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启高一 > 分节阅读 93

分节阅读 93(2 / 2)

四分钟广告后,射雕英雄传将准时开播。未完待续。

第167章 首集收视率

张谭坐在合淝小区的家里。

跟父母一起等待着射雕英雄传的播出。

对于这部电视剧,张谭并未看过样片,但他很有信心。他在剧组的时候,看到现场拍戏,场面很大,制作很精良,心里面对这部电视剧,早已经有了伏笔。他的剧本综合了三版射雕的精华,不会差。

只要最后剪辑师不乱剪,电视剧完整性不被破坏,绝对是一部好剧。

现在值得期待的是,究竟射雕英雄传能有多吸引人,取得多少收视率。

一部电视剧火不火,收视率最直观了。

号称神剧的送猪哥哥1、2,前几年据说创下了神奇的47和54,堪称逆天。当然那个时期并没有太专业的数据统计机构,只有央视索福瑞和ac尼尔森两家统计机构,都没能完成测量仪网布局。

央视索福瑞到今年2004年为止,也才拥有三个测量仪省网,24个城市测量仪网,样本规模三万户。

很多数据都是推测,而无准确测量数据。

不过如今央视索福瑞,总算是能言之有物,提供一个近似准确的数据。

越是数据精确,收视率就越不好夸大,且现在的电视台越来越多,优秀电视剧越来越多,观众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收视率已经很难再创造以前那种神话了。

当年敌营十八年还创造过99的夸张收视率了,而如今,收视率能上6就是大热剧了。2003年春晚才338收视率。

今年目前只有一部电视剧,破了6的收视率。就是央视一套播出的婆婆,平均收视率619。市场份额1377。

地方电视台就更惨了,收视率排行前三的电视台,煳南卫视、安微卫视和折江卫视,在今年都没有能破5收视率的电视剧出现。

“只要能破5的收视率,射雕英雄传就是大获成功”

张谭心里热乎乎的。

多少有些激动的等待播出。

张谭的父母,则激动中带着紧张,这是他们儿子的作品改编而成的电视剧,成败都至关重要。

等待是一种煎熬。

广告从未这么令人讨厌。

终于,19点34分。折江卫视准时开播射雕英雄传。

咚咚咚咚咚。

连续急促上升的弦乐,似鼓声,有琴声伴奏。

屏幕上的画面,以一片大漠为开场,万马奔腾,大军突袭,远景、近景不断切换。

“啊啊啊啊啊”女声、男声仿佛在远处长吟,如同黄沙一般和声。

郭靖与黄蓉,出现在屏幕上。

男的帅气女的漂亮。

女声唱起:“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

男声接着唱起:“抛开世事断仇怨。”

合声而唱:“相伴到天边。”

画面也不断的展现整部电视剧,精彩的点滴片段,郭靖、黄蓉、杨康、穆念慈、梅超风、黄药师、欧阳锋、洪七公、周伯通都一个接一个,或者一闪而过。或者定格两三秒。

不知不觉就被带入了射雕英雄传的氛围之中。

家国大义,儿女情长。

“身经百劫也在心间,恩义两难断。”

当一曲终了时。画面猛然切换到了郭靖,由远及近。弯弓射雕。

再由近及远,一群大雕长鸣而过。

五个大字。定格在屏幕上。

“射雕英雄传。”

边上又有一行小字。

“原著谭张。”

“这歌不错嘛。”不是很高兴儿子要看武打片的爸爸,意外的点头肯定了主题曲。

儿子当即牛叉轰轰的说:“这是射雕英雄传作者谭张亲自编曲的铁血丹心,词曲都是一流。”

打毛线的妈妈不高兴的说:“这么利害,还写什么武打片。”

“写武侠小说怎么了,武侠小说能挣钱,人家上了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排名第三十三名,年收入550万是中国最年轻的作家,今年只有十八岁”儿子说话时,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屏幕。

电视剧已经开始播放,风雪之中的郭啸天和杨铁心,正在殊死抵抗官兵。

听到作者谭张只有十八岁,父母两人都吃惊不已:“十八岁就赚了五百多万还上了什么名人榜”

妈妈将毛衣放下来,不敢相信的摇头:“哪有这么厉害的人,十八岁哎。”

儿子头也不回的回答:“写射雕英雄传的时候,探长才十六岁”

“十六岁就能拍电视剧了”

“不是他拍的,是他的小说改编的,张大胡子他们拍出来的,他是编剧。谭张超级厉害的,十五岁就开始写小说了,四大名捕,在台弯、香巷那边都火爆,射雕英雄传一写出来的时候,就轰动了亚洲,凡是能看得懂中文,喜欢武侠的,就没有不喜欢射雕的”

儿子说得头头是道。

与有荣焉的替自己的偶像吹嘘,作为一名武侠迷,他早早就成为了张谭的铁杆书迷,现在更有往脑残粉方向发展的趋势。

不过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老子对他看武侠,一直很反对。

所以。

啪嗒

他老子一巴掌就扇过去,呵斥:“看看看,一天到晚就知道看武侠,念书你念好了没有,人家十六岁写小说,你呢,一天到晚就知道玩”

被老子打,儿子敢怒不敢言,只好转移话题:“安静看电视可好。”

巴掌打过了,气也消了,爸爸稍稍把注意力放在了电视上。妈妈也收起惊讶,边打毛衣边看电视。

电视上。郭杨两家惨遭家破人亡,只留下两个遗孀逃跑。丘处机前来救援,却被小人挑拨,糊里糊涂冤死了焦木大师,另一边包惜弱又被完颜洪烈所骗。剧情相当复杂,命运十分坎坷,重重冤屈扑朔迷离。

电视机前,一家四口,除了打着哈欠,在旁边玩洋娃娃的女儿。其余三人都不说话,默默的看电视。

儿子是很快就入了迷,尽管看过原著,一样对接下来的情节充满了期待。

父母则是从开头的心不在焉,渐渐开始关心剧中人物的命运,一旦关注了,就再也没法拔出来。

当切换到广告的时候,罕见的,两人还问起了儿子电视的剧情。

连广告时间都忘了转台。

一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