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刀客 > 分节阅读 58

分节阅读 58(2 / 2)

官渡离许都倒也不远,走了两天便进了许都城。这小小县城经过曹操的修缮,竟然已经颇具帝都的气派。我不急去见曹操,便和雪儿在城中闲逛了起来。只见许都也修建了内城,专供汉献帝及宫妃居住;而在内城之外,又增建了外城,作为文武官员的居住地。其中外城颇大,约是内城的五倍。经过曹操的扩建,许都面貌大变,城内的建筑除街房、民宅、官署外,还有许昌宫、景福殿、承光殿、永始台、毓秀台、丞相府等建筑。

各个气势宏伟,虽然比不上董卓焚烧前的洛阳,但也足够让人纸迷金醉一番。

自春秋以降,时人已经养成了谈论时政秘闻的习俗。大街小巷,坊间邻里,举凡有三两人之地,便会有宫廷秘闻、天下局势成为口舌之间的焦点。若是酒肆春楼茶室乐坊这等市人如流名士穿梭的场所,就更是高谈阔论,争相对目下最重大的国事传闻发布真知灼见。其间若有语惊四座之高论,便会获得众人一片喝采声。汉末注重士族体制,便也有不少社会名流前来论政,若一人屡屡有这等高论,便成了风雅场所的名士,身价便倏忽大长,闻达于诸侯。

这种论政的形势本就红极一时,但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后,有理想的文人也不再敢说话了。而此时天下大乱,士子风流又尽皆现世,皆想效仿那诸子百家中的名士,一跃而成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

当然了,此种风气也不是等闲场所都能造就的,而必须是市井和上层名流共同认可的大雅之所。此种大雅之所,其场地楼馆的华丽名贵自不必说起,所有家具几乎都是金丝楠木所造,进了门便感觉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里间装饰更是精准,总之处处都透出一个“雅”字。更重要的是,要想成为这样的“金字招牌”,还必须具有三个非同寻常的优势:一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即坊间所谓的百年老店;二是曾经有过几个大人物在这里成名的皇皇足迹,说了白说那自也不必说了;第三最难,就是这店主人也需得是世家名人或风雅名士。能三条凑在一起,自然便是凤毛麟角了。

许都建都时间不长,这样的风雅场所按理说是决计没有的。可偏偏有一个例外,便是“洞香春”,据说,这家店的主人便是大文豪蔡邕了,他也是朝廷命官,我在洛阳时曾多次和他谋面,但具体任何职却不记得了。这个传承千百年的老店本在洛阳,后来董卓焚烧金阙,被迫停业了一段时间。后来皇帝被曹操所救,迁都到了许都,这洞香春便也搬了过来。于是,天下人共同的口碑是,这样的大雅之所,天下也只有这一个

在许都最幽静的一条小街天街上,便坐落着这间洞香春酒肆。这条小街南北走向,北口是王宫,南口便是曹操的丞相府,东西各有两条小巷通往繁华的街市。虽然说是小街一条,却是城中的通衢之道,毫无闭塞之感。街边绿树成荫,街中石板铺地,行人衣饰华贵,馆所富丽堂皇。这里没有尘世的粗俗喧嚣,处处透出天堂般的的富贵宁静和风雅,就在天街的中段,有一座绿树葱茏流水潺潺的庭院,院中有一座九开间的两层红色木楼,这便是名满天下的洞香春酒肆。

当时天色已晚,打听到了有这么一个好去处,我二人便寻到了门口。进了“洞香春”,在二楼叫了个位置坐了,只见桌子是绿玉长案,极尽奢华。我自是没见过什么世面,倒是许千雪点了不少我听也没听过的菜,听那菜名,却也体现出了一个“雅”。

酒肆中设有“论政厅”,位于大堂中央,却是每个客人都能看得见。只听得厅中尽是议论天下大势的,当前天下最大的事莫过于袁绍和曹操之战了,事关北方归属,所以大多说的是官渡之战胶着的态势。

却听得一人大声道:“曹操迎献帝到许都后,为开创统一大业,在此周围推行屯田,号令军民开荒播种,以适应战争的需要。同时下令广泛招纳人才,纷纷聚集到曹营账下的主要谋士有荀彧、陈群、杜袭等,出谋献计,都为曹操立下了卓著的功勋。而反观袁绍帐下,虽有田丰、沮授、审配、许攸、逢纪、郭图等人,但这些谋士并无治国之才,况且各自为政,谋士心且不齐,如何能打胜仗我看这官渡之战未打便已经输了。”众人拍掌叫好。

另一人愤愤而立,大声道:“非也袁本初四世三公,家中多名士故吏,况且拥有北方四州之广袤,带甲百万之雄壮,何惧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他这番话,却也有不少人叫好。这时你一言我一语,都争得面红耳赤,说的不亦乐乎。我却只见一个身袭白衣的男子坐于案桌一旁,手持酒樽,缓缓饮入口中。他的眼睛似闭非闭,嘴边带着几分若有若无的笑意。白色的衣襟半敞束于腰下,墨发微松,风流洒脱的气场倾泄而出,俨然一位醉于饮酒的浪子。

只听他大声笑道:“真是可笑啊可笑”竟是狂笑不止。

一众书生正在辩论,却出来一个酒鬼大声说“可笑”,怎能不让人生气当下一位书生止住了高谈阔论,怒气匆匆冲到这浪子面前,道:“兄台可是说我等可笑”

“正是。”这浪子也不知道是酒喝多了,还是生性狂傲,竟也不怕挨打。那书生一捋袖子,怒道:“既然我等可笑,那请问阁下有何高见”

那浪子一口饮尽杯中酒,缓缓站起,道:“要让我说,曹操有十胜,袁绍却有十败。”

此言一出,众皆骇异,顿时议论纷纷。那书生骂道:“大话谁不会说了唬人要有真才实学,你倒给我说说是哪十胜十败”

浪子轻摇羽扇,走到酒肆前面,道:“既然兄台想问,我便告诉你等也无妨。”口气竟是大的吓人。

第一百零一章 十胜十败

我见他放荡不羁说得张狂,本不想听。可他论述的是官渡之战的局势,便决定听听也无妨。

那浪子站在论政厅的中央,大声道:“第一是道胜,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曹操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筹;第二是义胜:曹操奉顺以率天下,拥立汉室正统而伐袁绍之谋逆,合乎道义;第三是治胜: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而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切合了时要;第四是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第五是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第六是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而曹操以诚待士,讲究实用,刑赏必诺,所以那些忠正而有远见且务实的士人皆愿为用;第七是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第八是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而曹操则明辨是非;第九是文胜:袁绍是非不分,曹操对于正确的进之以礼,不正确的则正之以法;第十是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则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敌人闻而畏。”

“这便是十胜十败了,有此十胜,曹操如何不能赢了兵力于他十倍的袁绍”浪子道。

他这番话一说,整个洞香春便突然鸦雀无声了起来,我怀疑即使一根绣花针落到地下也能砸出些声响来。

忽然,一人突然鼓起掌来,孤零零的掌声却显得格外悦耳,一时间,全场都响起了掌声和喝彩声。待得众人稍歇,只听得先前鼓掌那人说道:“先生十胜十败之论,独具慧眼,天下无双听之如拨云见雾,让人顿时眼前一片光明,真乃天下名士也”

我顺着声音寻去,只见一个中年文士站在人群之中看着浪子侃侃而谈,却不是曹操又是谁先前离的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