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乔巴山一行看到追击来的飞机时,本能的还以为是苏军的飞机,直到飞机俯冲发起攻击才知道是政府军的飞机,即便向苏军求援也来不及了。当然,即便他们求援成功,苏军就真的敢来吗
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狂轰滥炸了一阵子之后,运输机直接投下空降兵。看来,空军准备得可是很充分了,是不准备给乔巴山活路了。
空降兵降落之后,立即对车队进行检验,直到找到乔巴山等几个重要成员的尸体。
而当乔巴山身亡的消息传到苏联的时候,他们第一反应不是以此为借口出兵,而是迅速的命令在蒙古的苏军立即退出蒙古。而日军则精明得很,他们就直接一路撵着苏军,然后直接顺势冲入苏联境内。
由于苏军退却太快,所以根本没有组织起有效的防线,被日军在苏联边境站住了脚跟。而另一路日军则从海拉尔出发,经满州里也迅速的攻入苏联境内,准备两路会攻于苏联后贝加尔边疆区的首府赤塔市。
日军成功的突入苏联境内,这对苏军非常的不利,斯大林大为震怒的同时,立即加大远东兵力的投入。而日军,取得的开局不错,他们的信息更足了。
经过日本大本营商讨,日本联合舰队再出动,准备配合陆军夺下苏联远东第一良港符拉迪沃斯托克,然后以此地为登陆点,在苏联远东实行多点开花策略。
而且,此时的日军还占着库页岛南部地区,计划着从眼下占领区为路板,直接夺取整个库页岛,然后再以库页岛为跳板,踏上广阔的远东大陆。
眼看着日本放弃侵略中国,转而全力侵略苏联,斯大林有些不淡定了,更让他担忧的是,西方的英法看到德国又搅起风云,都想着把德国这个祸害引到他们身上。
以眼下苏联的状况,如果面临德日夹攻,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更重要的是,苏联本和英法不是一路,如果被他们如此利用,岂能甘心
于是,苏联方面经过考虑,准备想办法先稳住德国,毕竟眼下已经和日本开战了,如果主动和日本妥协,那无疑是认输了,这对高傲的斯大林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苏联主动来寻求和谈,希特勒自然是求之不得,让他知道魏起东所料的这点又正确了。既然事情按照所想的方向发展,希特勒就准备依照原来的计划行动了,而这个计划,也得到了魏起东的认同。
一方面,德国派出代表和苏联人进行谈判,而另一方面,德国人又暗中与英法联系,一再表示他们很讨厌苏联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存在就是对整个西方的挑战,德国愿意为欧洲之先锋,将这个不受欢迎的国度给消灭掉。
英法本就想祸水东引,听到德国人如此说,肯定是高兴异常。而且,德国人还主动将苏联与他们谈判的事情告诉了英法,表示他们无意和苏联谈判,只是想稳住他们,给苏联一种错觉,在必要的时候会配合日本从苏联西部发起攻击。
不过,德国人又提到了,波兰是英法的保护国,进攻苏联的话,就必须要经过波兰。所以,德国要进攻苏联的话,就必须得英法两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了。
英法这个时候本就一直实行绥靖政策和祸水东引政策,眼下从德国人的反应来看,政策效果很不错嘛。而且,德国人还知道波兰是他们的小弟,还主动询问如此借道波兰去进攻苏联,这也很给他们英法面子了,让他们大国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英法一合计,立即想出一招,让波兰和德国结盟,并让波兰允许德国在其境内驻军,为以后德军进攻苏联假道波兰提供便利。
波兰人可是知道德国人的野心,他们可不觉得德国人只是想借道波兰,以德军的实力,到时候随时可以反客为主。但是,两个老大都发话了,而且执迷不悟,他们波兰这个小弟有说话的权利吗如果没有两个老大照着,他们波兰眼下就会被分分钟灭掉。
无奈之下,波兰人只得同意两个老大的安排,同意与德国结盟,并允许德国驻军。而德国为了稳住英法,又各自同他们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当然,德国人迷惑苏联为由,表示这些条约暂时都不公开,而他们继续保持与苏联人的谈判。
英法也觉得很对,暂时不能让苏联人知道,否则防范起来,德国人觉得苏联不好打,而停止进攻苏联,那就不好了。
苏联也想与德国人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德国人自然是满口同意,苏联人还提到以波兰的中间线为双方军事分界线,到时候双方直接一起出兵将波兰给瓜分掉。
德国人一边答应着苏联人的提议,一边暗中派出部队穿着波军的军服进入波兰,然后将军队和物资在波兰几处秘密的地方屯积起来,随时准备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向苏联发难。
第二三五章 德军特别顾问魏起东
笑看世间风云突变,随着暂时与日本停战,魏起东和唐欣怡也闲了不少,两人难得的放松下来好好的游历了一下大好河山,抽空的时候魏起东也努力的学习德语,已经希特勒已经不止一次邀请他去德国了。
魏起东知道希特勒的意思,希望趁魏起东暂时闲赋的时候加入他的参谋部,和他希特勒一同商讨德军的各种作战计划。
本来,让一个外人进入德国的核心部门是很不合适的,但是,这段时间事实一次又一次的证明魏起东预言的正确性。再想到德国对手的众多和强大,以及正史中最后的结局,希特勒自然不想再重蹈覆辙,所以才决定让魏起东先到德国帮他一下。
而希特勒准备先攻苏联,再对付英法的策略,其中有很大的原由也是由于魏起东的建议。
魏起东之所以提议希特勒改变先英法再苏联的战略是有着几个重大原因。
第一点:眼下德军最强大的还是陆军和空军,这种强大的组合足以让德军打到法国沿海,但却跨越不了英吉利海峡。如果英国人看到了绥靖政策没有用,首相换上了更强硬的丘吉尔,德国又没法征服英国,恐怕又要步上两线作战的境地,这非常的不利。
第二点:让英法的绥靖政策继续下去,既可以稳住他们,也可以趁机发展海军,为以后登陆英国本土做准备。
第三点:虽然眼下的苏联由于大清洗,让苏军的作战素质普遍不高,但是,这个国家太大了,战争底蕴非常的雄厚。所以,要投入最大的精力,也要做好十足的准备,争取一击制胜,在短时间内将苏联打败,而避免陷入长期作战中。
希特勒慎重的考虑了魏起东所说的几点,也觉得非常正确,所以最终接受了魏起东的建议,先苏联,后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