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斗训练场的地上爬起来之后,方言便迎着天边的红霞,来到了靶场。
“菜鸟,这是你今天的任务。”闫振东从几个箱子上跳了下来,来到方言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享受,等会还有投弹训练。”
闫振东在方言耳边轻声说完之后便走到了远处,打开自己的平板,戴上耳机听着歌,还哼了几句。
看着箱子上摆放的92式手枪和95步枪,还有那一堆的弹药箱,即便是知晓自己训练一天比一天重的方言也不由得愣了一下。
在心里给自己打了打气,方言走了上去,把弹药箱打开,一排排金澄澄的子弹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面无表情的拿起旁边空空的弹夹,他开始全速的压起弹夹来,这是闫振东所要求的,每一次压弹夹的时候都必须用全速。
别看闫振东现在沉迷音乐,无法自拔,但是方言知道,他的目光根本没有离开过自己,如果方言有一点的疏忽,那么他的屁股可又要遭秧了。
这是方言这几天训练所得出来教训,也让他明白了在军队里面只信奉一个道理,那就是谁的拳头大谁说话。
谁让方言的拳头比不过那个丧心病狂的教官呢。
压完弹夹,方言来到了射击位置,打开保险,开始一枪一枪的射击起来。
得益于全方位的身体强化,同时也经过这十天大量弹药的消耗,目前射击也算得上他唯一一项拿得出手的东西了,至少靶纸上的弹着孔会集中在靶心的位置。
10米靶,20米靶,50米靶
从不同距离的静态靶到移动靶,不停的压弹夹,射击,压弹夹
最终,在方言肩膀被后坐力抵得发痛的时候,闫振国叫停了准备继续压弹夹的他。
“菜鸟,不错嘛,射击这方面你还是一个大菜鸟。”闫振东看着揉着肩膀的方言说道。
“走吧,愣着干啥,去吃饭,饭后来个消食的慢跑,慢跑完毕继续投弹训练。”
闫振东抬脚往外走去,方言也跟了上去,毕竟,这样的训练流程他已经很习惯了,饭后健胃消食3公里跑,然后是投弹训练,等到自己手臂发酸之后,一天的训练才算结束。
想起早上在时钟上看到的日期,24日,距离下一次穿越仅剩4天的时间,只是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样的世界
第十六章 1937
“方言同学,记住,以自己的生命为重,万事不要逞强”
方言看着身前的老人,听着他不停的叮嘱,重重的点了一下头。
现在的黄振国比起方言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憔悴了许多,这段时间里工作上的重负,还有今天熬夜的缘故都使得这位老人越发的苍老。
“教授,到时间了。”一名工作人员跑过来对着黄振国说道。
黄振国对工作人员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对着方言轻轻地说道:“去吧,孩子,一定要活下来。”
方言忍住将要溢出的眼泪,仰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向着场地的中央走去,这是方言第一次觉得自己在穿越的时候不那么孤独。
站在空地上,背上已经装好各种物资的背包,方言接过了一旁工作人员递过来的枪械,佩带到了自己的身上。
对着黄教授打了一个ok的手势,场地中央空了下来,只剩下一堆科研机械准备捕捉方言穿越时候的画面。
10,9,8,7,6,5,4,3,2,1,0
在工作人员报数到0的时候,方言整个人仿佛像是被拉扯一般,全身瞬间变成光点,消失在了场地中央。
“量子形态”黄教授喃喃的说道。
整个场地乱做一团,不久,一封情报就传到了中南海的中心。
一道小巷之中,一个人影突兀的出现在了这里,这正是穿越而来的方言。
残破,脏乱,两边的房屋由水泥和砖瓦构建而成,斑驳的墙面上新旧不一,也有着一道道裂开的缝隙,而在街道之外的房屋也是残破不堪,行人是普遍的青黑色棉服,不时地可以看见奔跑而过的
国民党士兵
方言看着这身在抗日剧中经常看到的服饰,暗自琢磨,这个时空应该是在民国时期到抗日战争结束之前的一段时空。
想罢,他往着小巷深处走了走,用旁边的两个背篓遮挡住外面的视线,把身上的背包给放了下来。
这特奶奶的,真特么重
方言咧了咧嘴,揉了揉自己的肩膀,把他身前的步枪拨拉到背上之后,打开了背包。
一包包被塑封好的东西被分门别类的放在了背包里面,而在不同的小包上,也有着自己相应的标签。
方言首先取出了有着“冬季作战服”标注字样的小包,从里面拿出一身冬季衣物之后,就在这小巷之中换了起来。
经过为期14天的“简单”军事训练,如今的方言已能在他的身上看到流畅而又具有爆发性的肌肉,原本178的他,在几次穿越和训练之后,也再次逆年龄性的增高,来到了180。
青涩的大学生脸庞已经消失,带上了一丝坚毅和稳重。
换好之后,方言把地上的弹夹,枪械,手雷,军刀等物品佩带到了作战服上,然后蹲了下来,开始翻弄剩下的东西
急救包,这个可以。
弹药箱,这个也不错。
压缩食品和罐头
“嘟呜呜呜”
一阵急促而又刺耳的声音响彻城区上空,这对于现代的他来说,并不陌生,这是防空警报的的声音。
方言站了起来,环顾四周,准备寻找一处可以躲避的地方,在这个时代,能响起这个声音无疑说明这里会被空袭,那么,这应该是在抗日时期。
该不会是重庆吧
街面原本就有些混乱的局面开始失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