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工匠做什么”李元吉不解的问着,今日程知节忽然找到自己,想要借用一批工匠。
工匠现在绝对是个宝贝,不管什么类型的工匠,都不够用,李元吉恨不能将一个工匠掰成两半来用。
“改造呀,臣去了趟庄子,脑子里有了个不错的想法,没工匠的话这事不好搞,就把陛下建庄子那些工匠借给俺一二十个,短则十天,长则一个月就好。”程知节义正言辞道。
“改造好端端的改造什么你那宅子不是已经通了暖气吗”李元吉一时没有转过弯的问着。
“水晶啊,用水晶铺满整个窗子,屋子里该有多亮堂啊,想想就觉得舒服。”程知节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美梦之中,旋即道:“陛下就说借不借吧,不借臣去别的地方瞅瞅。”
你你特喵的,有你这么借人的吗
用玻璃来当窗户,这是李元吉早就有的想法,但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一直忙碌着,根本来不及去改造。
没想到,去了一趟庄子的程知节倒是发现了这一秘密,不仅发现了,还打算付出于实际,要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好吧,一二十个是不可能的,朕没那么多人,就调两个工匠过去吧,进度或许会慢一些,你挑着重要的让他们先做好了。”思虑再三,李元吉还是点了点头,同意了借人给程知节。
“陛下,五个五个呗两个干的也太慢了”程知节试图讨价还价。
“再不走一个也没了”李元吉狠狠的瞪了眼这货,天不怕地不怕,偏偏自己作死的本领却很高超,气的李元吉直接威胁道。
“走就走呗”知道不可能再要来人了,程知节暗暗嘟囔了一句,便转身离去,两个人也好,慢是慢了点,大不了自己让府里人帮忙就好了。
瞧着程知节离去的身影,李元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副邪恶的笑容,朝着身旁的宋忠吩咐道:“让大年带着他徒弟去,告诉他,要落地窗,能用多少玻璃就用多少,别给他省,一定要大气,上档次。”
“诺”宋忠偷偷捂嘴一笑,悄悄的退了下去。
玻璃造出来就是被卖的,若是不指望玻璃赚钱,造它做个甚
作为大唐帝国的拥有者,李元吉有着所有人都不具备的条件。
无论自己想做什么事情,成本永远都是最低的。
就好比这玻璃,外人称之为水晶,价格颇为不菲,但这个东西实际上又值几个钱呢
材料都是免费的,自己随便下令就有源源不断的原材料被运过来,所需要支付的,不过是人工的费用而已。
折合下来,一块水晶的成本还不足一百钱,转手就是十贯一块,足足赚取了百倍的利益,这还是友情价,换做其他人,少说也得二百倍起。
李元吉开始有些怀疑,自己定的这个价格是不是太低了
摇了摇头,随即拿起毛笔,在案台的纸张上顺势写下了水晶二字,若不是程知节打这一茬,自己还忘了水晶这种好东西呢。
又看了一遍单子上的名目,基本上成了,现在只等着发财了
正文 第二七八章:三年又三年,屯兵玉门关
对于已经穷疯了的大唐来说,必须要广开财源,从各方面入手。
恢复以往的盛世,不是只凭张口说说就行的。
隋末的几十年战乱,也只有李元吉和这些大臣们才真正的知道,这几十年的战乱,对于国家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唐朝足足用了百年的时间,才勉强恢复到与隋朝鼎盛时期的水平。
而在这期间,特别是早期,西域异邦之所以敢挑衅唐朝,其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看到了唐朝的国力衰退等问题。
而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现如今的长安,比起隋朝时期的长安,要破败了不少。
唐朝甚至拿不出钱来修葺长安城,连面子工程都顾不上。
其中固然有李世民不喜欢在乎外表的原因,但这确确实实给唐朝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到了后期,也只能通过战争来重新树立威名。
李元吉不喜欢操心,不喜欢当皇帝。
但却不代表他不会去管任何的事情,就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坐在这个位置上,他也会想办法让一切都好起来的。
“切记,此行西去,人命最大,待你们归朝之时,朕会亲自在这里迎接你们,朕希望归来之时,还能看到你们每一张面孔。”太极宫前,李元吉语重心长的交代着。
数百年来,只有西域的商人到过关中或者中原。
而中原王朝的商队,却鲜有离开本土,官方的商队也更是自班超之后,再也没有出去过。
“学生谨记陛下教诲,必定尽力将这些汉家儿郎完好无恙的带回来。”许靖心中满满的震撼之意,又带着一丝丝的激动与紧张。
出使西域,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当初也不过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了名,结果还真的成了。
作为李元吉王朝的第一位状元,许靖的仕途之路让人有些看不清楚。
一百多辆车,满载着货物,三百余征募而来的远行商队,五百皇帝亲自指派的护卫兵力,这就是自己的全部家当。
通商,没有具体的要求,没有提及时间,没有提及目的,什么也没有说,一切全在自己手中。
这是信任,也是责任,更让许靖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该交代的,朕也已交代于你,这一路上你自行小心便是。”李元吉努了努嘴,想要多交代几句,但却实在想不起该交代什么。
昨天自己一整天都在跟这位学生交代此次出行的事情。
“诺”
商队走了,近千人的规模,很壮观。
城外更是有数千位家属,哭哭滴滴的为他们送行。
此次西去危险未知,一切都是未知的,亲人即将分离,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重新见到,谁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
可为了这该死的生活,他们只能选择这样做,为了多赚一些钱,为了可以改善一下生活。
人命,在这个时代,却成为了最不值钱的东西,甚至比不上一亩田,一石粮。
感慨有很多,一直陪在李元吉身边的房玄龄,却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