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伪造三道圣旨,赐死扶苏,擒获蒙恬和楚云,任王离为大将军,但楚云却没能成功捕获。
而他对饕餮杀手还有另一项任务,就是若不能瞬间制服楚云,就要改读圣旨内容,让楚云继续接任上将军。
“我们按照大人传圣旨的时候,楚云正带领二十万大军和西胡交涉。”
“他回到后,就像是知道我们的身份和来意,竟带着一支蒙家军精锐等在帐篷外,他身旁还有盖聂,我们根本无法擒拿他。”
赵高脸色冷漠,道:“他有没有说什么”
“楚云说,他对党争没什么兴趣,也不想插手大人之事,他可以镇守上郡,护帝国边境安宁”
赵高脸色变幻不定,原来他所做的事楚云一直知晓,只是楚云不曾揭穿他,甚至可能只他们毒死秦王,矫诏之事。
“王栩说的没错,楚云当真动不得。”赵高沉思,幸得王栩提醒他,没有把楚云往死里逼,蒙家军的虎符就在楚云手中。
他要一睹圣旨,才肯把虎符交给王离,可以说王离只有军衔,真正掌握军权的仍然是楚云。
但赵高怎么会把圣旨交给楚云,若不然矫诏之事被揭穿,楚云就有理由带领秦军回帝都擒王,清君侧,帝国仍然是楚云说得算。
掌握帝国军权,才是最重要的,楚云不会把军权交出来,赵高也不敢硬来。
楚云在蒙家军里威望很高,就算他们拿到虎符,未必能够指挥蒙家军。
“将军,蒙将军已被毒死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帝国动乱
当楚云从西胡回来时,蒙恬就被押往帝都,他本想找人去救蒙恬,但蒙恬已被使者毒死。
“好好安葬吧”他看着蒙恬的尸体,无奈叹息道。
秦王最强将军,颇有当年杀神白起的风范,但他仍然逃不过命运。
胡亥登基,边境传回喜讯,说楚云带着蒙家军灭掉东胡,还替大秦开疆拓土,向北推进千里,请求新帝设置官员。
“蒙将军真乃国之栋梁”胡亥笑道。
“朕之帝国,变得更广袤无垠,朕要封楚云为楚安君,诸位爱卿没有意见吧”
他能登基很意外,就连自己都没想到能够变成大秦第二位皇帝。
一切都是由赵高所执行,赵高想赐死楚云的事,他都不知道。
“陛下,此事不妥”赵高说道。
“哦,为何”胡亥好奇问道。
“边境胡人虽被击退,但他们仍然对我大秦虎视眈眈,一但把楚将军调回来,无人镇守,威胁胡人,他们就会再次侵犯帝国。”赵高道。
“那你觉得给楚云什么赏赐为好”胡亥问道。
“臣觉得不如封他大将军,接替蒙将军的职位,彰显他的功勋,让他知道陛下对他很信任和恩宠。”赵高道。
胡亥点头,道:“有理,那就封他做大将军吧”
“即日起,举国同庆七天,朕即将要东巡远游,就让章邯将军准备吧。”
百官面面相觑,胡亥刚登基就要东巡,耗财耗力,但他们却不敢反对。
当胡亥要封赵高为官的时候,就有大臣出来反对,弹劾赵高,最后他们都被株连三族,后来就不敢有人敢说赵高的不是,更不敢随意谏言。
胡亥东巡,大肆诛杀群臣,铲除异己,贪图享乐,残暴统治大秦,荒淫无道。
同年,农民起义爆发,使大秦帝国处于风雨飘摇境地。
起义军乃陈胜和吴广所发,他们本是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
但行至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
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陈胜、吴广觉得进退都是死路一条,便煽动跟随他们前往的百姓,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
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秦。
同年,起义军迅速攻下蕲县。当义军进据陈县时,已拥有步兵数万。
陈胜自立为王,国号张楚,任命吴广为假王,率军西击荥阳,命武臣、张耳、陈馀北攻赵地,邓宗南征九江,周市夺取魏地。
张楚政权的建立,激起了全国范围内反秦斗争的高涨,各地百姓久苦于秦政,纷纷杀秦长吏,响应陈胜。
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也纷纷起兵反秦。
起义军兵临荥阳,直逼咸阳城。
帝国内忧外患,岌岌可危,秦二世非常慌乱,他想起镇守上郡的楚云,传旨想要楚云领兵回来镇压起义。
但传旨使者回来,楚云告知边境未能安稳,他不能抽身回来。
楚云的抗旨不尊,让秦二世胡亥气得跳脚,他想要下圣旨赐死楚云,但赵高劝他放弃了念头。
毕竟楚云掌控着帝国最精锐军队,一但把他逼急了,他直接掉头统兵造反,以楚云的本事,大秦顷刻就会覆灭。
胡亥没有办法,不能削去楚云的兵权,相反还要安抚他。
吴广率领起义军围攻荥阳不下,陈胜另派周文为将军西击秦。
周文的队伍在进军咸阳途中,不断扩大,到达函谷关时,已有兵车千辆,战士几十万,起义军进抵距咸阳百来里的戏。
秦二世令少府章邯把修建骊山墓的数十万刑徒和奴隶编成军队迎战。
起义军接连受挫,周文自杀。
随着反秦斗争的开展,起义军内部的弱点和矛盾也逐步暴露。
如陈胜滋长了骄傲情绪,听信谗言,诛杀故人,与起义群众的关系日益疏远。
派往各地的将领也不听陈胜节制,甚至为争权夺利而互相残杀。
如围攻荥阳的起义军将领田臧与吴广意见不合,竟假借陈胜之命杀死吴广,导致起义失败。
章邯解除了起义军对荥阳的包围后,倾全力向陈县猛扑,陈胜应战失利。
荥阳城池坚固,在三川守李由的坚守下久攻不下,陈胜征召国内“豪杰”商议办法,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