来试探简体出版的前景。

因为大陆与台弯交通不便,没法坐在一起喝茶商谈,所以鲜鲜文化的经理,直接和张谭邮件、电话联系,这有点麻烦,张谭时不时得去双墩镇的网吧,不过联系的结果还是很理想的。

在王从伦的斡旋下,张谭和鲜鲜文化达成了繁体出版的协议。

十六万字的四大名捕震关东,以销售数字支付稿酬,销售数量超过六千本,以百分之十的销售额为稿酬,销售超过六千本,以百分之十三销售额为稿酬。

这是一个新人价格。

不过张谭没有太多讨价还价,他的作品没有经过市场的认可,别人不会一上来就以名家的价格签约。

只要这本四大名捕震关东能够卖出好成绩,等下一本书,就能签更好的条件了。

在台弯,一本书大概一百六十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大概四十多元。六千本的销售额就是二十四万,以百分之十三计算,稿酬就是三万多元。以现在台弯市场的容量,基本上一部小说质量好,合大众的口味,卖个六千本不成问题。

不过再往上,要卖个上万本,就很难了。

张谭重生的时间毕竟晚了点,武侠已经快要走完最风光的时刻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本武侠小说能卖到港台纸贵,但是现在,就差了很多。虽然武侠的影视剧改变,依然热门,但书籍销量明显缩水。

等网文时代来临,武侠小说受到的冲击会更大,乃至于退出大舞台。

还好这几年,张谭还能搭上顺风车,挣个几年稿费。等几年后武侠没落了也不怕,他只要打出名声了,又手握经典,赚钱太简单了。张谭重生前,新人写武侠都饿死了,但黄易、温瑞安这两位武侠大家,还在忙着写武侠挣钱呢。

“而且,我肯定是要走影视改编路线的,这方面才是赚名赚钱的大头。”

这叫舍小利以谋远。

寄了合同后,四大名捕震关东就正式授权鲜鲜文化出版了。

从出版到销售,这个过程不会太短,所以目前而言,张谭还看不到自己能赚多少钱,也多多少少有些担心,万一出书了,却卖不出去,那就丢脸了。

但是急也急不来,张谭只能按下心思,继续做一枚安静的美男子。

时间飞快。

气温是真的冷下来,趴在桌子上一觉睡醒,就会觉得全身都冷得直发抖。好吧,张谭在数学课上睡着了,顶着罗劲松的大嗓门,睡得还挺香。

罗劲松已经不管张谭了,只要张谭上课不吵着别人,他做什么都可以,哪怕不来,也不会怎样。

不过,张谭也有想过,好好听听课,补一补数学的成绩。

但这很艰难,那些图形、线条、函数,对他来说两辈子同样是高深莫测。张谭不认为自己傻,只能说天赋不在这种逻辑、抽象类的学科上。数理化,三门课一样烂。上数学课,自己忙自己的还好些,一但认真听了,不知不觉就陷入了催眠之中。

加上昨晚灵感大爆发,写到了凌晨一点钟

一觉睡醒,也下课了。

张谭伸了个懒腰,准备出去活动活动麻木的手脚,曹玉传拉了他一把,又把他拉回来了:“四大名捕会京师写了多少字,快点给我看看。”

“没写多少,再说了,我都在笔记本上直接打字,不发表,你也看不到。”张谭挥挥手。

他的小说,能够在杂志上引起强烈反响,在班级里自然更加受欢迎,同学们对他的小说,求知若鹜。班里一大半学生,都看过了武侠版上面的内容,然后跟他吵着要看后续,张谭不得不把自己的手稿贡献出来。

不过四大名捕会京师就没办法提前给他们看了,都在电脑中。

这年代又不能用手机看电子书,能看电子书的4还没出现呢。

“会京师主要讲什么”曹玉传不死心,改为直接问剧情了。

“将四个名捕的故事。”

“什么故事呢”

“破案的故事,装比的故事,谈恋爱的故事。”

“靠,你这说的也太概括了吧。”

正说着,高洁转过头,板着脸看着张谭:“你又睡了一节课。”

高洁很关心张谭,这是混合着同学间友谊和少女对异性朦胧的好感的一种关心。

张谭过来人,明白这一点。但对于少女的关心,他多少有些不自在,对方未成年呢。所以他从不回应这种好感,仅限于同学这条线。

想了想,张谭严肃的点头:“是的。”

“你干嘛不听课。”

“不是我不想,是无法违反大自然的规律。”

高洁皱着眉疑惑的问:“什么大自然的规律”

张谭一本正经的说:“大自然的规律就是,一听数学课,我的大脑就产生一种睡觉的冲动,这种冲动随着神经的传递,迅速主导了我的意识,于是,我就打瞌睡了。”

“真巧啊,其实我也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曹玉传幽幽传来一句。

第069章 情书

大自然的规律,就是有钱就给大爷跪了。

冰火九重天的招式,不学你也会了。

在平淡如水的十二月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张谭被惊喜接连撞着了腰,首先,是今古传奇武侠版总第三期,样刊已经寄了过来,上面刊载了四大名捕震关东的结局。张谭的第一部处女作,就这么完结了。

十六万字,两三个月的创作。

捧着这本杂志,张谭忽然就想起了曹雪芹的那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好吧,我也犯不着这么感慨,有点脸红。”

张谭将杂志收藏好,又拆开了第二封信,第二封是个小包裹,这是从台弯地区寄过来的。当初张谭就跟鲜鲜文化那边说过了,小说成册后,麻烦寄过来几本书,费用从稿费中扣。

这是打算拿来送人的。

人生难得出一本书,自然值得张扬一番。

也让家人知道,他写的小说,档次可不低,不仅能在杂志上发表,还能单独出书。

拆开包裹后,五本一指厚度不到的崭新小说,安静的躺在包装纸里。张谭怀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拿起了最上面的一本,入手很轻,封面很光滑。就是颜色有些暗沉,灰绿色的底色,上面拓展出紫色的横条,横条里写着“四大名捕震关东”。

旁边,小字写着“谭张、著”。

字体都是那种像是篆书又像是行书的字体,绿色的底色上,还有山水画一般的插画,一个侠客骑着高头大马,在山水间奔驰。画风有点丑,颜色也有点丑,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