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9(2 / 2)

这么做的好处是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太子的利益,让其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政治的学习上,而不用去分心搞那些争斗。

当然,当上了太子不代表就高枕无忧,如果做的不好,太子也是会被废掉的,这个时候就会重选。

不过再怎么选,也只能是从嫡出里选一个出来,只有嫡出没人了,才会从其他的皇子中选。

杨氏那边是不可能策划这样一场行动的,因为她的儿子就是嫡出,而且李承光表现出的聪慧孝顺,也很得杨氏的喜爱,不可能杀掉老大,让老三去做太子。

其他妃子那边

的确是有这种可能,但好像理由并不是特别充分。

做掉李承光,还要做掉老三,同时还要想办法做掉杨氏,至少也要让她从皇后之位上下来,然后她自己在上位,这个中间的变数就比较多了,也比较难以控制。

源头来自于内部

好像有点不太现实,不过也不能否决,如果接下来有人对皇后之位发起冲击,那么这个背后之人,或许就可以浮出水面了。

但如果不是来自于内部,那问题就比较棘手了。

“你们此行的行程可有泄漏”李元吉淡定的问着。

“没有,具体的行程只有臣与殿下知道,而大致的行程也只有陛下以及少数人知道。”马五摇了摇头,就连身边的禁军护卫,都不知道具体的行程。

马五也从未跟他们解释过什么,每次去哪里,都是直接带路就走,从不说目的地在哪里。

但对方似乎是有备而来,似乎是知道了他们要去那里一样,从而得以提前做出准备,等到他们去的时候,再来操纵这一切。

想到这里,马五的脸色骤然一变,如果是行程泄露的话

陛下是肯定不会泄露的,知道这个消息的,也只有内阁中的少数成员,但不管怎么算,好像自己泄露行程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

虽然自己没有泄露,可这种事情,自己是解释不清楚的。

这种事情,查是查不清楚的,也根本不可能查到任何结果,除非运气好到爆,人家泄露的时候刚好被人撞见,而这个人又刚好被他们找到,但这种几率实在是太小了。

另外就是除非抓到真正的幕后真凶,逼其说出那个人,但在此之前,自己好像是必然要承担一些责任的。

承担责任马五倒是不怕,就是这个事比较窝囊,心中似是有一团气在堵着,郁闷的快要无法呼吸似的。

“能够做出如此缜密的计划,绝非常人”李元吉点了点头,想了下。

马五的忠诚是不用怀疑的,如果他想泄露,并且做掉李承光的话,根本不用这么麻烦,一路上到处都是机会,甚至做掉自己也不是问题。

李元吉不是那些其他的皇帝,疑心病也并没有那么重,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李元吉在这一点上,贯彻的还是比较透彻的。

“诏程知节,张行成,房玄龄,阎立德”李元吉一口气召集了四位内阁大臣。

分别是兵部尚书,刑部尚书,中书令,工部尚书。

表面上虽然保持着平静与淡定,可内心深处,李元吉却是暴怒不已。

如此精明的算计,先是假借事故意外咋死或者砸伤李承光,借此令其彻底失去被立为太子的根本,再不济,也可以利用这次事故说成是不祥之兆,给李承光成的太子之路添点堵,一计不成,便改为强攻。

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能够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还能要求他们怎样

但不管怎样,李元吉的愤怒是无法消除的,已经很久没有人敢如此挑战朕的权威了

正文 第五五九章:朕非暴君

单独的召见一位大臣,这种事情很常见,李元吉也经常这么干。

但是一口气召集了四位大臣,这其中的含义就有些令人回味了。

当四人来到大殿的时候,相互之间望了眼,紧接着便是满脸的疑惑与不解。

心中暗暗的揣摩着此次皇帝召见他们的目的。

召见房玄龄的次数最多,且事物也最杂,几乎很多事情房玄龄都能插得上嘴,倒是对程知节一次也没召见过。

一是兵部并没有那么多的杂事,二是有事的话,内阁上三言两语的也能解决,并不需要单独的去召见,而且程知节好像也在刻意的避讳着这些。

各个衙门各司其职,谁有谁的事情,谁有谁的职责,谁也不会去干涉谁。

但是将这四个在工作上根本就连不上的人召集了过来,这不仅仅是让四人的心中有些疑惑,连那些没有被召见的大臣,也是纷纷面露思考之色。

李承光遇刺的消息暂时还未传开,甚至连事发地附近的百姓,也仅仅只是知道工地上出了点问题,工人们全跑了,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却无人得知,只能去一点点的猜测,可这种猜测毫无根据,相信的人也并不多,更多的还是当做饭后闲谈一样的聊着。

连事发地都是这样,更不用说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

且马五又是坐着专列一路没停的直奔长安,就算是八百里加急,在火车开足马力,拥有一级通过权的情况下,也未必能跑的过火车的速度。

不过,当四人见到李元吉身边站着的护卫竟然是马五之后。

整个人瞬间愣了下。

马五不是跟着李承光出去了吗怎么会突然间回来房玄龄在心中暗暗的猜测着,时而皱眉:奇怪,马五的神色为何会有如此疲惫之意难道是在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才迫使他不得不连夜赶回

“朕且问你等,军队可有扰民工部可有克扣工钱政令可有夺其生路”李元吉当即问了三个问题。

这个问题即便他不问,所有人也都知道答案。

军队怎么可能会扰民职业化军队,固定的营区,军人出入都有严格的管理,而且街上的武侯还负责监督那些在外的军人,发现异常,便可上前询问其部队名字,然后上报县令,由县令根据其部队番号,驻地位置来决定是自己去交涉,还是交由上级其交涉。

军人在外犯错,一律严加一等,再说,唐军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改制前还是改制以后,负面新闻都不多。

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