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8(2 / 2)

最先发生的是空中战斗,魏起东对日本的军力发展做过深入的研究,虽然由于他和唐欣怡的出现让正史出现变化,但大致的方向并不会发生多大变化,比如日军还是研制并装备了零式战机,也勉强装甲了夜间战机,但性能很一般。

正是知道日军的局限性,所以装备有不少夜间战斗机和轰炸机的中国军队,主动在夜间出动,主要以日军机场、重要军事设施为目标,企图在战斗一开始就瘫痪日军的航空兵力量和指挥系统。

中国空军的飞机不但配备了比较先进的无线电通讯,还配备有机载雷达,同时,地面也有电子侦察站时时配合,可谓是三位一体。

这种立体打击的方针自然是魏起东提出来的,并且已经在德军中得到应用和肯定,现在,中国军队自己也迅速的实行。

有了各方面的配备,中国空军飞行员就可以看得比较准了,也能够准确的锁定目标,并能够在空中互相配合作战,甚至是临时根据需要协商改变战术都没有问题。

但日军的飞机,一味的追求速度,放弃了很多。可是,这种追求速度的举措,在喷气式飞机出现以后,便直接被打落马下了。而中国军队,便装备了喷气式飞机。

与其说魏起东的出现是带来了先进的武器,不如说是他带来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只有知道未来的科技发展走向,才能够用最少的精力去专注,少走很多弯路,这也正是造就中德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先不说其他,中德两国在发展方向上的眼光,绝对领先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很多。

日本的发展方向,还是参照之前在与魏起东的作战中摸索,须不知连皮毛都没有窥见一二,能学到的就更少了。当中国空军的飞机与日机一碰撞,他们便知道,他们与中国的军事对比,已经调转了一百八十度的弯。

在日军自己看来非常先进的零式,在面对中国空军的喷气式飞机时,直接成了零式打火机,一对一的对抗中,基本上是有来无回。

仅仅经过一夜一天的战斗,日军在几个方向的航空兵皆是损失惨重,在中国空军航程范围内的机场和军事设施也被摧毁了不少。

虽然很难相信这样一个事实,但日军航空兵也不得不去面对,只能拼死对抗。

中国空军取得了不错的开局,地面部队也没有闲着,装甲部队和机械化师做为箭头,目标直捣日军核心目标,以求决战。

这是一份莫大的决心,来自于莫大的底气。

第二六八章 燃烧的雅布洛诺夫山

在北方战场,取得了制空权之后,空军的出动却并没有丝毫减弱,所有行动都先以空军打头阵。

魏起东这几年做的另一件重大事实就是,尽一切可能去改变中队过去陈旧的战术模式,各军种协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强调能用炮火解决的战斗,就不要去浪费人力。

以前,中国是穷,连人手一把正常的武器都做不到,更不敢奢求能得到重武器的空中力量的支援。

所以,几乎所有战斗都只能通过步兵解决。长时间通过实行这种战术,很多将军本能的遇到战斗,首先就派出步兵去进攻,打不下的时候再呼叫炮兵或者空军支援,以步兵为主,炮兵和空军为辅。

现在,魏起东就要将这个思维扭转过来,能够用一发子弹去消灭敌人,绝对不冒险上前用刺刀去挑死他,能够用一枚航空炸弹去消灭敌人火力点,绝不冒险上前去扔一枚手榴弹。

以炮兵和空军为辅,等炮兵和空军消灭了敌人有生力量并兵摧毁了敌防御工事之后,再动用步兵去收拾残局。

这种战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大队的象征,只有大国才会更加重视生命的价值。

现在的中国,再也不是过去贫穷落后的中国,也有能力进行一些程度的奢侈了。

于是,在这种战术的指导下,空军、炮兵、机械化部队永远都是先锋,最后才是纯步兵的事情。

魏起东清楚日军善于修筑防御工事,特别是一些地下坑道,在正史中让美国佬都焦头烂额,所以为了对付日军,他在几年前便有了想法,而现在他觉得可以收拾日本了,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这些手段可以实施了。

雅布洛诺夫山,日军通过几年的努力,尽一切可能的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就是为了防止中队的进攻,这里也是日军阻止中队进入西伯利亚的第一道坚固防线。

经过空中侦察和佯攻,中队大致摸清了日军的一些主要防御位置,同时也清楚,在山腹中有大量隐密的碉堡、坑道和隐藏的兵力。

日军本以为中队除了盲目的轰炸,便只能出动地面部分发起进攻,而且机械化部队根本没办法动用,在占着绝对的地利优势面前,中队必将损失惨重。

日军最高指挥官向日本大本营保证,至少可以坚守三个月以上。

8月1日这天,西伯利亚的天空碧空万里,随着一阵嗡鸣声响由远及近,成群的飞机出现了,守卫的雅布洛诺夫山的日军观察员早已经发现了一切,日军指挥官立即命令所有部队收缩进山腹内,只留下少部队观察员。

“那么多重型轰炸机啊,中国,真的昔比今比啊。”在一隐密的观察位置,日军指挥官饭村穰中将颇为感慨的,他们日军在侵华的时候,从不曾一次性出动那么多重型轰炸机。

而现在的中队,仅仅在他这一处战场上,就出去了如此多的重型轰炸机,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中国空军这次出动的机群是八十余架,其中光轰炸机就有六十架,重型轰炸机占了其中的一大半。

机群飞抵雅布洛诺夫山上空之后,二话不说的就开始迅速的投弹,一枚枚航空炸弹尖啸着坠下,然后发出猛烈的爆炸声,升腾起的不是一团纷飞的土石,而是火红色伴随着浓烟的火球。

不错,这不是单纯的常规航空炸弹,而是燃烧弹,携带燃烧剂的燃烧弹燃烧能力非常强,即便是潮湿的林木,也根本无法阻挡它的疯狂燃烧。

随着一枚枚燃烧弹的迅速坠落,偌大的雅布洛诺夫山,迅速的变成一片火海,灼热的气浪加上燃烧剂的气味狂独猛的往坑道中灌入,躲藏在其中的日军仿佛在炼狱中煎熬一般。

可即便如此的难以忍受,这些日军也不敢出去,他们清楚,一旦离开这些坚固的掩体,他们将被烧得连渣都不剩。

要知道,燃烧弹不只是燃烧周围可供燃烧的植被,在燃烧过程中,更是会大量消耗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