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2(2 / 2)

这样的话,第六个年头开始,唐军就可以完成机械化的转变了,彻底脱离牲畜的牵制。

这个计划可以说是很好的,但问题在于,重要的精力和资金都投入到了基础建设上面,程知节的提议没被通过,但也被通过了,每年只能提供四千台卡车给军队,五年下来,不过两万台,直接砍掉了七万台的数量,这让程知节怎能不生气

但是生气也没办法,这是李元吉亲口决定的,他总不能去恶心李元吉吧所以,内阁中的其他大臣,就成了程知节恶心的对象。

“你这老匹夫急个什么,说不定过了这个年,你这个尚书就做到头了呢”萧瑀呵呵一笑,打趣道。

“老夫这个尚书到不到头不知道,倒是你这老匹夫快要到头了,如何接下来要不要老夫接济你一下”程知节一脸坏笑的反击着。

萧瑀今年已经六十四岁了,按照职位的划分,萧瑀可谓是再坐的这些人中权力最大的,担任了尚书左仆射,又兼任了吏部尚书,但在权力这方面,萧瑀却从未过于追求。

加上年纪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干完这一届,他也要退下来了。

虽然有些不舍,但这是制度的事情,不是不舍就可以留下来的,而萧瑀这一走,等于是空出了一个内阁位置,一个尚书左仆射的位置与一个吏部尚书的位置。

这下可就犯了难,尚书左仆射和吏部尚书都有资格进入内阁,但内阁的空位却只有一个,但是接下来继续让人兼任,这个就不太现实了。

“老夫便是退了,还有朝廷的俸禄,岂用你这老泼皮救济”萧瑀瞪了眼程知节,暗自决定不跟这货一般见识。

再说,即便退了以后没有朝廷的俸禄,以萧家的家底,难不成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况且还没提自己姐姐萧后那边呢,李元吉可是每年都派人送去不少的礼品,而且每年还给了五十贯钱作为开销,对于一位曾经的皇后而言,这点钱虽然不多,但是也够她花的了。

经历了大风大浪的萧后,也早已看开了这些,李唐皇室能够如此厚待自己,她并不会有任何的怨言。

“行了,说说咱们吧”房玄龄摇了摇头,制止了这无聊的争论,将话题扯回了他们自身。

在场的这些人,大多数都干够了两任,按照规矩,他们必须要动一动了,要么是调任,要么是退下来。

按照年纪来说,他们再干上一任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就此退下来,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房玄龄如今也已经五十九岁了,这个年纪,不算小了。

但是在之前,他们却都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只有萧瑀知道自己要退了,这不是李元吉要求的,而是他自己提出来的。

打心里来说,他们这些人是不想退的,权力什么的只是其一。

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一退,也就意味着李世民时期的痕迹已经彻底的消失了,严格意义来讲,这里坐的三分之二都是李世民时期的旧臣,而这些人的年纪又都大差不差。

虽然他们早已经放下了那些,但毕竟年纪大了,有事没事总是喜欢回想一下以前。

可是不退的话,他们又能去哪

内阁大臣,这已经是大唐最高级别的官职了,他们已经站在了天下仕人的顶端了,再往上,已经无路可走了。

所以,退还是不退,他们也挺纠结的,这不仅要看皇帝的意思,还要看他们自己的意思。

最郁闷的自然是张行成,作为刑部尚书,他已经干了两任了,可是今年他才五十二岁啊,就这么退下来的话,虽然也无话可说,就是有些不太甘心,他觉得自己还能再干几年。

当然,更年轻的,只有三十八岁的马周却没有这个忧虑,以他的身份,完全不用考虑这些,陛下总会为他找一个合适的去处的。

郁闷者有之,开怀者有之,在事情最终盖棺定论之前,每一个人的心里都跟猫抓了似的。

除了萧瑀之外,这是个聪明人,他身体并无什么大碍,硬朗的很,但却借着年纪的问题直接退了下来。

除了退下来以外,萧瑀身为吏部尚书,掌握了天下仕人的命运大权,可在这种情况下,却没有将自己的外甥孙给安排进来。

他的外甥孙是谁当然是杨广的孙子,据说萧后给他们定的规矩是,杨氏后代禁止入仕。

不得不说,这也是个聪明的女人。

“陛下驾到太子驾到”

正文 第六六一章:区划

李元吉与李承光父子二人一前一后的进入了宴会大殿。

这次的宴会并不是特别的正式,单单只是从宴会的地点就可以看出来,并不是在皇帝正常宴请大臣们的大殿,而是在后宫的一座小宫殿内。

尽管外面的天气很冷,但是此刻,殿内的温度却刚好合适,加上火锅的余温散发出来,使得整个殿内颇有一种饭店的感觉。

火锅,自然是一人一锅,在这里也不可能一个大锅大家围在一起吃饭,虽然这些年他们也习惯了这种吃饭方式。

皇帝来了,大臣们的首要任务,自然就是参拜。

当然,这个时间点宴请大臣,其用意自然不用多说了,肯定跟接下来的换届有关系。

不过让人摸不清头脑的是,换届一般是在正旦过后就开始了,在三月前要完成朝廷内部的换届,之后开始准备各州的换届。

但是在上一次的时候,关于朝廷内部的换届,是在上一年的下半段就开始准备了,而这一次,到目前为止,也没什么太大的准备,只有吏部和尚书省以及那些明确要退下去的做出了一些准备。

而关于连任这个问题,李元吉曾经提起过原则为连任一次,但是相关的律法却并未明确的提出,所以这个还有待商榷。

“先吃”大臣们都在等着李元吉训话,结果李元吉却出人意料的直接宣布开吃。

这个举动让人心里一阵的郁闷,俺是没吃过还是咋滴跑这里专门来吃一顿

好吧,你是皇帝你说的算,你让开吃就开吃。

于是,整个宫殿内一阵胡吃海喝的情景就这么出现了。

当然,在皇宫里呢,除了程知节那见酒就走不动的憨货喝了差不多一斤白酒以外,其他的大臣都是微微抿一下就得了,一顿饭下来,刚好喝完一杯白酒。

谁都知道皇帝不会平白无故的请人吃一顿饭,接下来肯定有重要的事情要说,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