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2 / 2)

这立夏开始,植物更是开始疯长,而且很多东西都慢慢的成熟起来,村子里怕是又要开始繁忙起来了。现在整个刘家村屋前舍后,那些不用的空地上,都被移植过来了一丛的薄荷,让野草都没有办法好好活着了对此,刘家村的野草都表示很不满作者抽了不过村子里的人还是有节制的,最多就是在理荒草的时候,对野生的薄荷都不下手,还不至于全村都变成薄荷村。

“阿妹,这薄荷越来越多了,你能用完吗”因为这东西好种,一年又可以采很多次,所以村里人都乐于弄这个。刘志成见着自己准备放粮食的那个仓库里面现在都堆满了晒干的薄荷,连整个房子都是一股薄荷味了,忍不住问道。

好吧,现在真的是用不完了刘阿妹心里想着。村里人也都诚实,知道刘阿妹家是给村子里的人好处,才收了这么多薄荷的,所以也不会私下到外面去便宜收薄荷拿回村子卖。哪家有些什么人,能够摘多少薄荷,大家心里都是清楚的,当时村长通知的时候也都交代了的,如果有这样的人,怕是会被村里人嫌弃到大门都不敢出的。

“嗯,爹,要不咱试试用这个做糖吧”刘阿妹想到了以前吃的薄荷糖,至于怎么做,这个还待慢慢实验。

“做糖这个东西还能做糖”刘志成惊讶的问道。

“能我这就去试试,做好了咱就做糖。到时候咱家不做来卖,也可以让褚家的店铺帮着卖呗。”刘阿妹斗志昂扬的说道。

“那成,你去捣鼓吧。”刘志成说道。

于是,刘阿妹开始在自己的药房里面开始认真的做起“制作薄荷糖”的实验来了。为了方便,她用的是一个耐火的陶瓷碗来实验的,反正糖她是知道必须要用的。如果直接加入薄荷油的成分,肯定是能够熬住成功的,不过这个不可取,不划算啊既然要别人也能做,那这个方法就得不用她的金手指也能做出来。

刘阿妹将新鲜的薄荷给捣碎,将汁液融到白糖里,然后再熬糖,许是这薄荷油在高温的情况挥发了不少。所以做成功后,虽然还是绿绿的糖,但是不是很香,入口更没有那种很凉爽的感觉。

第二次的时候,她干脆用酒精将薄荷油溶解到里面,然后再将酒精倒出白糖里面熬住,做出来的糖一股子酒味。再加上薄荷的味道,真的很怪异,一点也不好闻,也不好吃。失败她还试过了将这薄荷捣碎了,加一些水,合着白糖熬,很好,这次成功的做出来薄荷味的糖浆糖根本就不结晶了,反而成了糊状。糖浆还是淡黄色的,挺好看,不过这个应该也有治咳开胃理气这些功效吧那就先收着

新鲜的薄荷她是试了几次,还熬糊了了一两碗,也没有试出个薄荷糖的做法,反倒是有了个副产物薄荷糖浆。最后她转战干薄荷了,将晒干的薄荷在药碾里面碾成细细的粉末,然后在用小火将白糖煮化,再给慢慢的洒进里面,搅拌均匀。还别说,这真让她做出了薄荷糖

这冷却定型就简单多了,到时候用做几个木制的模子,将熬好的白糖倒入里面就是了,要什么形状有什么形状。模子上再沾上水,也就不会贴在模子上下不来了。

拿出自己刚刚做得最成功的这一碗,刘阿妹愉快的出了房间,愉快的宣布自己能做薄荷糖了。一家人都试吃了一下这个薄荷糖,觉得味道不错,最高兴的还是要数刘军实了,尝到甜味了一个劲儿的乐和。阿兰到时觉得那个糖浆也不错,兑着水喝到喉咙的地方一股子凉劲,让喉咙很舒坦。

不过最后,待这糖冷凝成一块的时候,再也从那个碗里弄不出来了,最后刘阿妹干脆摔碗取糖。不过:“阿妹,你用火烧热了再倒到沾了水的碗里不就成了”

忘了

第十七章 邻居

已经两次了,当刘阿妹想要去找李掌柜的时候,人家就自动送上门来。不过这次李掌柜没有来,而是褚剑辉过来了,还提着一篮子糕点。

“以后就是邻居了,还烦劳刘大叔多加照顾。”还未等刘家人问他来由,褚剑辉就自己道出来了。

“邻居”这下一家人都愣了。

“就从你们家这片地过去就是我家了。”褚剑辉说道。

“那是你家建的”刘阿妹一愣,怎么也想不到会是他家的,毕竟这人看着就不一般,怎么选也不会选到这么一个山旮旯来建房子吧。

“爷爷年老了,这里风景秀美,刘家村的人民风淳朴,所以就决定到这里来建个别院。”褚剑辉说道,其实就是他家老爷子在外面住着每天源源不断的人来拜访,觉着烦了,干脆就搬到了这里来。而且这般断得干净,在圣上那头也能赢得个好名声,至少将来世代能够享有一份圣恩。

“原来那是褚少爷家的院子,难怪”修得那么好刘志成也说得。

“以后褚少爷家里有什么事,随时让人过来说一声就是了。”阿兰也说得,这可是自家的财神爷。

“那就麻烦婶子以后多照顾了。”褚剑辉也是客套道。

“不麻烦不麻烦。”

“那我就不打扰了,还要去村长家去说说。”褚剑辉说道。

“成,你忙你忙。”刘志成说道。

其实村长那头哪需要他去说道,这一大早,就有官府的人过来说了,有个辞了官回来的大老爷要在这里来修养,让他以后有什么事务必听从人家官老爷家的。不过这一天,刘家村的每一户人家都得到了一盒糕点,而且都知道那新建的院子里住着的可是大人物。

刘阿妹现在所在的这个国家并不在华夏历史上,而且是二十年前才建立起来的新国尧国,也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而褚老爷子也是开国元勋之一,不过这老爷子心里是个明白的,待国家建立之后,激流勇退的告老还乡了。他妻子去得早,也未续弦,本来是有个儿子的,建国之后为了平息旧朝势力的动乱牺牲了。他那儿媳妇也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主,跟着他儿子去了,就剩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孙儿。

他主动告辞,自然是得了皇帝的心意,虽然表面上三番五次的挽留,但是最后还是放了他回故土。他就是个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