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0(2 / 2)

便是用屁股去想这个问题,他们两个也能在不到零点一秒钟之内想到答案。

“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尚囊显的有些着急,狼烟放在这里,那就是进攻的信号,十几万人同时从四面八方冲过来,以吐蕃军的素质以及战斗力,根本挡不住,况且很多人还在一脸懵逼之中,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保重一定要活下来”论科耳深情的看了眼尚囊,犹豫中带着一丝的悲痛。

“放心吧,我这就派人过去请求议和,实在不行投降也可以,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你一定要带着赞普去一个安全的地方。”尚囊点了点头。

议和,投降,说白了都是拖延的一种战术,至于最终的结果怎样,谁也不知道。

但现在的情况,尚囊已经不指望能打退唐军了,事实上他们根本打不退唐军,甚至不能保证内部的安稳。

谁知道内部是不是还有那些隐藏的造反派势力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暴起发难,问题可就相当严重了。

尚囊只想保存实力,投降了,唐军总不能继续杀吧只要人活着,坚持到唐军撤军,余下的就都好说。

轰隆隆

大地在微微的颤抖着,不大会儿的功夫,一股山崩地陷的感觉骤然传来。

逻些城为中心,那股剧烈的震动感从四面八方不断的传来。

那种剧烈的震动,让每一个人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霾,满脸震惊的看着四面八方的敌军,满脸的不敢相信。

山上的唐军,他们看到的唐军,仅仅不过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

排在最前面的唐军,以不紧不慢的速度朝着山下奔来,而山的另一面,他们看不到的地方,却在源源不断的出现着新的唐军,谁都不知道山的另一面到底还藏有多少唐军。

如果真的要去形容的话,那么他们的心中只有八个字,密密麻麻,铺天盖地。

对面的唐军很安静,没有喊杀的声音,一个个的唐军,只是紧紧的握着自己手中的兵器,在明光铠的严密防护下,催促着胯下的战马逐渐的加速。

地形优势,对于骑兵而言,依旧拥有巨大的作用。

地形占优的一方,可以在更短的距离内,将战马的速度提高到最快,平地上需要一二里地才能让战马彻底适应这种速度,这种频率,并且保持稳定下来。

但是现在,根本不用那么远,只要他们从山上冲下来,甚至不需要冲下来,战马的速度就已经足够了。

而这个时候,只要让他们冲进自己的军营内,那么不需要多久的功夫,整座营地都将会被对方给冲垮。

看着人手一套的明光铠,吐蕃军心里甚是羡慕,但这种羡慕紧接着却被心中巨大的恐惧所占据。

怎么办打不过,跑不跑往哪跑

一时间,整个吐蕃营地乱作一团,毫无章序。

甚至有人在不断的想念着唐人的拒马之类的装备,如果他们也有的话,在营地外摆上一大堆该有多好

拒马那玩意儿,规模不大,也不难制作,但是起到的作用却很巨大,虽然不能挡下全部的骑兵,但只要挡住了前排,后面的速度自然会降下来,而降了速度的骑兵,优势已经被削弱了不少。

可惜他们没有,不但没有,整个营地甚至连一百根长矛都凑不齐,他们的武器很简单,弯刀,弓箭,只有这两种,而且质量还很差。

而之前跟唐军已有数次交手的他们,又怎会不知面对唐军时的压力

压力就像一座大山,而唐军就是背着大山移动的巨人,一步步,迅速的朝着吐蕃营地压来。

好不容易攒起了那么点军心士气,被李靖磨了几个月的时间,基本上也差不多给磨没了,而每天军士甚至每天都在祈祷,不要将自己派去跟唐军作战。

乱,很乱

吐蕃营地中,有逃跑的,有丢下武器不知所措的,有愣在原地的,有拿着弯刀不断砍杀那些逃跑军士的,叫骂声,哭喊声,在苏定方率领着大军出现的那一刻,整个吐蕃大军的军心就已经散了。

正文 第三九六章:兵锋所指,皆为蝼蚁

冲阵喊杀,一个很普通,却又很有效的方式。

其好处在于可以让士兵通过喊声来释放自己的紧张,同时提醒自己提高注意力,给自己鼓舞打气等等。

说白了,对于自身而言,这就是一个让自己放松的方式之一。

而对于敌军而言,整齐划一的喊杀声,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给对方带来震慑力。

如果十万人同时喊一声杀,虽然未必会做到整齐划一,但这十万人的喊声,会在耳边不断的缠绕着,倘若对方只有一万人,或者五万人以下,那么即便是唐军这种训练有素的精锐战士,在内心深处也多多少少的会有一些颤动。

虽然表面上还不至于表现出来,但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震慑方式。

至于面对那些鱼腩、杂牌部队,若是人数足够的情况下,甚至可以通过战前的这一声喊便将对方吓退。

只是这种情况少之又少。

但是,在唐军身上,却看不到这些影子。

没有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什么都没有,入目之处,只是成群的唐军骑兵,双眼死死的盯着前方,胯下不断的用着力,手持横刀或是长枪,做出一副砍杀的姿势。

稍显沉闷的战场,却是将吐蕃军给吓的不轻。

如果不是在白天,如果不是知道对方的身份,如果这是在夜晚,他们一定会认为袭击他们的根本不是人。

先前唐军出现的山坡上,苏定方带着一些护卫此刻就站在那里,整座战场尽收眼底,一目了然。

一个从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