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嘴角猛的一阵抽搐,不禁多看了这老道一眼,渔翁自乐,这话说的还真是精准啊。
不过他是李元吉派来的,对这件事情的内幕知道的多一些也很正常,但有些事情他绝对不知道,这件事情只是自己有过一些猜测,但也无从论证,继续问道:“那依道长所言,他此举寓意何在”
“醉翁之意不在酒马相国还是莫要考验老道了”
马周脸色稍显尴尬,被人看出来了,还被人给说出来了,难道他不是李元吉派来的
“日前老道曾于长安占卜过,侥幸窥得一丝天机,然后便来了这里,马相国可将此物转交齐王,老道会在此等他三日,三日后,齐王若是不来,老道便自行离去,此生只做道观一道士。”中年道士从怀中掏出一只油纸包着的信封。
信封并没有密封,只是简简单单的折叠着,上面还带有一丝余温,似乎根本不怕自己会看到里面的内容。
透过缝隙,马周悄悄的打探了眼里面的内容,发现只是一张折叠着的纸,这才放心的收下。
“我会交给齐王的”马周点了点头,暗道看样子应该不是李元吉派来的,“不知道长名讳是”
“无名无讳”中年道长笑着摇了摇头,并不打算透漏自己的名讳。
马周将信将疑的拿着那封信件离开了镇北大酒店,阴霾的心情很快便被发财的兴奋之意所取代。
酒店人员早已在店外等候着,马周前脚刚一离开,便得到了准确的数字,稻花香以八十贯每坛的天价成交,而二锅头也已六十贯每坛的价格成交。
现在单单只是仓库里存放着的那些货,就值百万贯之多。
马周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也不禁对李元吉的手段感到佩服,原本已经被彻底打入黑名单的王家,如今却能为齐国送来这么大一笔的财富,反正换做自己的话,这事是绝对没那么容易的。
稻花香和二锅头比价格最高者多十贯,王家送上去的竞价书价格一栏是空白的,全由后台拆开以后根据实情填写。
“啧啧不知道王家的人看到这个价格以后会不会反悔”马周兴奋的微微一笑,脚步轻快的朝着黄河南岸的大营走去。
不得不说,这人的心情好了,看什么事情都是好的,就算是一些不好的事情,在自己看来也没什么。
来到大营,先是将好消息告诉了李元吉,然后又将那中年道士的信封交给了李元吉,并且说明是一个道士托自己转交的。
带着疑惑,李元吉打开了那封信封,打开那封被折叠了几次的信纸,扫了眼上面的内容,李元吉瞬间面色大变。
“那道士在哪”
正文 第一九七章:边关急报
天气一天比一天还要寒冷,空中阴霾不断,空气中携带着丝丝的潮湿。
“要下雪了”出了大帐,望着黑压压一片的天空,李元吉不禁感叹着。
这里的冬季很少有不下雪的时候,更多的时候,还是整个冬季都被银装素裹着,看起来很美,但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却是一场灾难。
“殿下,照这个天气下去的话,咱们怕是要下令抢收了,不然今年有可能会颗粒无收”马周也深深的感慨着,自己刚刚进入大营的时候,天气还不是这样的,眨眼间的功夫,乌云便密布整个天空。
从云层的密布上来看,有些像雨,但询问过常年生活在这里的百姓,雨后便是雪,气温会直线下降,直到来年的三月才会有所回升。
“粮食不是还没熟吗”李元吉愣了下,前往镇北的途中,到处可以见着还没有熟透的粮食,产量不高,但总好过没有。
“一旦这雪下了下来,那可就不是熟不熟的问题了,咱们的存粮可支撑不到来年的秋收”马周摇了摇头,相国也不是白当的,农业上的一些知识,自己也是有过深入了解的。
似是担心李元吉不太明白,马周继续说着:“臣听老农说过,这个时期的麦子可以直接放在火上烤着吃,味道很不错,今年的收成磨面是不太现实了,勉强熬到明年应该还不成问题。”
受制于移民的耽误,镇北的耕种时间很不统一。
府兵们率先开垦出来的农田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全部收了回来,产量并不比中原那边高多少,但也不算太少。
百姓们来的晚,又是分为几批来的,最晚的一批甚至没能赶上开垦的季节,但还是有人不死心的种下了种子,到现在田中的粮食都还没有长实,更不要说收成。
本想依靠着今年的这些收成,再加上手中的存粮,可以轻而易举的熬到明年的秋收。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一场雨或者雪,便彻底的打破了自己的计划。
李元吉深叹了口气:“下令抢收吧,不管是直接放在火上烤,还是放在屋子里用火烘干,想尽办法,一定要把那些粮食弄干,吃的时候直接用水多煮一会儿就好,另外传令下去,正旦的时候,每人分一两肉另传本王令,镇北附近所有闲着的府兵,以队为基础,到附近百姓家帮忙抢收。”
“诺”马周心情沉重的应了声。
秋收,一个全靠人力干的体力活,天又这么冷,百姓家里甚至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不可能全员到地里去忙活,就算是有府兵的帮助,至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勉强完成。
只是这老天爷却不会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
“你们几个把衣裳都脱下来,老大你穿上,跟着到地里收粮去,他娘,把家里收拾一下,用土做一个灶台,点上火,别把这几个小崽子冻坏了,等晚上就把粮食烤烤老二,你去村里喊一声,让大家抓紧准备抢收”老府兵张力在家中指挥着一家老小,府兵既是兵,也是农。
况且张力现在已经不是府兵了,之前北征的时候受了伤,虽然经过几个月总算是恢复了过来,但身体已经不再适合继续上战场。
张力也不想走了,于是便留了下来,后来家眷也一起移民到了这里,一家人在这座名叫张家村的地方住了下来,村子里一共有九十户人家,姓张的人最多,张力因为当过府兵,所以被推举为里正,负责村子与上面的沟通,眼瞅着要变天,尽管粮食还没有长成,但也到了不得不收的时候。
两个竹筐,两根扁担,一把镰刀和一把菜刀,这就是张力的农用工具。
镇北什么都缺,镰刀都不能满足,各家各户家里能用的东西,几乎全都会派上用场,虽然不是那么的顺手。
几匹战马吭吭乏力,鼻孔中喘着重重的粗气,两道白色的哈气双目可见。
战马上的士兵神色稍显疲惫,见到这一幕,张力连忙站到了路的两边,但身后的百姓却有些茫然,大家也都知道要抢收,时间是最紧要的,让开一条道让他们能过去就行了,完全没必要站在这里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