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和张良温和摸着他的脑袋,皆取出一物赠送给他。
“谢谢伯伯”盖凌道。
盖凌拿着礼物蹦跳离开,楚云送走张良和陈平,回到房间,见芷兰正看着盖凌发呆。
“想什么呢”楚云从身后抱着她,问道。
芷兰俏脸羞红,轻声道:“楚大哥,我也想要个孩子”
楚云先是惊愕,随即把她拥得更紧,道:“会有孩子的”
芷兰转过身,踮起脚尖,玉唇缓缓迎来。
朝廷局势紧张,戚夫人和吕后争宠,春风得意,她向刘邦哭诉,说吕后针对自己,若是他百年后,吕后必致她们母子于死地。
刘邦听之心软,想要废除刘盈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之子如意为储君。
吕雉专横,想要代刘而王,刘邦也察觉到吕雉的意图,却难以改变局面。
吕雉党羽遍布朝廷,大臣们都拥立刘盈,使他进退两难。
储君地位,不可轻动,动辄有可能倾覆汉之江山。
但戚夫人的哭诉,正中他的软肋,他知道若吕雉得势,戚夫人必不会有好下场。
吕雉得知刘邦换太子之心日益渐深,顿时变得慌乱起来。
若刘邦改立如意为太子,戚夫人便是皇太后,她和刘盈乃至吕氏都难逃灭族灾难。
“事到如今,只能求助于张良和楚云,他们有智谋双圣的名誉,必能替皇后解难。”她的亲属道。
吕雉派人匆匆请张良和楚云,略带有威胁,张良被迫进宫,楚云则没有下落。
“良侯可有办法保住太子之位”吕后一针见血,不曾有拐弯抹角。
张良沉默一会,道:“想要保住太子之位,需要四个人相助”
“哪四人”吕后问道。
“商山四皓,他们都是隐世贤者,避世不出,陛下曾多次请他们出山被拒绝了。”张良道。
“连陛下都请不出他们,盈儿怎么可能请得动”吕后道。
张良笑道:“商山四皓的周老先生曾和楚云交好。”
吕后皱眉,她派人去请楚云了,但楚云却不知所踪。
“良侯曾言本宫若救楚将军,他必会相助,但本宫屡次派人相邀却不见他人”吕雉道。
张良很镇定,道:“皇后误会他了,楚云恰巧被周老先生相邀小聚。”
吕雉闻言,脸色稍解,道:“本宫即刻让盈儿前去请商山四皓。”
商山,周术和楚云对饮斟酌,他们过着依山傍水的生活,非常恰意。
“当年匆匆一别,已过去十五载,楚将军仍旧威震天下。”周术笑道。
商山四皓齐聚,吴实,唐秉和崔广席地而坐,他们都好奇威震天下的楚将军,是不是长着三头六臂。
“当年我们仰慕扶苏公子贤名而相助于他,却不想变成漫长道别。”楚云谈及往事,心中感慨,眼里流露着失落,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时光匆匆,当年的朋友,最后只剩下几人,乱世埋葬太多血和孽,一位位故人的逝去,留下的人最痛苦。
“当年老夫没能保护令妹,实在惭愧,心灰意冷之际,便隐居起来。”周术道。
“不知她如今怎样了”他问道,心中对楚云有愧。
楚云摇头苦笑道:“小遥被巴蜀异人掳掠而去,十多年杳无音信。”
他们邀请楚云居住几日,见楚云谈吐得体,对他们都很敬重,心中不免看好几分。
楚云曾是始皇帝和刘季得大将军,立下无数汗马功劳,身居高位却不高傲,常常安静听他们商讨,不曾打断他们的话。
这样的品行,非常难得。
当他们问到朝堂的局势,楚云只是淡然说出太子刘盈的名字。
“能进楚将军之眼,太子必有过人之处”周术道。
楚云笑道:“无他,太子是少有的仁者之心,若他继位,必为天下百姓造福,看见他,让我想起当初的扶苏公子。”
周术惊奇,道:“如果是这般,那天下太平不久矣。”
仁君治天下,必为百姓所拥护。
“我已无心问天下,该是我退出舞台的时候了。”楚云道。
他对战争和朝堂争斗已厌倦,既然汉代楚治天下,迎来短暂的太平,鬼谷派便不会再问世。
天下乱而出世,太平而避世,这是他们的做法。
“如果我们也有这般弟子,死而无憾了。”崔广道。
他们很羡慕鬼谷子,能够找到像楚云这般出色的弟子。
但鬼谷派学识渊博,若换做他们,只怕会误人子弟,唯有鬼谷派才能把两人的潜力发挥到最强。
第一百八十四章后宫风云
太子刘盈到访,他只带一个护卫前来,态度诚恳,对商山四皓和楚云很尊敬。
商山四皓考察他一段时间,发现刘盈的态度并非做作,是真心实意想要请他们出山。
周术询问楚云的意见,楚云提及自己欠吕雉人情,不方便说事,周术猛翻白眼,知道他心中所想。
几天前楚云还称赞刘盈的人品,勾起他们对刘盈的兴趣,如果楚云请他们出山相助刘盈,他们还或许会犹豫拒绝。
但楚云却只说自己欠吕雉人情,周术又因小遥的事觉得亏欠他。
“长江后浪推前浪”他叹息道,若不出山,他还有何颜面活于世。
“楚将军,母后让我代谢”刘盈语气诚恳的道。
“汉之江山,将来就依靠殿下了,希望殿下能保持一颗仁心,善待百姓。”楚云道。
“谢将军教诲”刘盈道。
商山四皓出仕,每当出席宴会,他们都会相伴刘盈身后,惊动了刘邦,他来到楚云府邸,问道:“将军觉得盈儿是否适合云太子”
楚云给刘邦添茶,道:“陛下莫要忘记秦朝为何覆灭,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异性王觊觎着陛下的江山”
“是否换储,陛下要考虑清楚。”楚云道。
他没有说谁适合储君,更没有添油加醋,而是侧面提醒刘邦,若刘邦换储,可能重蹈覆辙,使汉朝走向灭亡。
朝廷大臣多数拥立刘盈,汉初建,根基还不稳定,若乱了朝纲,天下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