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2 / 2)

“各自都去准备吧两个时辰后出发记住,本王只要精锐,一些阿猫阿狗之类的就不用带去了。”看似无心的朝着尉迟敬德吩咐着,实则是说给所有人听的,一种无形的威慑渐渐浮现在他们心中。

房玄龄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的离开了齐王府,所有人都没有说话。

尉迟敬德,李勣和李靖将任务分配给自己的心腹,让他们先去准备,然后几人便一道赶往东宫。

李世民将此次作战的大权交给了齐王,可他们却始终不太放心,且战前也绝对有必要将事情汇报给李世民。

当然了,他们更加疑惑的是,李世民为何会将大权交给李元吉

至于李世民身上的那点异样,目前也仅有李世民,长孙皇后,以及几个御医知情,这些手下的大臣们,压根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而李世民将大权交给李元吉,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他身上的异常,左臂已经彻底的失去了感觉,莫说是去打仗,连筷子都拿不起来,与突厥人谈判,李世民是肯定不能去的,而这天下间,也只有李元吉适合,也有绝对的理由替代李世民去进行谈判。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李世民在昏迷的时候所见到的那一幕,那一幕对李世民的确是个威慑。

但这一次的安排,倒不如说是对李元吉最后的考验,杀与不杀,要看李元吉自己的表现。

至于起兵反抗,李世民倒是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根本没有这种可能,权力的确是给了,但李元吉想要真正的拿到军权,还是不用想了。

坐在大殿之中,李世民恢复了那身帝王的气势,以君临天下的气势扫视着手下这些将领,自己是大唐的皇帝,没有人可以改变这个现实,也没有人可以知道自己身上的秘密,除了长孙皇后这个无法避开的人以外,御医不久的将来,他将成为一具冷冰冰的尸体。

“陛下,我们都被齐王给骗了”来到承恩殿之后,杜如晦先声夺人道。

“为何”李世民愣了下,问道。

“齐王心机颇深,且心思缜密,此番无论是行军部署,亦或者后方的安定,皆面面俱到,臣等甚至连反驳的借口都找不到。”杜如晦说出了自己的感受,现在的齐王,跟以前的齐王,完全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样的齐王,是他们所不想见到的。

特别是在李世民这次昏迷之后,更是在众人心中留下了一众李世民身体欠恙的感觉,此事若是传了出去,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陛下当尽早除掉齐王,倘若能利用此次突厥人南下做些文章,陛下与齐王皆可名利双收”长孙无忌也站出来支持道。

正文 第六十八章:论夜盲症

芳林门外,三千精锐骑士立于战马之上,黑压压的一整片,隐隐能够看到一些兵器的模样,场面寂静一片,偶有战马发出吭吭声响。

尉迟敬德就在队列的最前方,三千精锐皆是按照李元吉的要求,从各军种精心挑选出来的精锐,不说足以以一当十,起码挡二挡三是没有问题的。

李元吉依旧骑着那匹白色战马,身着四五十斤重的银白色铠甲,手中拿着的,是另外一杆马槊,原本的那杆已经被送给尉迟敬德了。

身旁跟着的,是一身布衣的马周,被这幅威武壮观,杀气腾腾的场面所震惊,险些连胯下战马也没能控制住。

马周始终想不明白,李元吉为什么要带上他为什么连他的两个狗腿子都不带为什么

“殿下,真要拔营”尉迟敬德显的有些吃惊,漆黑的夜晚,掩盖了懵逼的表情,可依旧无法掩饰尉迟敬德的惊讶。

“兵贵神速,若待明日再去拔营,怕是突厥人以致渭水。”李元吉点了点头,段志玄战败的消息是下午传回来的,那么战败的时间,最有可能就是在今天早上,也有可能是在昨天下午。

但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如果突厥人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南下,最快明天也能抵达渭水,等突厥人到了渭水,他们这些人过不过去又有什么意义必须要赶在突厥人抵达渭水之前过河。

夜间赶路,对于李元吉来说并不稀奇,对于一个后世人来说,只要不瞌睡,一天二十四小时虽是都可以赶路,大手一挥:“拔营”

“殿下,夜间行军并非易事,许多将士甚至看不清几步之外,如此行军,非但无法加快速度,反而会使将士疲惫不堪,便是天亮之前过了渭水又当如何将士们哪还有精力再去战斗以末将看,倒不如先下令休整,待天亮之前赶至渭水,趁着黎明过了河,即可保证进军速度,亦可保证将士精力。”尉迟敬德连忙劝阻道。

夜盲症

李元吉下意识的想起了夜盲症这个词语。

夜盲症并不算是病,但却真的很要命,夜间光线不足的时候,甚至看不清几米以外的状况,而大军行军,最忌讳的就是瞎子,一大群瞎子趁夜赶路,稍有些风吹草动,便有可能炸营,至于后果,这个还用想吗

而自己却忘记了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古代人,不,准确的说应该是在后世建国之后的二十年以前,夜盲症便一直陪伴着华夏民族,甚至是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人。

直到后来经济稍好了一些,营养各方面也逐渐的跟了上来,国人这才摆脱了夜盲症。

但是在这个时代,除了军官以外,大多数士兵都有夜盲症,而军队想要发起夜袭也并不容易,更多的还是白天潜伏到位,等到夜间再发起攻击。

“能看清十步以外的将士有多少”李元吉问道,没有时间再去耽误了,今夜必须要出发。

尉迟敬德摇了摇头,这三千人是从其他地方抽调过来的,尉迟敬德熟悉的也不过几百人而已。

不过很快,便有军官的声音在黑夜中逐渐响起,不大会儿的功夫,约百人便出现在了李元吉面前。

比例接近三十比一,有些恐怖,但也没到最坏的地步。

“分出五人到前方探路,其余将士每三十人一组,前人牵着后人的缰绳,左右交错成一列,这些将士每人负责一组,列于队前,负责控制一组方向与进退,每组间隔十步,除领队以外,其余将士只需握紧缰绳,可在战马上歇息。”李元吉大手一挥,直接解决了夜间行军的问题。

并不需要他们走的多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