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然劝说道:“其实吧,我觉得和侍卫是傲了一些,可是为人不错,挺热心肠的,你嫁给他,最起码一点,可以朝夕相处,不要夫妻分离,多好,就是你的年龄小了些。”
“不小了,夫人”你马上都要生小孩了,我还比你大三岁,还说我小,苏小兰感觉自己有些无语。
林怡然不解的看向苏小兰。
意识到自己失态,苏小兰咬了咬牙,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林怡然说道:“跟我结婚的年龄相比,你是大,可要按最好的结婚年龄,最好过了二十一、二岁以后。”
“夫人,过了二十就要罚银了,就没男家提亲了。”一听这话,苏小兰急得话都出来了。
“啊”林怡然虽然知道古人结婚年龄小,可还真不知道什么二十岁要罚银的事,“这是谁规定的”
苏小兰说道:“谁规定的我不知道,可是大家都知道,夫人你不知道吗”
“我我”
“哦,我想起来了,你弟弟小河说过,你热晕过一次后,忘了很多事情。”
“对,对,我忘了很多事情。”
苏小兰后怕的说道,“我以为夫人对我不满意,要让我做老姑娘。”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林怡然歉意的说道,怪不得刚才小兰姐的脸色都变了,原来是这样,可搞出乌龙了。
这里插个题外话,在古代,确认很多时候,朝庭有规定女子必须在多少岁之前结婚,跟现代不允许早婚完全相反。
那么为何会有这样的规定呢源于战争,因为打仗,人口流失特别严重,这就使得许多当政者不得不让女人提前生孩子,以补充人口数量,在现代,有人算过,如果女人二十岁结婚生子,那么一百年,就是五代人;如果二十五岁结婚,一百年就是四代人,所以现代为了压缩人口快速增长,提倡晚婚晚育,而古代为了补充人口尽量把女人的生育年龄往前提,这样就可以多生一代人。
厢房内
夏宗泽不地道的笑了,什么热晕忘了很多事,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嘛,转头看向窗外,一轮明月高高的挂在夜空,皎洁而明亮,他对天际轻轻的说了一句:谢谢你,上苍,谢谢你的馈赠。
常县最大的酒楼里,最贵的包间,一桌几个人正在吃酒。
马秃三和范先生两个年纪差不多,都有人生阅历,两人推杯换盏,当然更多的时候,是马秃三敬范先生酒。
三和见范先生只管吃酒,又不帮自己,急得轻轻捣了他一下,惹得半熏的范先生哈哈大笑,对着马秃三说道,“你道这小子为何请你们吃饭”
马秃三说道,“不瞒范先生说,我也好奇,王爷身边的红人为何要请我们吃饭,难道有货要我们带”
范先生摇头大笑,“他要是想要个东西,意思往外一透,那些军需官员们的马屁还不杠杠的拍上来。”
“那和大人这是”
“马老弟,你猜猜”
马秃三端着酒杯看向三和,仔细的研究了一番,“和侍卫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材,虽不是高官厚禄,可也是锦绣前程,倒是好身家,看这年龄像是到了婚配的时候,难道”
苏大易听到这话,目光也转到三和身上,和他的目光相撞,三和礼貌而谦逊的笑笑,这礼貌和谦逊中全是一副见大家长的姿态,他再迟顿,也回过味来了,怕自己搞错,他不动声色的垂下眼,喝手里杯中的酒。
三和见苏大易不搭理他,目光转向马秃三和范先生。
苏大易发现,他对马秃三没有见大家长的姿态,明白了,这是看上自己妹妹了,内心一阵高兴,妹妹是王妃的丫头,他是王爷的贴身长随,王爷和王妃形影不离,那么他们以后也必相随,不会像大多数女人一样,不能常见到自家男人,守着孤零零的日子,他感到很满意。
马秃三这把年纪了,当然也看懂三和看上谁了,竟不是自家女儿,有一些失落,不过,这失落只是一会儿功夫,自己女儿在王妃身边,以后这姻缘也差不多哪儿去,笑笑道,“和大人莫不是想提苏家的亲”
范先生接嘴道,“可不是,把我拉过来做媒人”
马秃三笑道:“让先生做媒,这脸面大了”
“马老弟这话说得太抬举我了,客气了”
“哈哈”
范先生问道:“苏小弟,感觉和大人怎么样”
苏大易微微一笑,“和大人年轻有为,当然不错。”
“那苏小弟是接下这门亲事啰”范先生问道。
苏大易回道:“要是八字等没有问题,我没有异议。”
“好,爽快”范先生高兴说道,“和大人,人家大哥爽快,你得拿出诚意知不知道”
“肯定的,肯定的”三和笑得合不扰嘴。
苏小兰没有想到,三和会在这种情况下向自己大哥提亲,有惊讶更有惊喜,当她意识到自己惊喜时,都不敢相信,难道我喜欢那个自大自傲的臭男人
苏小兰在心底问自己,发现自己也说不清,看到他时感觉他挺烦的,可是他不在时,又有些冷清,好像没了乐子,没了人逗趣,难道她陷入了沉思中。
、第222章 枯萎加更
不管苏小兰如何搞不清自己的心思,但是男人们已经把她和三和的亲事初步订了下来,作为有头有脸的和侍卫,三书六礼的步聚当然走得体体面面。
林怡然身边的丫头们个个羡慕苏小兰,说道:“小兰姐,你好福气,和侍卫对你真好,这当儿,还三书六礼,一样不少。”
苏小兰笑笑,没说话。
李嬷嬷说道,“好好做事,将来也让王妃给你们配个好人家,都你小兰一样。”
“哇,真的,李嬷嬷”
“那是自然”
小丫头们做事更带劲了。
宁国都城太子府
吃了几天枇杷膏后,太子妃明显感觉自己胸口轻松了不少,夜里不再咳得喘不过气,难道弟媳妇的偏方真的有用如果真能治好自己,那这个素未谋面的弟媳妇可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双荷见太子妃的气色不错,轻轻说道,“外面都传,三王爷的王妃是个有福之人,说是大婚时,难得出寺的云持大师都亲自来了都城,为她祈福。”
太子妃听了这话,轻轻笑了笑:“希望我能沾到她的福气。”
“娘娘,你的气色好多了。”双荷说道。
“我也感觉心口不那么闷了。”
“母妃,母妃”大郡主夏宝怡欢喜的叫着进了太子妃房间,说道,“三婶的信又到了。”
“是嘛。”
夏宝怡说道:“母妃,这次我和你一起看。”
“好”
夏宝怡快速坐到了太子妃身边,展开信件,“母妃,我来读。”
“好”太子妃慈爱的看向自己女儿,伸手摸了摸她,幸福全在脸上。
“母妃,你听着。”夏宝怡朝自己母妃笑道。
太子妃亲昵的点头:“母妃听着呢”
夏宝怡清了一下嗓子,朗声读道:“亲爱的宝儿你好,收到你的来信了,听你说那方药的效果不错,三婶甚感欣尉,说老实话,我只记得模糊的配方,更不清楚配方的比例,不知是那位高手配了出来,如果可以,你一定要谢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