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启高一 > 分节阅读 129

分节阅读 129(2 / 2)

现实里无法实现梦想,无法呼风唤雨,只能在网上找点慰藉,找点存在感。

看到我为自己代言这个广告,如何能不触动老衲的心思。

这一愣就是好一会。

老衲想起了很多很多,最终他长叹一声,又继续投入网络灌水的事业。知易行难,或许棱角早被磨平,再难露出峥嵘一面。

尽管广告未能促使老衲的奋斗,然而无疑,张谭的为自己代言台词,留给了老衲很深刻的印象。

连带着对微博的好感度也直线上升。

当即就跑去微博,接连刷新了好几条感慨万千的微博。

如老衲这样深有感触的网友,并不在少数,广告上线短短一个星期后。原本日均70万i访问量,逐渐飙升到了100万。注册用户从50万人。增加到了60万人,几乎每天都有一两万人注册帐号。

关于“谭张”和“微博”的搜索。也迅速攀登到了度娘热词的前几名。

而随着广告被越来越多人看到后,渐渐的,以改编我为自己代言为主的句子,在各大论坛出现。

“我为自己代言”迅速演变为了“微博体”,微博体几乎是以涨停的趋势,在网络上蔓延,抢占了各大论坛、bbs、帖吧、社区。

胖子说:“你只看到我的体重,却没看到我在减肥。”

帖吧用户说:“你有你的帖子,我有我的回复。”

吃货说:“你嘲笑我整天只知道吃。我可怜你不懂人世间色味俱全的完美。”

小学生说:“我是小学生,我为自己代言。”

考试录取、职场奋斗、恋爱表白,穿插着各种励志的广告词,以梦想之名讲述奋斗的故事,我为自己代言既道出了当前年轻人所遇到的困难,也展现了年轻人的理想与憧憬,引起了很多大学生的共鸣。

大学生是这个时代网络的生力军,也是才华飞扬的一批人,微博体得到他们的认同。并加以改编,可想而知迸射出多少火花。

这火花已经星火燎原,整个互联网为之折服。

到了最后,几乎微博体要令人生厌了。每次点开一个帖子,不出三五个回复,必有一个人来一句“我为自己代言”。这种疲劳轰炸之下。不知道微博的人,几乎没有多少。

从七月广告上线。到八月底。

微博都处在爆发式流量增长阶段。

一个半月时间,就做到了日均300万i访问量。注册用户成功突破一百五十万大关,至此,微博上线时间还没到三个月。作为一家新鲜的互联网网站,完全自己吸纳用户的情况下,能做到这个势头,着实恐怖。

人一多,微博的内容也就开始增加。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迅速吸引到了一批忠实的用户,每天更新自己的微博,只为多吸引几个粉丝。

张谭个人的微博帐号,也从15万关注,暴增到了45万关注。

成功装了一个。

张谭之名,更加响亮。

“张谭,你这个广告价值,绝对能值一个亿”雷军看到了微博爆发式增长势头后,不得不对这条广告表示叹服。

很明显的是,经过广告这么宣传,公司的估值大大提升,以前风险投资是冲着张谭个人而来,现在则明显看出来微博的发展潜力。尽管微博的盈利前景不明,但互联网公司就是这样,先得壮大规模,然后再谈盈利。

市面上尚未有同类型的产品,微博可以说是全球首创,一家独大。

毕竟引领一股风潮。

我为自己代言刮起的互联网风暴,肆虐了整个暑假,依然没有停止下来的迹象。微博体已经铁定入选2005年的十大网络流行词了。

然而即便是张谭一手掀起了这么大的风暴,他本人却显得很低调。

除了有几家媒体电话访谈,并未有太多琐事找上门。

很快活的过暑假。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有意义的事情并没有做多少,基本上就是写小说和悠闲混日子。

张谭是属于那种懂得分配时间的人,工作的时候他可以很认真的去忙碌,休息的时候也可以整天吃喝玩乐。

吃喝玩乐没有影响他的状态,倚天屠龙记的创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两个月时间,虽未投入全力,但也写了将近四十五万字。一个月二十多万字的速度,已经是很高产的速度了。

在这个暑假里,他作品小李飞刀下册上架,正式完结。

上册的销售工作,在八月下旬基本告罄,总计二百七十万本,创下了武侠小说单册销售记录。三册完结,这个飞刀与快剑的故事,也随即成为武侠史上最经典之一。

无数读者对这部情节曲折、悬念迭起的小说,一再叫好。

台弯著名作家曹正群,看过小李飞刀后,赞不绝口:“小李飞刀不仅是一部阐明武学真谛的书,还是一部写尽人世间世态炎凉的人情历史画,更是一部触动社会现实,探索人生的警世名著。”

还有人评价称:“小李飞刀有独特的魔力,看完之后再也看不进任何武侠小说了。”

世界上最好的赞誉,几乎都已经加在了张谭的身上。

踩着巨人的肩膀,张谭已然成为了最高的人。

悠哉悠哉,暑假将近。

有个叫潘旭的法籍华人,忽然找上了张谭。未完待续。

第223章 法文出版

“潘旭是哪个”张谭接到马薇薇的通知,有些纳闷。

马薇薇当即解释说:“潘旭是出生在柬埔寨的华人,后来去了法国并在法国开了一家出版社,去年潘旭来柬埔寨探亲,读到了一本法语译本的盗版射雕英雄传,当时就萌发了校订正版的念想。”

柬埔寨曾经长期受到法国的统治,很多柬埔寨人都会法语,法语在当地是一个比较广泛的语言。射雕英雄传亚洲爆红,受到中华文化圈影响的柬埔寨,也有大批人对这部小说感兴趣。

于是乎就有人用法语翻译,并出版了盗版。

潘旭也看到了法语的盗版小说,书的故事内容无比吸引他,但是法语版毕竟是盗版,不正规,译文粗鄙不堪,很多地方都不合语法,比机器翻译的还要差。好在潘旭懂中文,早就看了中文版。

被小说深深吸引之后,潘旭一直想要把射雕英雄传推广到法国去,他想要出版一本正规的法语译本。

但是法国人对射雕英雄传知道的并不多,潘旭也不敢贸然造次,决定来见一面张谭,与张谭一起讨论一下翻译工作,也顺便探讨一下武侠文化。

潘老板对武侠很痴迷的。

张谭欣然同意见面,与潘旭约在了合淝的一家西餐厅,边吃边聊。

实际上张谭对于法文出版,并没有抱多大希望,中国的武侠小说对西方人来说,着实有点理解不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那种侠之大者的精神,也不是西方人能明白的。西方人喜欢武侠,一般都是喜欢那种打斗的动作。

而不是武侠中承载的精神。

这是文化的诧异。西方文化总是很直接,东方文化总是很含蓄。

“民国时期我们家就迁去了柬埔寨,我小时候是一边说着中文、一边说着法文长大,我成年之后就去法国闯荡了,但是一直很喜欢中国的文化,武侠小说是我最喜欢的消遣。我自己也在法国开书店。主要从事中国刊物出版。”

潘旭是个很儒雅、有书卷气的中年人,大概四十多岁,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跟中国人并没有太大分别。

他的身份是丰友书店的老板:“我自己之前都是从这边带一些中文的简体繁体版去销售,在那边你的小说非常受华人欢迎。”

说起丰友书店,张谭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