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话太过诡异,尉迟敬德也不敢确定真伪。
“只不过什么”
“齐王让末将注意李艺,倘若罗艺不听他的,一个月内,突厥大军必至京城。”
“什么”李世民惊愕不已,面目紧张,口中重重的喘着粗气:“他是说,李艺有可能会放突厥人过来”
“齐王没有明说,但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尉迟敬德点了点头。
李艺本名罗艺,隋末时期曾割据一方,武德三年率表归唐,封燕王,赐姓李,在征讨刘黑闼的时候,李艺曾两立大功,但同时也被太子李建成拉拢,李世民曾派亲信前去拉拢李艺,但被李艺当众暴打。
李世民登基以后大封功臣,拜李艺为开府仪同三司,位列三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
而此时李艺的职位并没有改变,突厥屡次侵扰,李艺数次立功,令突厥人闻之胆颤,李渊命令李艺率天节军镇守泾州,泾州位于长安西北,是突厥南下的必经之地,只要泾州还在,长安便无兵危。
“他还说了什么”打心底里李世民是不愿意相信李元吉的这个警告,但李元吉的警告却屡次成为现实,这也是让李世民忌惮的一点。
“齐王把他的兵器送给了末将,说要么调集军队准备迎战,要么就什么也不做,等突厥人来。”
砰气愤的李世民重重击打在案台上,这是一个王爷应该说的话吗
与此同时,与李世民在宫中的愤怒不同的是,正在享受着快乐生活的李元吉,也同样被打断了一天的好心情。
“殿下,奴婢今日上街的时候,看到余仁被万年县给抓走了”丢掉了要办的事情,宋忠连忙跑回太平坊上报齐王。
余仁被抓,这可不是小事,再说了,在长安的地头上,谁敢去抓余仁
“他们不知道余仁是本王的人吗”眉头轻挑,对于余仁近段时间的表现很不满意。
整个长安那么大一个市场,竟然所有人都是按月缴纳保护费的,按月也就算了,问题是一个多月的时间,不仅没有开发多少新客户,连老客户也退订了不少。
上个月好歹还收了四百多贯,这个月都过了大半,结果才收了二百贯都不到。
李元吉深深的怀疑余仁这货的能力是存在很大问题的,不然的话,盯着自己齐王的名头,怎么说也能让收入增长不少不是
“应应该知道吧。”宋忠悄悄的瞄了眼李元吉,小心肝扑通扑通猛跳着。
“知道还敢抓”李元吉很不满意,有对万年县的不满,也有对余仁的不满,你那么牛逼的背景,竟然干等着让他们抓咋就不知道反抗呢
“这个奴婢听说余仁让人当众暴打商贩,险些出了人命,刚好被巡逻的武侯给撞见,好像武侯来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收手,反而下手更重了一些,武侯们这才把他们抓走的。”宋忠小心翼翼的说着。
余仁这段时间压力的确挺大的,也让宋忠暗暗擦了把汗,还好当初收保护费的任务没有落在自己身上,不然的话,现在进官府的应该是自己,而不是余仁。
“狗日的余仁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心中不爽的骂了句旋即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哪怕是对余仁近期的表现并不满意,但说到底余仁也还是自己的人,出了事,自己这个主子自然是要出面解决的。
当然,李元吉不满的也并不只有余仁一个,对于长安的那些刁民,李元吉也同样不满。
难道是你们觉得本王这个保护伞不够强大吗为毛就是没人肯主动缴纳保护费呢还是说保护的效果不够好
还有那万年县,连本王的人都敢抓,本王难道真就这么好欺负吗
正文 第五十四章:这个身份很好用嘛
万年县县衙位于宣阳坊,东侧紧邻东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县衙的所在,令宣阳坊热闹非凡,却又闹而不乱。
没有人敢在县衙所在地捣乱的,当然,整个长安的秩序也并不乱,毕竟皇城脚下,防备力量也远超其他地区,在这里作乱,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万年和长安两县的县衙很忙,忙到县衙内的人员根本没时间去想别的事情,每天都必须要加班才能完成当天的工作,忙到一躺到床上,只需几个呼吸间的功夫便能酣睡淋漓。
政事的处置,各坊间的巡查政务,东西两市的管理,人员的防备。
长安人口众多,不似其他的县那样,虽名义上有数十万人,可实际上县城内顶多也就一两万人。
这人一多,县衙就会忙的脚不着地。
检校万年县令王师忠揉了揉有些疼痛的太阳穴,这刚刚处置完一件政事,却又来了一件更头疼的事情。
如果有可能的话,王师忠宁可不去管这件事情,反正他只是检校万年县令,说白了也就干这一年,现在自己还是雍州的官员呢,没必要去招惹齐王那尊大神,可事情却偏偏找上了门。
王师忠虽然姓王,但却不是太原王家,而是来自于北海,跟太原王家八竿子也打不着。
为毛不让长安县那边抓人呢王师忠很是懊恼,长安县令崔综可是崔家的人,饶是齐王见了,也不敢过于放肆,看着衙外看热闹的百姓水泄不通,王师忠暗暗的怒骂着自己为毛运气这么差
“请县尊唐称县令为明府,为了方便阅读改为县尊或县令大人为民妇做主呐”厅堂上,一四十余岁妇人跪倒在地,泪水不止,哭声令人闻之欲绝,凄惨不已。
而另一侧,则是与余仁为首的十余壮汉,脸上更是一脸的藐视,毫不将眼前的事情放在眼中。
“发生何事如实道来,若有不实之处,本县定不轻饶”大堂上,没办法去揉太阳穴,王师忠只好一副公事公办的姿态,毕竟这么多人看着,他即便是想偏袒齐王,也得找个合适的理由才行。
“吧嗒吧嗒”跪倒在堂下的妇人一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