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宗泽皱眉。
“别皱了,赶紧把粮食种子、各类家禽等经济作物,让人运过来,等梅雨季节一过,赶紧夏种。”
夏宗泽点了点头,“事可真多”
林怡然瞪了他一眼:“谁让你没有人手”
“我让范先生贴启示了。”
林怡然说道:“京城过来的一些书生可以用起来了。”
“嗯我知道”
小两口边吃边说着常县的琐碎事情,可这些对于那些在饥饿、穷困中苦苦挣扎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比天还大的事。
晚饭吃完后,苏小兰和三和两人抢着收碗的小细节,夏宗泽和林怡然两人没有发现,等他们出去后,两人到了隔避待客处忙里偷闲的缠绵了一会儿。
林怡然窝在夏宗泽怀里,仰着小头,张着小嘴,任由他低头,轻吮厮吸,不知不觉中,他略带薄茧的大手从衣襟里伸了进去,修长的手指捻到了那株红茱萸,轻轻的揉搓着。
“嘤嗯嗯”轻轻的啜吸声从林怡然的喉咙溢出。
夏宗泽情不自禁的要解了林怡然的衣服,还有一丝清醒的她赶紧伸手制止,“天都黑了,回屋再说。”
“我我等不了”
“你不办公务了”
“今天就偷懒一下。”夏宗泽边说边站了起来,帮林怡然整理衣服,“咱们回去”
“真是服了你”林怡然无奈的说道,“不让亲吧,觉得我不好,让你亲吧,你就失火。”
夏宗泽委屈的说道,“我可真是年轻气盛的时候,等老了,你想让我这样,我还不行呢”
林怡然老脸一红,“你都在那里听来的乱七八糟的东西。”
“真的,军营的士兵都这样说。”夏宗泽连忙说道。
林怡然瞪眼:“那为何还有那么多男人找年轻的小妾、妓子”
“那是图新鲜,没实用价值。”
“你”
夏宗泽轻笑一声,“咱们赶紧趁年轻多享受这天伦之乐。”
林怡然翻了个白眼,“桑将军的事,你打算怎么处理”
夏宗泽笑道,“咱们不是处理上了嘛”
“啊”林怡然不解的眨了一眼。
夏宗泽被小妻子的懵懂搞得忍不住又低头亲了下去。
“唔”林怡然挣扎问道,“怎么处理了”
夏宗泽的嘴唇离开林怡然的脖子,笑道,“我白脸,你红脸,你还时不时的去牢房敲打他,你这手估计比我的武力值还好用。”
“怎么样,我是个贤内助吧”
“那是当然”夏宗泽点了一下林怡然得意的小鼻子,笑道,“咱们两口子配合的多默契。”
“嘻嘻”林怡然高兴的吊到夏宗泽的脖子上,“那你可得对我好,要是对我不好,我可不做你的跑腿,帮你忙前忙后。”
夏宗泽笑着反问:“对你还不好”
林怡然撅着小嘴说道:“当然不好了,饭要我送,晚上睡觉要我等,一点也不好。”
“臭丫头,你想把我僻开啊,我这不是忙不过嘛”夏宗泽失笑。
“哼”林怡然哼道,“借口要是心里一直想着我,撒尿的功夫都会跑过去看我一眼。”
“你太粗鲁了”
“见都见过了,粗鲁啥”
“臭丫头”夏宗泽想抚额,可惜没手,手掌托着林怡然的小屁股,失笑道:“好,好以后肯定抽空去看你,去后院吃饭,准时回院睡觉。”
“这才像话。”
“咱们走吧,王妃大人”
“是,王爷大人”林怡然从夏宗泽身上跳下来,两人手挽手到后院办少儿不宜的事了。
后院门口,苏小兰打理林怡然两口的事后,终于清闲下来,等守夜的妇人到了之后,回自己的房间睡觉去了。
刚走到走廊拐角,被三和拦住了,“累不累,我帮你打热水。”
苏小兰挑着气死灯,往边上避了一下,“不要”
“没事,我帮你”三和不死心的说道。
“真不要”苏小兰客气的回道。
三和问道:“干嘛不要”
“不需要就是不需要,没有为何”
三和急了:“你都多大了,还不想嫁人”
苏小兰听这话,气得脸都红了,她今年十九了,要是父母在,早就帮她安排妥当嫁人了,可现在连个嫂子都没有,谁帮她打点,真是真是说到她痛处了,她气得就往三和脚上踩,“坏心眼的东西,我嫁不出,你高兴了”说完,死死的碾了三和的一脚。
“哎呀,娘呀”三和被踩得疼地直抽气,就是不敢支声,这大半夜的,要是出声,脸岂不是丢大了。
“哼”苏小兰气急红脸的跑回自己房间了。
三和都没得及叫住她,都没来得说,我的意思是,我想娶你啊,这女人怎么笨得跟头驴似的,嘻嘻,不过好像还挺可爱,他抱着自己的脚傻傻的笑着。
常县小客栈
跟夏宗泽军队来到常县的一些学子,把客栈都包了,雨下得他们心烦意燥。
咦,对于这些文人来说,江南的小雨应当很有诗情画意才对啊,为何心烦意燥呢
其实很简单,在宁国京都过惯好日子的书生们,在常县这个小县城窝着,实在不习惯,甚至有人蒙生了要回宁国京都的念头。
黄世子抽空过来看他的情人,看了看客栈条件,也忍不住问道,“慕华,要不你也回京城去”
简慕华摇头,“不,我想留下来。”
“可现在,王爷连军中的新人都没有安排,你们这些文吏一时半会怕是顾不到。”
简慕华回道:“今天衙门口贴告示了,常县衙门在招人。”
“可这里天气、条件,对你身体不好,我觉得还是回去吧。”黄世子说道。
简慕华摇头:“子琪,我知道你是为了好,可我想自食其力,平等的站在你身边。”
黄世子急了:“慕华,你怎么会这样想,我是心甘情愿的。”
“我知道,真因为这样,我才更想配得上你”
“慕华”黄世子一把把他搂在怀里,低头就亲上了他以下省略n字。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204章 人手 忙碌
另一间客房,围坐了不少年轻人,他们正热烈的讨论着衙门前的招聘启示,他们不习惯,在他们心中,做官不是需要举荐吗,难道现在做官跟街上的青菜一样了,随意一个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