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4(2 / 2)

跟一般人不一样,李建在来之前是做了不少的准备工作的,这也是一个记者必须要拥有的职业素养,那就是为自己接手的工作做准备,因为他们只有精心的研究了他们即将面对的事情,面对的人物,这样才能够发现其他人发现不了的东西,提出更有新意的问题。

而在新闻也开始逐渐同质化的今天,就算是作为记者,他们也必须要拥有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才行,如果没有这样的东西的话,报纸就同质化了,所以说uc出现震惊部这种毫无节操的标题党行为,与其说是他们编辑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底线下降了,不如说是他们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杀出一条血路,不得不做出的改变和退让吧

李建不是这样的记者,他是正经科班毕业,对于记者这个行业他不只是把它当做是自己的工作,同时也当成是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追求,所以他每一次的采访都会认认真真的对待。

就好比这一次,想到了要来采访林全之后,他就重温了一遍林全的资料,不只是如此,他还把最近林全这边的动作全部了解了一遍。

而这个乌海农场,虽然林全买下来的时间不长,但是他却在这上面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做出的努力和投资也是非常巨大的,他来了之后虽然给自己的同行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工人的工资水平上涨了不少,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样的改变是有利的,而且他的到来,也给乌海死气沉沉的局面带来了新的变化。

亿利集团这些年在库布齐沙漠这边做的工作其实也算是尽心尽力了,虽然取得的成效也算是很不错,但是毕竟用了那么多年,如果一开始来到这里的是他林全的话,那么今天库布齐沙漠的情况也不会是这样的吧

包括鄂尔多斯、乌海等等多个城市的沙漠化困局或许早就消失了,说不定连华北的沙尘天气也没了。

而李建对于林全的期待并不是毫无理由的,在亲眼看到了他的农场之后,李建更加相信,自己之前的期待和信任,是完全值得的

虽然农场的这些植物都只是幼苗而已,一个个的高度还不到半米高,但是这些树苗的存活率都很不错,而且听说林全的农场不是直接种的树苗,而是直接种的种子,虽然在内地的退耕还林的运动之中,大部分的树木都是直接种植的树苗,但是种种子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需要补种一次。

而在沙漠这边,因为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种本来成功率就不高的种植方式完全的不适应这边的条件,所以这种方式一般的农场都不会采用的。

但是林全的农场偏偏就用了这样的办法,不只是用了这样的办法,他们农场居然还成功了

这让李建对他佩服不已,他感觉林全确实跟其他人不一样,他身上似乎是有一层神秘的光环一样,他做出的事情在外人看来是不能理解,甚至是完全会失败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证明他的坚持是正确的,真理似乎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呢

在外面逛了一圈,拍了不少照,李建找到了农场的几个职工,跟他们聊了一会。

农场的照片有了,现在需要的就是内幕的材料了,比如说职工们的工作强度,福利待遇以及老板的人品等等方面的东西,这些都是李建十分关心的事情。

而获取这方面的信息,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简单。

农场的职工似乎并不排斥跟他聊天,甚至是在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之后,他们脸上也只是稍稍的有了一丝丝的诧异,但是却还是没有隐瞒,基本上告诉了他,他想要知道的东西。

而通过跟这些人的聊天,李建发现。

他们这些人对于自己的老板是真的非常的佩服,甚至是崇拜,而且年龄越大的工人,这种情况就越是明显。

这是非常奇怪的一种情况的

知识跟年龄是有关系的,年龄越大,知识的储备往往也就越多,就算是文盲,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也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社会阅历经验了,这些也都是很宝贵的财富的

而一般都说年轻的热血,从来都没有说年老的热血吧

因为人的阅历提升了之后,再想忽悠他们,就没那么简单了

虽然这也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因循守旧,顽固己见

第四百九十章 林肯的混沌饮料

“怎么样,漏水的问题解决了”

看到张川早早的来了食堂,赵成半开玩笑的问了一句。

“嗨,别提了,忙了一宿,总算是解决了,还好我们住的那一栋楼没有多少人,不然的话真的要爆炸”

“呵呵,那确实是还好”

赵成笑了笑,没有再提了。

张川点了早餐,坐了下来,正吃着林肯也过来了,这人倒是个大忙人,从法国回来之后就忙的不行,按理说欧洲的工人不是不喜欢加班吗

经常闹个罢工,上街游个行什么的,而且加班的话,加班补助一定要很高才行,不然的话他们会告诉你,什么叫做出工不出力。

但是林肯好像不像是传统的欧洲人,这家伙干起活来拼命的态度就连张川都感觉吃惊。

中国工人干活勤勤恳恳,这是国际上公认的,中国的建筑公司在海外承包工程的时候,虽然也会招募当地的工人,但是主要的还是自己从国内带来的中国工人,甚至有些工程,中方会以这项工程的技术含量要求过高,拒绝招募本地的工人,整个团队从上到下全部都是中国人。

这在非洲比较常见,哪怕是非洲的人力成本很低,中国公司也不愿意用他们,这倒也不是排外,虽然中国人在海外很团结,但是资本家都是追逐利益的,只要利益上是有甜头可占的话,他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

而之所以会那么重用中国工人,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吃过亏。

外国的工人实在是不好用,非洲本地人又笨又懒还什么都不,文化基础差,专业知识空白,服从态度也很让人伤脑筋,关键是他们的效率也实在是太低了一点,为了满足工程队的需要,公司需要对这些人进行培训,消耗一笔费用然后花掉一定的时间之后,他们才能满足工程需要。

而就算是这些人合格了,他们干活的时候也完全不好使,主要是不听话,意见多,毛病多,效率差,所以一趟下来成本跟招募