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0(2 / 2)

红楼梦,有钱真好,没钱去死

从李元吉登基以来,民间对自己的支持度来看,至少证明了那些猜测是真的,至少证明了民间对于李世民是没什么好感的。

好吧,又跑题了。

李元吉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发展,然后打败自己,给自己树立一个假想敌。

如果没有,就适当的挑起内部的竞争,但这种竞争必须是合理的,没有后患的。

决不能像二战时期的日本陆海军那样的对立,所以,给儒门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甚至给他们一个入阁的机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少,这可以刺激其他派别更加奋力的去发挥自己的才能。

解决了儒门的问题,又解决了当下自身遇到的问题,李元吉总算是松了口气。

这些年来还是太顺利了,以至于自己都有些开始盲目自大了起来。

打压儒门的做法虽然没错,但是那些作为却是有些过份了,不但伤了敌人,而且也伤了自己。

不过,最让李元吉满意的,还是对于世家的限制。

世家现在已经变成了彻底的商业家族,虽然在商业方面依旧还是巨头,影响力依旧不小,可是在政治方面,却几乎见不到世家的身影了。

当然,世家子弟不是不可以入仕,但要通过科举才行,以往的那种方法,现在已经不灵了。

让一个从小到大都在读儒学的人去参加科举刚开始的时候或许还有点希望,现在的话

还是在等二十年吧。

自打出了移民这个事之后,李元吉便很少去后宫了,不是不想去,而是没时间去。

整天满脑子都是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才能消除这个隐患。

如今问题解决了,心事也放了下来,李元吉觉得好像有点累,很显然,这个皇帝自己坐的并不开心。

谁说坐了皇帝就一定要开心的因为不想过于忙碌,将自己整成一个工作狂,所以提出了内阁制度,将更多的事情分散到了内阁,让他们去争论,自己只做最后的决定权。

可即便如此,整日的事物也是越来越多。

按理说凡事都是刚开始的时候忙碌,到了后面稳定下来以后,便会越来越清闲。

但是到了李元吉这里,一切却都反了过来,刚开始的时候虽然忙,但每个月也至少可以保证自己有八天以上的休息时间,而现在,每个月能有四天就不错了。

躺在竹制的摇椅上,上面铺着厚厚的垫子,很软活,即便入了夏,可在宫中也依旧没有感到热意。

而建筑学真是个美妙的东西,夏天的时候,瓦房总是可以很凉爽。

皇后杨氏就在后方,按压着李元吉的太阳穴,轻轻的揉着,脸上更是一股浓浓的笑意。

微微隆起的小腹,更是让其脸上布满了幸福的表情。

李承光,李承泽,还有芈儿,如今怀着的,已经是第四个孩子。

转眼间,一个家庭就恢复了往日的画面,唯一不同的是,应当长大成人的几个儿子,已经不在了,死于那场令人憎恶的争斗中。

“你也坐下歇着吧,怀了身孕,就不要再去操劳这些琐事了。”如果说刚开始只是觉得杨氏的美貌很吸引自己,那么几年的生活下来,李元吉已经彻底的将她当做了自己的妻子。

两人是曾经共患难过的,如今也在享受着共同的富贵,而杨氏的端庄大方,对于处理后宫事物的手段,也很让李元吉满意。

至少在她当皇后的这几年里,自己是没听说过后宫有什么纷争,也没听说过后宫有哪个嫔妃被其他人欺负了。

杨氏只是微微一笑,明知道李元吉是看不到的,可她还是笑了,一副恩爱小夫妻的模样,如果没有接下来说的那些话的话,画风一定很美。

“陛下有好些时日没有去雅妃那里了吧”

“是有好长时间没去了”李元吉想了下,不以为意道。

雅妃,就是当日从洛州带来的青禾,青禾是她在红楼的艺名,来到了宫中,那个艺名自然不适合继续用下去了,于是便用回了她真正的名字。

但女人的名字又是很忌讳的,除了自己的父母与丈夫以外,不会对任何人提起。

当然,除了李元吉知道以外,皇后也知道,但她不会去到处宣扬。

“臣妾前些日子去找雅妃妹妹聊天,发现她有些闷闷不乐的,臣妾又让人去问了下,这些日子她已经将宫中的藏书看了不下千部,臣妾觉得,陛下既然将她带了回来,就要找个时间好好陪一陪她,至少,也要让她在宫中有个依靠吧”杨氏隐晦的提醒着。

除了隐晦还能咋滴虽然是皇后,虽然是老夫老妻,但面子还是得要啊,总不能指着皇帝说,今晚你给老娘去睡了她

当然,皇后的作用兵部只是管理后宫,同时还要代表后宫与皇帝进行沟通。

不得不说,青禾的运气比较背,到现在为止,跟李元吉同房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按照制定的规矩,更是一次也没有抽到她,她能怎样很绝望啊。

宫中的生活,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样,想跟皇帝谈论文学看看皇帝整日忙碌的样子就知道了,哪有时间去干这个

而且,长孙皇后竟然也是后宫中的一员,这让青禾很诧异,不过长孙皇后在文学方面还是比较有才能的,因此,在宫中,青禾与长孙皇后的关系是最近的,但长孙皇后却刻意的疏远了她,原因大家都知道。

杨氏也没有因此给她穿小鞋,这不,借助着这个机会,还在李元吉面前推销一下青禾,免得让皇帝冷落了她。

“今晚朕去雅妃那里”李元吉点了点头,自己确实有些冷落她了,但也没办法,旋即想起了自己此行的目的,继续问道:“承光的学习怎么样了”

“初级课本已经学完了,臣妾与老师沟通了下,老师觉得三年内还是以初级课本为主,不过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等到十岁的时候在学中级课本。”说起李承光,杨氏便是一脸的光芒。

此子脑袋瓜极其聪明,六岁开始学习,如今刚过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