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3(2 / 2)

红歹是胆大妄为居然敢绕行两千余里破边墙打入大明腹地,历史上他这一次军事冒险是成功的,抢掠了价值千万两的财富,掳掠了几十万大明百姓回辽东。

直接被屠杀的汉人有上百万,失去家园的有几百万。这一次冒险成功导致归附后金的蒙古人尝到了甜头,从此以后成为建奴第一帮凶。

袁崇焕本应厚集兵力,将来犯之敌阻挡在蓟州至通州一线,实行关门打狗,以确保京城安全,但他却将各路援军分散到其他地方进行防守,以至于众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其行为值得商榷,大有有意纵容后金联军直逼京师好达成城下之盟的意图。

袁崇焕部署总兵朱梅、副总兵徐敷奏守山海关,参将杨春守永平、游击满库守迁安、都司刘振华守建昌,参将邹宗武守丰润,游击蔡裕守玉田,昌平总兵尤世威返回原地驻守,宣府总兵官候世禄守三河。

他自己率保定总兵曹雷鸣、辽东总兵祖大寿驻蓟州,居中拦截。

如此部署,有些开门揖盗的意思,建奴打到京师城下已经在所难免。

袁崇焕是能力不够根本不会排兵布阵,还是刻意为之都不可考证也,反正大明的损失是实实在在,导致几十上百万百姓罹难是不争的事实,袁崇焕死有余辜。

此刻黄胜立刻发动总动员带领所有的陆战部队赶去京师也无法阻止建奴肆掠,以关前道才不到一万陆军正兵的实力还不足以在野战时完胜建奴。

况且黄家私兵可不能出现在大明腹地,暴露了实力授人以柄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那是自找麻烦,因为黄胜名正言顺的私兵只有八百人而已。

黄胜只带着八百朝廷默许的私兵和关前道人马入关,如果带着队伍来到京师郊外,不管是否愿意也不得不跟建奴血战,被不顾一切的红歹是吃掉大有可能。

而且大明王朝的潜规则,外兵根本不允许进京师驻守。

关前道人马说不定会在野战中面临鞑子、建奴联军十万人马的攻击,不全军覆没恐怕也会所剩无几,勤王见鬼去吧,京师又攻不破,崇祯小皇帝安全得很,不需要去勤。

黄胜准备各打各的,红歹是打大明的京师,黄家人马打他的都城沈阳,奴酋八小打了大明许多城池都占不到大明的十分之一。

黄胜一路打到沈阳就打下了一大半所谓的后金国,最后看看究竟谁更加吃不消。

八小这个奴酋采取赤裸裸的军事冒险,大有顾头不顾腚的架势,黄家人马自然利用天赐良机狠狠地爆这个王八蛋的菊花。

历史上建奴劫掠京畿百万余百姓罹难,黄胜没有能力阻止这样的悲剧发生,但是百万百姓占不到大明百姓的百分之一。

黄胜救不了全部老百姓,只能给一部分敢逃跑的老百姓创造机会。

北直隶军情处的特工已经发展了不少,他们大多数都是有一技之长的当地人,在大量亲朋好友被建奴裹挟之时,他们不会袖手旁观。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网帮个人场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

正文 第四百零九章:调兵遣将

黄胜准备替罹难的父老乡亲报仇,让建奴以血还血。

计划带着明军从盖州、三岔河两路并进杀进建奴伪都东京城辽阳、盛京城沈阳中卫,这一通杀下来恐怕要宰了三成后金国的通古斯野人。

再把所有被奴役的汉人全部救回大明,所谓的后金国恐怕要失去一半人口和老窝里的所有财物,撤退时再好好搞搞拆迁,保证建奴回来时认不出他们的家在哪里。

黄家火药本来就有不少库存,这几年跟日本贸易获得大量的硫磺、硝石,自己生产的火药不仅可以保证供应军前,还可以用来炸山取地。

这一次多带火药,走一路破坏一方,炸水利设施、炸矿井、填水井,把看到的金属都运回去,把抢劫回来的红歹是活活气死才好呢

黄胜安排哨马快船分头通知浮山千户所鲁承祖和浙江舟山中中千户所金劲、周强带出所有可以机动的兵力来觉华岛集结。

让他们跟各自的卫指挥使沟通,估计此时浙江、山东已经收到了勤王圣旨,有了主动请令北上勤王的将士,鳌山卫、定海卫卫指挥使当然乐见其成,有了他们的委派,就不是黄胜私自调兵名正言顺。

还要调年初换防在岱山岛训练乡勇的叶建功、马五百总参战,这是黄家私兵不需要跟任何人沟通。黄胜这一次不遗余力,把自己能够调动的全部私兵都用上。

不仅如此还要在黄家体系发动全民总动员,十四岁到四十五岁的男子都必须拿起武器,或者成为乡勇去辽东支前,或留守岛屿,在所有的正兵倾巢而出之时接替维持治安坚守家园的工作。

机会难得,这一次一定要竭尽全力不计伤亡挟雷霆万钧之势彻彻底底摧毁建奴苦心经营了十几年的占领地,让红歹是为军事冒险付出血淋淋的代价。

由于需要组建大规模的陆路运输队,黄东山带上五百独轮车夫再次去见那些在二月份被判劳教的范家走私商队车把式和伙计、家丁。

这些独轮车夫跟着出海几个月,长了见识,他们跟太多黄家战士相熟,早就把黄家几个岛屿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机会了解得一清二楚,

他们知道只要表现好就会获得机会,在挺进下寮城时不畏艰辛表现突出,如今已经被赦免了私通建奴的罪行,成为了自由人。

黄东山要招募辅兵,给这五百人优先的机会,要求立场坚定不怕死,敢去辽东跟建奴死磕。

他们早就打听清楚了,成为黄家辅兵就可以把家小全部迁来“华夏岛”工作生活,自己还可以拿到基本月饷一两四钱银子。

这些人本来就是从五千余人里甄别、挑选的比较本分之人,家境都不太好。

见自己因祸得福不仅自己将要有可观的月钱可拿,还给一家子争取到了好日子,没有一个不珍惜这一次成为辅兵的机会,听说马上去辽东打建奴没有一个人退缩。

因为这些人亲眼看见了黄大人指挥明军旦夕之间就把那么大有十几万人的大石头城拿下了,他们大多数都是跑单帮的江湖人,比农民有见识知道什么叫做战斗力。

所以他们不怕随军去打仗,愿意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