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侯君集也知道这次自己到底闯下了多大的祸事,如果当初自己能听从张亮的劝说,将那些抢来的财物交上去,如果自己能够抓住苏定方给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现在也不至于沦落到这种地步。
李元吉给了自己不止一次机会,自己没有抓住,苏定方给了自己几次机会,虽然几次暗着的一次明着的,可自己同样没有抓住。
说一千,到一万,毁了自己的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你呀你,若是你有房相的那般觉悟,也不至于落得如此结局,到现在你都还没有明白房相为何会为你说情”李元吉无奈的叹了口气,指着侯君集提醒道。
这事也再一次的让李元吉看到,侯君集的政治觉悟实在是太低了,到现在都看不清楚房玄龄为什么会这么做。
“陛下这么一提醒,罪臣倒是有些明白了”侯君集愣了下,他想到了程知节,他想到了为什么在关系不到位的情况下,房玄龄还是要这么做的原因,只可惜,自己明白的太晚了。
不对,晚吗好像也不是太晚,至少结局可能会比自己想象的稍好一些。
“罪臣只希望可以以这条贱命,去弥补罪臣所闯下的祸事。”明悟过来的侯君集,自然不希望自己家人受到自己的牵连,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尽可能的为自己家人留下个生存的环境和空间。
“若你能早个一两年明悟,该有多好啊”李元吉叹了口气,心有些不忍,继续道:“你的长子将会继承三水郡公的爵位,这是朕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罪臣”听到自己长子将会继承自己的爵位,虽然没有保留潞国公,但按照规矩,爵位继承就是要降低一个等级的,所以继承三水郡公这个爵位也是很正常的,更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
激动的侯君集径直跪倒在地上,脑袋紧紧的贴在地面,昔日征战疆场,杀敌无数的老将,如今竟是老泪纵横
正文 第四三三章:侯君集之死
离开了大理寺大牢,阴霾的天空竟开始飘起了雪花。
不知不觉的,又是一年过去了。
感觉很奇怪,一个明明自己并不看好的人,甚至是有些厌恶的人,可是在这一刻,自己竟然会心生一丝怜悯。
或许,这就是性格使然吧。
可身为皇帝,有些事情并不是性格可以左右的,有些事情明明不想做,可坐在这个位置上,却又不得不做。
白酒是个好东西,可惜太冲,李元吉并不喜欢,所以他更喜欢的还是啤酒。
回到宫殿之后,李元吉让宋忠温了一壶白酒,又让御厨准备了几个小菜,独自一人坐在宫殿内喝着闷酒。
没人前来打扰,就连几个皇子,也都跑的远远的。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的雪越下越大,天色也暗了下来,空气越来越冷,让人忍不住的打了个冷颤。
或许是知道了侯君集的命运,所以这个时候也没人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去为难他。
李元吉走后,侯君集提出了想大吃一顿的想法,要太平坊的火锅,要尝尝宫中御厨的手艺,如果能来上一些美酒,那就更好了。
除此之外,侯君集还提出了想要见一见自己亲人的想法。
对于这些并不过份的要求,李元吉也并没有制止。
时隔近一年的时间,侯君集终于是走出了那个不见天日的大佬,终于能够再次呼吸到外面的这新鲜的空气。
从未发现过,雪花竟是如此的美,潇潇的寒风,也并未让他察觉到任何的寒冷之意。
侯君集并没有提出要见所有的家人,只是将自己的长子以及三子叫了过来,这两个儿子,一个是要继承自己爵位的,一个是自己最看好的,有些事情,也必须要向他们交代一下,以免走上了自己的老路。
这一顿饭,侯君集的两个儿子吃的是痛哭流涕,临走的时候更是双目通红,一步三回头的看着父亲依旧坐着的那间宫殿。
暂且将其称之为宫殿吧,反正这是在皇宫里。
李元吉觉得自己微微的有了些醉意,人就是这么个奇怪的东西,越是想醉的时候,就越是醉不了。
当然,这也跟自己皇帝的身份有关系。
自己可以让自己醉,但下面的人却不能让自己醉,就是这么的无奈。
“陛下,侯君集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宋忠低声的走到身旁汇报着,并且将一封信放在了桌子上。
信上,侯君集没有了下午见面时的那种坦荡,那种坦然赴死的架势。
整整一封信件,可以看做是侯君集对他自己这一生的一个总结,从年幼时期,到从军以后,再到登上高位,如今的不得不死。
没有去怪罪别人,整封信件,到处都是深深的自责与后悔。
“将这封信送往秘书监。”看完整封信件以后,李元吉直接将其递给了宋忠。
秘书监,用于保存书籍资料以及档案的地方,能够被秘书监收录的,一般只有三种,名贵书籍,史官写下的记载,皇帝颁布的诏书。
凡是进了秘书监的,基本上都是被封存的,除了书籍以外,其他的鲜有被翻阅查看的机会。
李元吉清楚侯君集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只是现在,自己并不需要侯君集以这种方式来为他自己去赎罪。
或许可以这么说,李元吉并不希望侯君集以自污的方式去填上之前他挖下的坑。
人都死了,何必再去破坏他的名声呢
翌日清晨。
侯君集的事情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也不少,仅仅一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