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腹地,除了粮食还是粮食,没了粮食便没了一切。在边关,即吃粮食,偶尔也吃上几顿肉,为何就不能中和一下粮食不行了,为什么就不能想办法多养一些牲畜鸡、鸭、羊,甚至是猪肉和鱼,这些难道不是食物
鸡、鸭、羊可以活着交易,猪肉和鱼完全可以进行腌制,晾晒成干,这些完全可以成为口粮之一的嘛,关键时刻不说味道怎样,保下一条命还是没问题的。”
李元吉的想法的确可以被称为脑洞大开,以往的时候,他们这些大臣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过。
猪肉是贱肉,浑身上下带着股骚臭的味道,除了实在是没东西吃的百姓会吃以外,稍微有点身份的人都不会去砰一下,所以他们自然而然的也就忽略了这个方面。
而猪肉既然是贱肉,百姓们自然也不想吃,所以养殖就成了大问题,没人养,那也就越来越少。
鸡鸭羊倒是有人养,但这些都是贵肉,自己肯定舍不得吃,都是拿来换钱或者换粮的。
至于鱼肉
“鱼怕是不好运输吧腌制成鱼干就不会坏了吗”裴矩以八十岁的高龄,在李元吉的引导下,成功的蜕变成一个好奇宝宝,满脸纠结的问着。
“腌制成干的鱼肉怎么可能会坏草原上牛肉干羊肉干不也没坏吗将士们携带着也很方便。”李元吉无奈的白了眼裴矩,常识,常识在哪里面对大旱的困境,只有节流和开源同时进行才会更有效果。
转头看向排名靠后的咄苾,这货正四下打探着这座宫殿呢,好奇的程度不比裴矩好多少。
“咄苾”
李元吉吼着,但咄苾却深深的被这座宏伟的宫殿所吸引着,压根就没有听到。
旁边的苏定方只能无奈的推了推他,将他从梦境中拉了出来。
“你推我干啥”咄苾有些懊恼的看着苏定方,咱俩关系好归关系好,你不能扰人美梦啊,还有没有点公德心
苏定方指了指前面。
丢人太特么丢人了,好歹你也是突厥的可汗,就算没见过,能不能等下了朝以后再去围观孤的面子都被你给丢尽了。
“你手下的兵会做肉干吗”李元吉连忙问着,借此掩饰自己的尴尬。
“会”咄苾下意识的点点头,也意识到自己好像出糗了,“肉干有两种,一种是不放盐的,这个不容易保存,而且在晾晒的过程中就会坏掉一部分,甚至是全部。另一种是放盐的,成功率很高,只要晒干晒透,放个一两年不成问题,就是草原上缺盐,不然当年我肯定存他个十年八年的口粮”
李元吉恨不能找颗钉子直接把这货的嘴巴给钉上,以前咋没发现这货话这么多呢连忙摆手道:“行了,会做就行,待会回去以后从你的兵里挑两千个会做的出来,到各地去教百姓制作肉干。”
“玄龄,下诏各地,有湖之处由官府组织捕鱼,沿海各地官府要统一组织起来,到海上去进行捕鱼,然后晾晒成干,运往各地常平仓进行储存,此乃当下第一要事,违令者从重处置”
正文 第二三二章:山寨到长安了都
困扰古代口粮的两大因素便是保存以及运输,但这对于李元吉来说根本算不上事。
虽然不知道具体要怎么操作,但却知道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而运输的话也完全可以通过漕运来进行,沿黄河一路西进,不敢保证可以彻底的解决粮食的问题,但也可以尽最大可能的保证百姓不会被饿死。
李元吉忽然发现自己南下的好像有些早了,应该等李世民把这两年的灾年扛过去在南下,那样自己就可以美美的偷个懒了。
搞的现在,自己好像是来给他擦屁股似的。
散了朝,官员们各司其职,各忙各的,得知李渊已经离开了太极宫。
闲来无事的李元吉也立即带人离开了太极宫,宫中有什么好的还是自己的太平坊比较舒适。
咄苾对太平坊有些念念不忘,昨日更是在太平坊待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若不是今日给他摊派了任务,这货绝对会继续一头扎进太平坊。
热闹的太平坊,车水马龙,随着长安局势的稳定,躲在这里避难的百姓也渐渐的离开了这里。
毕竟太平坊不是他们普通人可以消费的起的地方,这里是达官贵人们经常出没的地方,物价也要比东西两市贵上不少,但却胜在豪华,奢侈,够面子。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太平坊已经成为了长安贵妇阔少们的聚集地。
“对了,尼玛回来了吗”重回太平坊,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忙碌的店铺商家。街头本属于他的两间店铺也正在营业着,售卖的是西域的一些物件,连店铺的名字也很西域化,李元吉忽然想起了尼玛。
“不知道呢,奴婢这就去问问”宋忠摇了摇头,连忙小跑着奔向其中的一间店铺。
不大会儿的功夫,宋忠便折返了回来,道:“殿下,尼玛还没回来呢,现在这两间店铺掌事的是尼玛的弟弟,叫尼日,他说尼玛已经来信了,估摸着再有两个月就能回到长安了,据说收获颇丰。”
李元吉满额头的汗水,话说尼玛他爹到底是咋给这俩孩子起名字的一个叫尼玛,一个叫尼日,不知道会不会还有个孩子叫尼滚
不过这尼玛一去就是一年半的时间,李元吉多多少少的也还是有些期待的,别的不说,只要尼玛能把辣椒带回来,这一趟就是值的。
继续在太平坊里闲逛着,街铺的生意很好,丝毫没有受到这场风波的影响,李元吉心里甚至有些后悔,当初卖房子的价格是不是太低了点或者直接租出去也挺划算的。
“太平大剧院”走到主街后面的一条街上,一间店铺门前人头嚷嚷,不乏一些富贵公子哥,看到这个名字以后,李元吉不由一愣。
自己可没在太平坊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