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去供销社小婶那里,要是四姑夫田满莲丈夫王百善也在,正好一道拿给他,要是不在,就去镇小学找四姑,然后再去五姑姑田满桔那里,再然后去大姑田满桃家,接着去二姑田满菊家,最后去小姑田满兰家,正好一条路顺到底,咱们也不用绕路。”
田新华安排得井井有条,田思思则听得头都晕了,一二三四五六,这么多姑姑,她呆会可别喊错了,田新华扭头见到田思思茫然的神色,不禁笑了,阿囡肯定是又犯迷糊了,以前她就老把几个姑姑喊错,闹了不少笑话,想到这,他叮嘱道:“阿囡,呆会你可别乱叫人,跟着我叫,我叫啥你就叫啥,明白了吗”
“哦,知道了。”田思思正愁着呢,听了田新华的话立马乖乖的应了,惹得田新华狐疑地回头看了她好几眼,阿囡这脾气怎么改了这么多,要搁以前,她肯定要不服气地和他唱反调了。
田思思见状,明白自己肯定又是哪里有什么地方和原主不一样了,她也懒得纠正了,反正现在她还小,可以用长大懂事的理由蒙过去,不过见田新华好几次回头她就忍不住吼道:“专心点,要是你把我摔着了,看我不跟二爷爷告状,打得你屁股开花。”
田新华笑了笑,开始专心骑车,刚才一定是他的错觉,阿囡不还是那个娇蛮不讲理的阿囡。很快他们便来到了供销社,小婶和四姑夫正好都在,田新华从车筐里拎出了两半只兔子,分别递给了他们,王秋梦和王百善惊讶地看着肥硕的兔子,用眼神询问他们俩。
田新华也没多说,含含糊糊地说是大爷爷上山打的,让他给送过来,王秋梦和王百善忙把兔子用篮子装好,再用干草盖上,放在隐秘的地方,免得别人看见了问东问西的,现在这年头吃点好的也得藏着掖着,红眼病的人可多着呢。
王百善和王秋梦也没多挽留两孩子,知道他们俩肯定还得去其他几户人家送肉,以老爷子的性格,不可能会厚此薄彼的,王百善拿了一包饼干递给田思思,让他们俩拿回去和其他兄弟分着吃,田新华和田思思也不客气,这个四姑夫是供销社的采购员,油水可足着呢,一包饼干那是小意思。
两人谢过了王百善,便骑车走了,依次给田满桔她们几家送了兔肉,回来时筐里也多了不少东西,有田满桔给的自家做的冻米糖将大米和白糖一块煮化了,再冷却后拉成一条条的糖,有些地方叫米糕,田满桃给的藤梗一种用米粉做的粉条,盘成藤条一般,田满菊给的年糕,把筐里装得满满的。
田满兰是家里几个姐妹嫁得最差的,不光丈夫是二流子,就连地方也是全镇最穷的黄坑村,村子处在半山腰,进村全是上坡,出来就全是下坡,村里人一年到头也不出来几趟,基本上自给自足,除了来镇上买点盐酱醋这些生活必需品。
也因此,村子里的光棍挺多,因为村里的姑娘但凡出挑点的都赶着往外嫁了,外村的姑娘没几个愿意嫁进来,就是地主家的闺女儿也宁愿嫁给外面村子年纪大点的男人,也不肯嫁黄坑村的年轻后生,当年田满兰嫁到这个村时,还引得黄坑村整村人来看热闹,都觉得纳闷,田满兰一个根红苗正、相貌俊俏、身体健康的好姑娘,为啥就想不通嫁到他们这个鸡不生蛋、狗不拉屎的憋屈地方来了呢
上坡路实在是骑不上去了,田新华只得下了车,推着车子往前走,田思思哪能看着田新华一人推,便也在后面帮忙推,田新华见田思思用力后红通通的小脸,忙让她顾着自己走就好,才刚病好,可别累着了。
田思思脱了外面的滑雪衫,再把帽子和手套都褪了,坚持一定要推车,田新华自己也不过是个13岁的小孩,力气再大也是有限,他也实在是吃不消一个人推了,便也没再坚持,尽量自己多用点力气,让阿囡少费点力。
幸好不是所有的路都是上坡路,一般都是一个上坡就有一段平路,这时,田新华就骑上车走一段,到了上坡再下车推,两人就这么骑一段推一段,费了将近一小时才到了黄坑村,远远看见黄坑村口的大牌匾,累瘫了的田思思一屁股坐在地上,哪还顾得上形象。
田新华也累狠了,幸好中午吃的油水足,否则他可还真没力气推上来,两人歇了会,穿上衣服,便骑车往田满兰家去,田满兰丈夫寿继祖家在村子最里头,地方倒还挺开阔,有五间房子,院子也挺大,寿继祖有三兄弟,他是老二。
一般来说老二都是最不受重视的,寿继祖便是如此,自小爹娘便不喜他,再加上他又是个让家人丢脸的二流子,他爹娘便更不喜这个儿子了,连媳妇都不愿意替他娶,后来还是寿继祖自己使了美男计,从外村勾了田满兰嫁了进来。
其实寿继祖这人也不算是个坏人,他就是不愿意累死累活地干活,干得累死个人还挣不了几块钱,寿继祖这人相貌生得好,是时下流行的小白脸相貌,唇红齿白的,又能说会道,他便经常跑到上海去做小生意,做得最多的便是去火车上贩烟。
不得不说寿继祖这人还是很有经济头脑的,只是他没碰到好时候,现在这个禁止私下贩卖的年代,寿继祖干的这个行当虽然利润不错,但却要冒着随时被抓走去改造的高风险,每天就跟只老鼠似的东躲西藏,也所以他挣的也是有限,再加上他这人要吃好穿好,挣来的钱还不够他自个花。
有时候还能带两个钱回来,有时候却是只带了张嘴回来,不挣工分不说,还得让田满兰养着他,因此田满兰带着三孩子在家的日子过得很惨,也没人帮衬他们娘几个,要不是有赵老太和田满银暗地里接济他们,田满兰和三个孩子早就饿死了。
再有就是田满兰这人一点都不像老爷子和赵老太,性子太软和,耳根子又软,遇事没一点主见,只知道哭,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坚持已见,就是为了爱情反抗老爷子,非得要嫁给寿继祖,也不知道她现在是不是后悔了
第29章田满兰
不过田思思知道,田满兰这人还是很有后福的,嫁的男人虽不靠谱,但是她生的三个儿子却都大有出息,两个博士后,一个博士,后来都留在了美国定居,把田满兰也接去了,寿继祖倒是福气不大好,没能活到三儿子有出息的时候,好像是出啥事没了,应该就是这十来年的事情,但是具体是哪年,田思思却记不清了。
另外田满兰还有一个很大的财产,就是承包到户分家时分给寿继祖的一大片榧林,香榧是黄坑村的一大特产,只有这一片地域能种出来,后世这种干果可是炒得特别火,一斤要卖将近两百元,黄坑村的人也都靠着种香榧发了财,家家户户都买了车买了房。
不过现在大家饭都没得吃,香榧也就不稀罕了,顶多也就是自家弄些给孩子当零嘴,或是送给亲戚尝个鲜,田思思家就有不少田满兰送来的炒香榧,味道十分不错,黄坑村除了产香榧外,山上还有不少茶树和毛竹,这两样却是能换钱的,经常会有镇收购站的人来收购。
也因此,当初寿继祖的爹娘分家时,就将能换钱的茶山和毛竹山都分给了大儿子和小儿子,把最不值钱的榧林分给了二儿子,寿继祖从来不干活,也懒得计较这些,便同意这么分,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