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胜授意下,彩儿一直在大明各地不遗余力挖掘、收罗演艺人才。
黄家剧组名满天下,剧组又不差钱,他们每年的净收入有几十万两银子。
有钱、有人、有名气还有官方背景还是政府行为,有了这些外挂办事太方便,南直隶太多乐师、唱家主动投效,还有专门写唱本的落魄文人被招募,如今剧组的班底又壮大了六倍余。
单写唱词、写剧本、谱曲的团队就有一百几十人,其中童生、生员占大多数,绍兴的读书人也不少。
精神抖擞的演员们每天轮换上场,“新苏州”、“安南城”、“安南港”一天三场戏,可谓好戏连台,而且场场爆满,能够容纳一千五百人的剧院座无虚席。
虽然每一场的门票收入不过一百四五十两银子而已,但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精神食粮。
况且抛去成本剧组也能够赚票房总收入的三成银子,积少成多,剧组七八套班子每年演绎的场次不下几千场,获利十几万两能够保证。
什么产业只要能够保持不断盈利就会产生动力,就可持续发展,剧组也不例外,有了太多锻炼机会,人才会不断涌现,佳作当然层出不穷,自然会好戏连台。
刚刚移民交趾不久的太多贫苦老百姓根本没有见识,他们居然有朝一日坐在华丽的大剧院欣赏舞台上如梦似幻的演出,人人不知津津乐道多久呢。
看戏还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新领地的人民学黄家官话的热情高涨,学习写汉字可谓废寝忘食。
同时上市的连环画被追捧,老百姓争先恐后购买,因为他们手里有了余钱。
这是由于黄胜以高于给广南国的价钱收购了屯田老百姓的收成,给了五钱银子一石稻谷的高价。
黄胜在广南国买大米不过出价四钱五厘银子,收购自己体系老百姓的稻子给的价钱比大米还要高,直接导致老百姓可支配收入增多了。
比如一户家庭耕种三十亩水稻田,三熟稻子以平均亩产一石五斗至两石计,可以得五石左右。
抛去成本和地租以及自己家人的口粮,这户人家可以收入超过三十两银子,这还不算搞些家庭式的养殖业,种一些蔬菜瓜果之类的经济作物。
黄家体系大力提倡读书识字,每个保甲都搞夜校教老百姓写字、算术。
经过宣传,老百姓都知道了学文化的好处,知道他们这些庄稼汉只要学得好一样能够有前程,当上保长待遇立刻会提高太多,升任甲长、里长只要能写会算识大体也大有可能。
正文 第五百零五章: 弱国无外交
这不是道听途说,因为太多老百姓眼睁睁看到身边的积极分子被提拔去新组建的保甲当保长、甲长,在大发展的时代机会实在太多。
农民现在也舍得买满足精神需求的连环画,图文并茂的连环画下方的汉字都有汉语拼音,许多老百姓的学习热情就是从为了读懂连环画的内容开始的。
上市的几部连环画遭到了抢购,许多老百姓居然开始购买华夏大字典。
因为他们都想学习官话,学会写汉字,华夏大字典成为了太多升斗小民家里的宝物。
看了精彩纷呈的喜剧,还导致许多黎人爱上了大明华服的飘逸,他们也挽起发髻穿起汉服,说汉语。
戏剧这个寓教于乐能够广泛传播的宣传杀器太厉害,简直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由于剧组网罗了大明顶级唱家、乐师,又有高水平的创作团队,这一年多又排演完成了两部新戏,一部是彩儿他们改编的西游记里的故事,一部是根据家主讲的一条白蛇的故事改编。
黄胜早就认为不能每一部戏都是打仗为主,那样会审美疲劳,想想后世八个样板戏的时代多么遭人唾弃。
歌颂真善美那是必须的,百花齐放才会争奇斗艳啊
现在彩儿她们还在排演两部戏剧,一部是“卖油郎独占花魁”,这完全是明朝人的作品,艺术创作接地气才会产生共鸣,只要弘扬真善美的故事都可以搬上舞台。
还有一部是准备去京师演出的历史剧“满江红”,岳武穆在明朝是家家户户供奉的民族英雄,其影响力远超关二爷,明朝的特务机构东厂都要每天焚香祭拜。
之所以后世关二爷上了天,岳武穆再也不被民间广泛供奉,完全是满清的阴谋,岳飞是抗击异族女真政权金国的民族英雄,满清殖民者如何能够容忍。
因此他们把打了一辈子内战最后完全是因为自己决策失误而送命的关二爷捧上了天混淆视听。
“满江红”这部历史剧寓意深远,岳武穆带着岳家军屡建功勋如同南宋的战神,可惜年纪轻轻被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拿下狱,最后冤死在风波亭。
同样是大明战神的黄胜在老百姓心里应该跟岳武穆相仿,如果朝廷忌惮,有什么对付黄胜的举动,恐怕会天下哗然。
利用戏剧隐射朝政乃是高明的手段,后世敢于直言的彭德怀被清算时一部电影“海瑞罢官”掀起的暗流就可见一斑,可惜当权者不讲究,依旧倒行逆施。
黄胜的见识和阅历丰富,在大明玩政治不会吃亏,况且崇祯皇帝其实是个老实人根本不阴险毒辣。
一部厚重的历史剧,由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开篇,讲述岳武穆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当然要让秦桧、宋高宗赵构的龌龊心思大白于天下。
大明军民当然不会容忍历史悲剧再次上演,如岳武穆那样的战神黄胜会得到老百姓爱戴。
皇帝恐怕也会投鼠忌器,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
自从黄家的戏剧成为官方力捧的正能量作品时,舆论导向就被黄胜掌握,这才刚开始,随着黄家慢慢的渗透,以后再推出报纸这个大杀器,彻底操控喉舌就水到渠成。
如今为何推出报纸不合时宜因为基层的升斗小民根本无法获得报纸,也肯定看不懂。
因此黄家体系只不过经常刊印内刊内部发行,内容广泛,除了宣传执政方针还弘扬正能量,也会有诗歌散文小故事。
大明朝识字的大多数是既得利益者,报纸上的内容如果触犯到了官僚阶层利益会被反噬,要是刚刚开始报纸发行就被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