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那个啥,如果我要是能说服双亲的话,估摸着这趟回家就要成亲了,然后才能去安南。”张集略显尴尬的说道。
想要出远门,成亲是必须的,毕竟这么年轻,虽然现在来看也不小了,但没有成亲却是个大问题。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样,老夫给你十天的时间,如果说服不了,十天之内你要回到书院,如果十天之内没有回来,老夫便在等你五天,这半个月内如果你依旧没有回来,老夫便将你的名字报上去,然后再给你半个月的时间去成亲,一个月内,你要回到书院,等候通知。”院长想了个折中的办法。
虽然有点不太靠谱,但是没办法啊,朝廷等不了那么久,按照流程的话,这一套走完至少也要半年的时间,可半年后
去安南的人早特喵的都走完了,哪还有他张集的事情吃肉汤都不给你一口,做梦去吧。
“好”张集点了点头,礼制什么的虽然有些不合套路,但事情比较紧急,而且还是公务,应该可以搞定的。
于是,张集开始收拾行李,去车站买票回家。
与此同时,与张集有同样经历的人还有不少,有些是直接拒绝了,有些则是在犹豫。
但不管怎么说,去安南,这都不是一个轻易可以做出的决定,那地方终究还是太过偏僻了,而且以往也听说过不少的案例,不少人去了安南以后,最终都没能回来。
老死的什么就不说了,而且据说那边的气候和环境很恶略,让人难以适应。
比如说还有人说在那边不能生病,随随便便的沾上点什么不舒服的,基本上就危险了等等。
吏部的动静倒是不小,但问题在于,真正收获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不过这也在预料之中,这种事情,毕竟不是发配,官员也需要征询一下双亲的意见,而这中间的过程又有多难这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这还需要时间去解决。
而吏部方面则是一分为二,一部分继续去寻找合适的人,一部分则是开始根据计划来安排这些人的去处。
没有具体的名单,只有每个地方需要去的人数,其他的,则是根据各自的级别来定位,这只是一个初步的人员配置框架,剩下的往里面填人就可以了。
安南的事情在大堂内地还没有彻底的传开,毕竟偏远地区,一时半会儿的也传不出来,朝廷内部呢,也没人敢乱说什么。
正文 第六九八章:太子亲临
安南的情况的确太过出乎人的意料了,但是李元吉又不想在安南耽误太多的时间。
首先,顽疾必须要尽快的清除,除此以外,还不能影响到安南的正常运转。
这看起来有些天方夜谭的感觉,毕竟将要清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官员,甚至不排除全部清理掉,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不影响到正常的工作
所幸的是,安南的情况并不好,并不是关中,中原等地,那里的经济情况很糟糕,所以最大的问题在于人心。
只要能够控制住人心,后面的问题自然也就好说了。
而对于人心的控制,这一次李元吉再一次的显示出了他的丧心病狂。
一列客运专列从长安出发,火车头吭哧吭哧的卖力前进着,头顶上冒出滚滚的黑色烟雾,味道有些呛鼻,但却没人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的。
火车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火车改变了这里的一切。
这是一列军列,在军列的中间,夹着一节专用特制车厢,跟那些普通的专用车厢不一样。
这节车厢,从内到外,所有能够用到的材料,都是最先进的,包括车轮,车体,用的全部是最新的,最坚硬,抗爆能力最强的新型复合钢材。
根据实验,这节车厢足以抵挡三枚手雷组成的集束手雷的近距离攻击,七枚手雷一下的集束手雷,根本破不开这样的防御。
步枪在四十米外无法击穿列车的车厢,唯一有可能被突破的地方,便是车窗,那里仅仅只是玻璃,不用子弹,一锤头就再见了。
大唐并没有研制出防爆玻璃,不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车厢的内部,也就是玻璃的上方,加装了一道防爆卷帘。
防爆卷帘可以抵抗手雷爆炸的碎片攻击,但却无法抵抗近距离步枪子弹的攻击,但这无所谓,加装上防弹卷帘以后,还会有士兵直接抬着防爆钢板将其固定在车窗上,将其封死。
而这节车厢最恐怖的地方还不在于此,在正数第二个车窗,与倒数第三个车窗,那里在车窗两侧一共架着四挺机枪火力。
没错,那里就是机枪阵地,而这列车厢并非是单一的,按照规定,这列车厢一旦开出去,那就是一趟专列。
前后的车厢虽然不起眼,但其实也算是特制的,这就是个移动的军火库,就是个移动的炸药包,移动的火力点。
整个列车一共十三节车厢,连带上车头与煤水车厢,一共十五节,比普通的列车少了两节。
而十三节客运车厢,除去一节专用的特制车厢,余下的十二节车厢内,一共存在着七十二挺机枪,二十四门轻型迫击炮,四十八具火箭筒。
因为是专用列车,车上有专用的弹药库,所携带的弹药,是完全足够这些装备使用的。
而这仅仅只是重火力,如果再加上一千名士兵的话,去除控制机枪迫击炮等装备的士兵,这列专列上至少还有八百支步枪。
在当下这个环境里,除非是找死,不然绝对没人敢来触碰这列火车。
而此时此刻,专用的特制车厢内,气氛多少有些沉默。
位于正座的青涩少年,显的有些紧张,而在他对面的三位大臣,对此好像也并不在意,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
尽管在李元吉面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