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刀客 > 分节阅读 72

分节阅读 72(2 / 2)

我一拍大腿道:“果然好计那就这么办吧”

事不宜迟,我整肃了下衣装,便去见袁绍。袁绍正在书房之中看书,见我来了,大是高兴,道:“段将军,你是否想到了要什么奖赏”

我道:“袁公,实不相瞒,我听闻曹操那厮又兵犯官渡,实在是寝食难安。想我投靠到袁公帐下,本就是要建功立业成就一番大事,好复兴汉室。可现如今寸功未立,着实心急如焚。还请袁公给我一个立功的机会,也就算是对我最大的犒赏了。”

“嗯,”袁绍先是一喜,又是狐疑不定,道:“莫非段将军想到官渡去战曹操”

“正有此意但袁公也知道,曹操和我有八拜之交,现如今虽然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祸乱朝纲,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我早与他势不两立。但他不仁我却不能不义,因此也不欲去战场上和他厮杀,还望袁公成全我之义”我说的言辞恳切,险些掉下泪来。

这番话当然是刘备教给我说的,凭我的智商要想说的这么天衣无缝还是颇有些难度。果然,袁绍很快被我打动,道:“段兄弟这拳拳报国之心也令我颇为感动。现如今我手中就有一个差事,只是太过辛苦,不知段兄弟意下如何啊”

我抱拳道:“但请主公吩咐”

袁绍大喜道:“如今我百万大军都在官渡,歼灭曹操也是弹指之间之事。但这百万大军的粮草辎重却也繁复,必须交由一个可靠的大将才能令我心安。段兄弟曾领青徐二州牧,手握三十万大军,想来对治军一途十分娴熟,不若将此差事交由将军,你意下如何”

果然不出刘备所料,我还未说话,袁绍就将这件差事交给了我,看来刘备对袁绍还是颇为了解的。但我当下还是装作了一副为难的模样,道:“袁公,此事事关重大,不知我能否胜任啊”

袁绍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道:“此事非将军莫属你要何人辅助,我无不应允。”

“袁公,我在将军帐下有一个故人,是墨家的萧寒衣,不知他现如今在何处”这些日子来,我一直想问萧寒衣的下落。毕竟兄弟一场,也想知道他过得好不好。

“他呀,”袁绍道,“他目前正在镇守北平。公孙瓒初定,还需要有人稳定民心。”

我点点头,假装思考了一会儿,道:“不瞒袁公,在我统领青徐二州兵马时,刘使君三兄弟就一直是我的左膀右臂,现如今他们也是报国心切,可否让他们和我一起前去押解粮草,这三兄弟武艺高强,智力绝伦,可保粮草为万无一失”

袁绍道:“我也正有此意。张飞关羽均是万人敌,我正愁不知如何用他们,听你这般一说,和我所见略同。”袁绍顿了顿,又道:“我营中还有一位将军,为人老成稳重,跟了我也有十余年了,叫做淳于琼,也一并给你差遣。”

我心下敞亮:这哪是供我差遣啊,分明还是不放心我,派了个耳目,好监视我的一举一动。但心中虽然如此想,嘴上却不能说出来。当下便道:“有了淳于琼将军相助,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袁绍又和我叮嘱了几句,显然对官渡一战信心满满,我也不好打击他。当下也配合他寒暄了几句,不过这并非我所长,聊了一会儿袁绍见我来来回回就那几句拍马屁的词语,也是无聊,便吩咐我择日押粮出征。

我将这番结果告知了刘备,刘备也是心喜,道:“事不宜迟,抓紧时间整备粮草,我们三日后便走。”

接下来几日便是忙于各种粮草交接押送事宜,袁绍为我拨了精兵五千,我协同刘关张、赵云、糜竺糜芳等人,浩浩汤汤往官渡进发去了。

听我要出征,甄宓托人为我和赵云一人带来了一件礼物,送给赵云的乃是一串她亲手缝就的剑穗;给我的却是一双布鞋,我穿上甚是合脚。想不到她一个大家闺秀,竟然如此体贴入微。但想起这一去可能此生都不能再见她了,也不由得心中一阵怅然若失。

粮草押运缓慢,连行了七日,方才到达了乌巢。这里背靠沼泽,一片荒芜,离官渡大约有四十余里地。当下我们安营扎寨,搭起了帐篷和修建了不少小木屋,将兵卒分配好了任务,严加戒备起来。

我和刘备商议道:“曹操和袁绍兵力如此悬殊,要想打赢这场仗,只有一个办法。”

刘备一惊,问道:“什么办法”

我说道:“烧粮”

关于“第一人称”这个梗

随着看书的读者越来越多,“第一人称”写法确实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梗。书评区其实很少有留言批评本书的感谢诸位不杀之恩,但这个第一人称许多读者还是表示了不喜欢。

书友“穷酸过客”留言说:“不过作者君不应该写第一人称的,若是用第三人称写,会更多人看。”

“沈大爷无敌”说:“这年头居然还有人写第一人称,我觉得注定成绩会差。”

也有几位读者直接干脆:“第一人称,果断弃了”

太多,不一一列举了。

其实在以前即使武侠最热门的时代,我也是不喜欢看第一人称的书。那时候学生党,几乎绞尽脑汁去找书,可见到了第一人称,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种天生的反感。

这事其实不怪读者,我都懂。

但是后来我自己突然就喜欢第一人称了,看了不少第一人称的书,好像第一本喜欢的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再有就是尘埃落定,鬼吹灯、盗墓笔记、挪威的森林,到最近看的唐七公子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现在想来,确实是因为人家写的好情节吸引人,文笔细腻,这时候看书和第几人称就没关系了。

我写这本三国刀客,其实真是偶然,偶然之中的偶然是用了第一人称来写。相信我,这个几率对我这么任性的来说也是很任性。真的从来没想过,用第一人称来写自己的第一本武侠小说写武侠这件小事,对我来说其实很重要,几乎是我人生的一个“仪式”。

写就写了吧,如果都不能取悦自己,那怎能取悦读者也希望更多的不喜欢的读者,能给我一点信心。当然,我也会给大家一点看本书的理由:

第一,我不会很违和地开上帝视角。三国的历史大家都很熟悉,可能很多读者比我还熟悉,那么在这样的背景设定下,我还有什么必要去开上帝视角,画蛇添足让读者感觉违和呢独白一下:我其实在写一个“小人物”的三国故事,主角和我们大家一样的平头老百姓,以普通人的视角去经历那段历史。可能正在看书的读者也发现了,我甚至都很少会用“我知道历史是怎么发展”、“事件的结果是什么”诸如此类的穿越人物视角,而更想要写的是一个不确定的江湖。

代入感很强的第一人称,如果自己都知道了事情的结局,那还有什么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