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指挥同知比指挥使要高一级,是从二品的武官,看起来是升了一级,但都指挥同知主要是和都指挥佥事一起分管屯田、训练、司务等事,与手握数千兵马的指挥使相比实际权力下降了不少。
明升暗降啊,和姚广孝预料的一模一样,李悠听完神色不变,依旧恭恭敬敬的答道,“微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呼,李圭暗暗松了一口气,答应了就好啊,若他心有不满,在这个时候朕倒也不好应对,看来这位嘉州伯或许在领兵打仗上有些手段,但论起朝堂争斗来却要差得远了;打仗我不行,玩阴谋你不行,李圭心中得意地想着。
哎,就这点水平也想和杨介夫斗,还真是狂妄的可以啊,不知道我离开京城之后你又能在这张宝座上坐多久呢
接下来俩人开始飙戏,李圭给李悠描绘着在太尉府任职的光辉前进,李悠则感激淋涕,对李圭的安排十分满意,二者在魏士良和众多太监宫女面前上演了一出君臣相得的好戏;看得魏士良目瞪口呆、暗暗摇头,这位嘉州伯若真得这么好对付,那他当初连京城的城门都进不来,不,或者说不定早已死在乱军之中了吧
第二日诏书颁下,嘉州伯李悠因为护驾大功被晋升为都指挥同知,散阶荣升镇国将军,勋位提到护军,在尚且不满二十岁的年纪就坐到了从二品武官的位置;纵然大家都知道他这是明升暗降,但那些世家、寒门出身的文官依旧流露出嫉妒的目光。
这可是从二品的高官啊,放到文官一系就是布政使,甚至还要高过左右侍郎,他们寒窗苦读数十年,又在官场搏杀许久都没有几个人能得到这样的高位,而李悠区区一个黄口小儿,仰仗祖辈的功绩,就能一举超过他们多年的奋斗,这又如何让他们这些文官不对勋贵一系心生妒恨呢
杨介夫、袁汝夔等几个老狐狸互相交换了个眼神,从这件事里他们已经看出李圭和李悠之间产生了矛盾,这对他们来说可是一个大大的好消息。
接下来钱骅、丘尚俭、郭元景、赵虎臣等曾护送李圭回京的将领们也各有封赏,金银珠宝、散阶勋位像不要钱一样砸了过去,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只是振威营却在这一系类的人事变动中被拆得七零八落。而曾经在夺门一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石亨也在被晋升后赶出了皇宫,去京营之中带兵去了。
众将士或愕然、或欣喜、或不知所措,但既然连李悠和钱骅等人都没有表达异议,他们也只能接受了这一决定,纷纷谢过皇恩浩荡。
下朝回府之后,李悠的府上又是好一番热闹,无论是真心来道喜的,还是专门来出言讽刺的,亦或是郑亮、陈景隆这般为他鸣不平的,李悠都是笑脸相对,似乎对这一安排十分满意,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来。
杨介夫的府上对此事也是商量了半天没弄出什么结果来,反倒是因为李悠手上暂时没了兵权少了几分威胁性,让他们暂时放松了警惕,早已准备好的弹劾李悠的奏章也全都收了起来,转让研究起那几个接替李悠、钱骅等人掌握军权的人选来。
嘉州伯府的禅房之中,李悠又向姚广孝诉说着最近的变化,“事情果然如大师预料的那般,如今皇帝已经失去了对我的信任,将我明升实降,给了个都指挥同知的位置挂起来;那么接下来咱们就该考虑如何离开京城返回嘉州了。”
“再等些日子吧,找借口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姚广孝依旧闭着眼睛,不紧不慢的敲击着木鱼,仿佛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用不到多久合适的时机就会出现,主公这段时间就稍微安静些吧。”
第235章 打人
李悠并没有等候多久,这个机会就来了;魏士良将大魏如今尚未婚配的各家才俊资料送到了李圭手边,而李圭看着这些名单陷入思索中;勋贵家族的世子断断不能娶宗室女,手掌军权再和皇室扯上关系,这危险就太大了,根据祖制这些人当不了郡马,同理即使没有继承权的次子、三子也不适合当郡马,而庶出的孩子想要娶郡主,别说李令月会不会同意,李圭都觉得脸上无光,资料里的名字瞬间少了许多。
再看看那些世家子弟吧,出于同样的原因,李圭也不想让这些树大根深的家族和皇室扯上关系况且即使他想将郡主嫁过去,人家也不一定会同意,那些有资格迎娶郡主的都是家中的重要子弟,这些人肩负着与其他家族联姻的重任;而迎娶郡主并不能为他们赢得多少好处,反而会招致忌讳,到时候若是被世家大族找借口驳回旨意,李圭的脸就丢大了,所以这些出身世家的年轻人同样被排除。
那么就只剩下这些寒门子弟了,当然李圭口中的寒门子弟并不是那些穷的叮当响的人家,而是寒门出身的高官之后;他们虽然眼下身居高位,但因为缺乏世家的根基和勋贵的底蕴,他们的家族很难再朝堂上保持持续的影响力。
或许一位才华横溢的俊才能够延续他们家三代的风光,可三代之后若是没有杰出的后辈出现,他们家也就该没落了,所以将郡主嫁过去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想必以他们的底气也不敢拒绝这样的恩宠吧
嗯,眼下寒门和世家捆的死死地,但他们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借着将太平嫁过去的机会还能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此乃一石二鸟之计也;抱着这样的想法,李圭很快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大理寺卿戴玄胤出身寒门,父母早丧,少时靠为人撰写书信为生,孤高清介,素来看不起杨介夫这等贪腐之辈,但由于要对付勋贵和大礼仪一事的关系暂时和杨介夫结为一党,他家中的长子年纪和太平郡主差相仿佛,且略有文名,似乎是个合适的选择。
“魏士良,你下去查查这个戴志德是个什么样的人,画一幅画像带回来,注意,不可让人知道了。”李圭说完似乎觉得不保险,又点了两个名字作为备选交给魏士良先去打探消息,然后他才好从中选择最合适的人选。
这并非是疼爱太平郡主,只是想把这件事做得滴水不漏,以免遇到个痨病鬼、花花公子之类引得太平郡主借机作,不好收拾。
“奴婢遵旨。”魏士良知道这三人大概就是李圭为太平郡主准备的郡马备选了吧,既然上一次暗地里告诉他们了,那么这一次魏士良也没有隐瞒的理由,于是乎在还没开始调查之前,这个消息就送到了太平郡主手边。
“大理寺卿之子戴志德”太平郡主没想到自己皇兄的动作会这么快,这才几天的功夫就把郡马的人选给她定下了。
“是,属下已经打听过了,这位戴志德虽说有几分文才,但为人却有些迂腐。”薛绍曾经多次帮助李令月筹办雅集,对京中的青年俊才知之甚祥,而这位戴志德不仅没来过一次,还曾经说过些指责太平郡主身为女儿家却抛头露面之类的话语,若是郡主嫁过去,非得天天闹不行。
“郡主不用担心,咱们只要赶在旨意下来之前和这位戴公子闹上一场便是了,想必那个时候陛下也就不会再提起这件事了。”不用直接管理军队,再加上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