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一点一点了解了张谭这个人。
背后的传奇。
伴随着天龙八部在世界范围刮起旋风,另一个消息,如同坐上了飞机。传遍无数角落。
写书五年多时间,张谭的小说正版销量,简繁体加起来,终于达到了一亿本。
“一亿本”
“我们用五年时间做到”
“感谢全世界的读者。喜欢谭张的武侠”
“才华不足,勤勉补足,五年无一日懈怠。九部小说合共八百一十六万字,这是谭张的努力。小说全球正版销量突破一亿本。就是最好的回报”
庐州工作室接连发了多条微博,以示庆贺。
这是个惊人的记录。也是第二个中国作家,做到了小说销量突破一亿本。前一个人中国作家,他的名字叫曹雪芹,他写的小说叫做红楼梦。
张谭无法跟曹雪芹一起比较,曹雪芹甩了他十几条街的高度。不过这不妨碍,张谭靠着数量取胜,和曹雪芹一起突破亿本小说销量。也不妨碍媒体大众,对张谭进行毫无底线的吹捧。
“作家之王”
“畅销书之王”
“亚洲jk罗琳。”
“中国的jrr托尔金。”
“领袖世界文化的八零后大作家。”
“用武侠小说影响世界的青年文豪。”
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长文,评价了张谭和他的小说的成就:“jk罗琳用一部哈利波特,让全世界见识了她的奇妙思想;jrr托尔金用魔戒,构建了庞大无比的魔幻世界。这两位西方作家,用文字影响了全世界。”
“如今我国青年一代作家谭张,用五年时间创作多部武侠小说,同样支撑起来一个瑰丽多彩、展示中国文化的武侠世界。全球销量超过一亿本,成为当之无愧的作家之王,受到国内外众多读者的追捧。”
这不是人民日报第一次报道张谭,但是这一次无疑吹得最厉害。
政府报纸带头称呼张谭为“作家之王”,这几乎是对张谭盖棺定论一般,即便没有得到过任何文学奖项,没有成为主流文学家,但凭借一亿本小说销量,和畅销海内外的成绩,张谭就是公认的中国作家之王。
谭式武侠、谭学,都被反复提及。
在张谭成功“封王”之后,他的逼格仿佛又高了一大截。
这一次,中央电视台的经典访谈节目艺术人生,邀请他做客访谈,由主持人朱军,亲自打电话邀请张谭吃个饭,顺便聊节目。
张谭可以很装逼的拒绝锵锵三人行,很有风范的拒绝鲁豫有约,然后所有娱乐节目毫无商量余地,直接不上。
但面对艺术人生这种逼格高到天际的节目,他就没那么有抵抗力了。
作为一名追求文艺范人生的高逼格青年,这种节目实在是诱惑力太大。不过张谭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很淡然的接受了朱军的饭局邀请,并未一口就答应参加节目访谈。
总要先拿捏一番架子么。
好歹他也是作家圈子里巅峰级别boss,不能因为是中央台的节目,就失了节操。
“艺术人生也没什么,收视率还不如快乐大本营呢,只不过是刷逼格的好节目而已,淡定、淡定。”
和朱军见面,是在一家不大不小的私房菜馆。
两人各自都带了一位助理过来。
“你好,谭张,闻名已久,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朱军挺客气的伸手。
张谭握住朱军的手,晃了晃,说:“朱军大哥你好,我是看着你主持节目长大的。”
严格说起来,64年出生的朱军算是长辈了,86年的张谭应该叫他一声叔,但奈何张谭现在的心理年龄不止二十来岁,而是三十多岁的老男人,没这个想法。
能让他按照长辈尊敬的,只有自己的亲人长辈、苏莎的父母长辈,还有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老奶奶。
朱军招手示意众人落座,然后将菜单推过来:“这家私房菜很不错,你看喜欢吃什么。”
“我胃口一向不错,随便什么都可以,还是朱哥你点吧。”
“那好,我来点。”朱军点完了菜,问了够不够吃,接着又说,“不介意我叫你小谭吧”
“小张、小谭都可以。”张谭笑笑,“谭张是笔名,张谭是本名,名字只是一个代号,我没所谓的。”
朱军想了想,小谭这是名字,没熟悉到这个程度,随便称呼别人的名字不太好,还是称呼姓比较普遍一点:“那还是小张吧。”
接着,话题也就拉开了。
不多时朱军就提到了艺术人生的访谈,希望张谭能参加,录制一期节目。
张谭没有矫情到惺惺作态的推辞,点头说:“我很喜欢看艺术人生,能被邀请很荣幸。不过朱哥,我能问问都访谈什么话题吗我去年参加了杨澜访谈录的录制,拼拼凑凑把我一生的故事都快抖完了,我这年纪,没什么故事好聊的。”
“那就聊小说,聊创作背后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对未来的思考。”朱军比划着说。
他做的这档节目,为何叫艺术人生,就是要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
换一个简单的说法就是要熬一晚陈年鸡汤。
张谭对这些个话题,说实话,不感兴趣。
原因很简单,他是重生之人,外人眼里的成长,并非是他自己真正的成长经历。聊人生、聊未来、聊小说,就相当于编故事。
为什么创作小说因为抄书方便呗。但话不能这么说,只能换成兴趣、爱好、手痒、读书多了自己想写之类。
对人生有什么思考,装逼、享受算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